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浅谈女性犯罪(2)

时间:2013-08-18 13:3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娴 点击次数:

  经济管理制度和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经济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因而会产生人们利益关系的相应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在新的机制建立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中国现阶段存在收入分配不规范、整体收入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使一部分人失去了应有的物质利益,同时,贫富差别、城乡差别的加剧使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心理落差较大。这些因素给社会的公平、公正带来很大的冲击,一些农村女性、生活比较贫穷的女性不甘于穷苦一生又不想通过正常渠道,就有可能会为财铤而走险。

  2.家庭因素

  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会对家庭其他成员带来实质性的不良影响。调查发现,女性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很多是由于家庭不和睦、家庭教育不当或者父母性格粗暴所造成的。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的素质对家庭的综合情况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国社会目前还处在比较低的发展水平,大量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还较低,即使在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家庭里,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掌握好对子女的教育。因此,他们很难在文化知识、道德养成、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对子女施加正确有效的系统影响。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具有直接示范作用。据国外一项权威调查表明,犯罪者有70%出身于父母有犯罪纪录的家庭,凡是母亲有犯罪纪录的家庭,其子女有86%以上行为不良。

  在家庭暴力方面,虽然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现实生活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仍然存在,不少女性受到家庭暴力的困扰。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很多家庭暴力被作为家庭纠纷进行处理,长期被虐待的女性产生了恐惧、憎恨、无助的心理,但却无法真正得到社会的救助,于是一部分女性选择继续忍受,另一部分女性则选择奋起反抗。据江苏省南通市2009年对1477名女犯所作的调查表明,有46%的女犯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其中有50%的受虐女性曾迫切希望离婚,但却没有如愿,她们向娘家及亲朋好友或有关机构求助过,但被求助者大多采取不理或劝其不要伸张的态度,以致使受虐女性在积愤难消的情况下,走向疯狂报复的极端。

  3.学校因素

  在我国,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教育轻德育教育的不良倾向,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教育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青少年女性纪律松弛、思想混乱、组织性差、法制观念淡薄,对社会上不良文化和腐朽思想缺乏抵抗力,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校园里,同学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简单,矛盾和利害冲突较少,但一旦产生矛盾,会使学生出现情绪低落且不稳定、心理负担加重、行为失常等情况,而一些老师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尊重,过分的训斥,甚至打骂、体罚,对学生缺乏关爱和信任等,类似这些紧张的学校人际关系,使得青少年女性逐渐产生怨恨不满的情绪,希望报复泄恨,进而实施暴力犯罪。

  三、女性犯罪的预防与对策

  犯罪作为社会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女性犯罪同样也无法根除。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对策尽量减少女性犯罪的发生,达到预防和控制的目的,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全面切实保障女性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妇女全面发展,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全面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加强妇女劳动保护、社会福利、卫生保健、扶贫减贫及法律援助等工作,完善性别统计制度,改善妇女发展环境。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切实有效落实此纲要的同时,我们还应广泛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多举办法治讲座,为她们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务和法律咨询,增强她们的法律常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既用法律武器保障了她们相对弱势的权利,又达到了让她们遵纪守法的目的。对女性犯罪人也需要进行法制教育,定期组织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防止再犯。

  (二)加强女性文化教育和个人素养

  提高女性的综合素质是防治女性犯罪最基本的对策。首先,要加强文化知识教育,深入开展学科学、学文化活动,引导女性自觉抵制各种封建思想的影响。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感情观和法治观,因为这五观一旦形成,会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只有树立正确的五观,才能保证一个人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否则会将人引入歧途。最后,要规范学校日常管理,防范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多关注青少年女性在校的言行举止,慎防不良行为演变成犯罪。

  (三)构建多层次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女性不仅需要来自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具体支持,还需要来自精神上的支持。对因在社会或者家庭中受到挫折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女性应及时给予关心、鼓励、帮助,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构建良好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势在必行,它将有助于女性释放自己负面的情绪,有助于社会稳定。

  首先,要健全社会支持系统,充分发挥村(居)委会、街道办、妇联等基层组织和部门的作用,以专门的心理机构为龙头,由社区、医疗机构、学校及其他社会组织开设的心理治疗机构和咨询中心等联合组成社会心理网络。

  其次,要建立健全民意监测网络,形成多维度利益表达机制,做到了解社情民意,为女性提供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有效途径,及时疏导女性的情绪,将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最后,要建立舆论引导机制,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及时强化合理正确的社会心理,运用榜样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适时打击不良的社会心理现象。

  [参考文献]

  [1]菊田幸一.犯罪学[M].群众出版社,2004.

  [2]康树华.犯罪学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4]邱屹屏.当代女性犯罪心理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0(1).

  [5]韦润铭,杨成.女性犯罪浅论[J].法制与社会,2012(1).

  [6]沈娅鑫.全国妇联:约2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M].中国青年报,2002-8-19.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