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术教育的新思考 (2)
时间:2016-01-15 12:1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钱初熹 点击次数:
二、何谓“美术教育”?
美术教會,也被称为“造型艺术教育”、“视觉艺术教育”等,不同的名称体现了对美术教育涵义的不同理解。
以往的美术教育主要指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四大门类的知识和技法的学习。“造型艺术教育”侧重的是以造型元素及其组合规律为主线的工艺、设计等内容的学习,强调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视觉艺术教育”的提法超越了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等传统美术门类的界限,其学习内容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和现象,强调视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又出现了“视觉文化教育”的提法,其范围进一步扩展为“每天曰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个人的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并主张引导学生建立对其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的思考与解读能力。(郭桢祥,2002)
鉴于我国在学术研究领域尚未普遍接受“视觉艺术教育”和“视觉文化教育”这两种提法的现状,本文仍然采用“美术教育”的提法,但其涵义不再局限于以往所界定的范畴,而主要采取“视觉艺术教育”的涵义,同时也吸取“视觉文化教育”的部分涵义。即美术教育的范畴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曰常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既包含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知识和技法,也包括新兴的与在未来不断兴起的视觉艺术作品和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个人的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并主张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视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对其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进行思考与解读。
三、美术教育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美术教育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从侧重于学科、学生,还是社会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美感教育与情操教育、创造教育与个性教育、生活艺术和社会传达的教育这三种主要类型(王秀雄,1987)。从目标取向以及教学层面的角度出发,美术教育可以分为四大类型:第一,非艺匠养成的古代美育;第二,技术导向的艺匠养成教育;第三,实用导向的造型美术教育;第四,近代中小学普通美术教育(黄冬富,2002)。从场所上分,美术教育又可以分为:学校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家庭美术教育等。早在21世纪40年代,我国杰出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吕斯百(1943)就提出“艺术教育是综合的教育,综合社会、学校、家庭三部的教育”的主张,并进一步指出:“艺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亦可说艺术教育的对象就是社会”,“家庭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可说和社会教育并无两样。”至今依然普遍采用这一分类方法。
在人的成长历程中,有许多接受美术教育的机会。例如,幼儿时期参加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小学时期接受美术学科教育,大学时期修习公共选修课程中的美术科目,老年时期接受老年学校的美术教育,还有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艺术家工作室,观看电影和电视中有关美术的节目等机会。如果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看,人们接受美术教育的机会更多,包括每天日常生活中接触、解读各种广告、商品等视觉影像。广义的美术教育从人的呱呱落地起,一直持续到死亡,贯穿一个人的终身(甚至还包括胎教在内)。因此,美术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视觉智能”概念的提出
安娜·金德纳(AnnaM.Kindler,2002)指出:“近年来,由于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我们对“看”的过程与视觉信息的处理,出现了“革命性的认识。”“视觉大脑”(Zeti,1999)和“视觉智能”(Hoffman,1998)概念的提出推翻了视觉仅仅是被动感知事物的理论。科学家们开始认识到视觉是一种主动的认知活动,是一种构建视觉经验的过程。研究证明,不同类型的图像,会动用视觉大脑中不同的神经区,例如抽象艺术比再现自然的艺术更能激活大脑的某些部位;动态多维艺术也会激活大脑的某些区域,并由此提出了“视觉美学的组件”的概念。
上述研究成果促使多位美术教育家(对美术教育进行了新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绘画再现的发展模式,来自于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记号过程,结果是“多轴媒体的表现”,并非直线性的发展。即以多元途径的发展取代单一途径的发展(往写实途径),从而推翻了儿童美术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直线发展的结论。
第二,不同类型的绘画将用不同的大脑系统来完成,因此需要对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绘画的学习机会。
第三,“视觉文化”的视觉世界是多样化图像的广阔源泉。美术教育的重心必须转向重视视觉文化,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各种不同的视觉图像,因为这可能促进认知方面的发展。
2002年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组织课题组围绕着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课题进行了研究。课题组所进行的大量调查、分析的结果都支持着上述观点。目前,我们仍在进行这项研究,力争在2004年提出研究结论及相关的教学设计方案,与同行分享。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1995)。《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637。
2.神道恒林等著(1988)。潘燔译(1996)。《艺术学手册》。艺术家出版社。16-19。
3.美国全国艺术教育协会联盟编写、刘沛译(1994)。《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4.艾伦·温诺著(1982)。陶东风等译(1988)。《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学)。黄河文艺出版社。2-10。
5.郭祯祥(2002)。《艺术与人文教育》(上册)。台北,桂冠图书。333。
6.黄冬富(2002)。《艺术与人文教育》(上册台北:桂冠图书。11-36。
7.吕斯百(1934)。《中国美术教育》20〇3年第1期。44-45。(原栽1943年《文史杂志》第三卷第三、四合期)
8.安娜·金德纳(AnnaM.Kindler,2002)。2002年6月2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研讨会上的演讲稿。全文由张慧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