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1 10:3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lunwenbuluo 点击次数:
摘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认识加强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在借鉴中发展,注重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强调环境的整体性、结合引导性教育,在实践中创新,开拓满足主体多样性特殊性发展的自我教育形式与价值取向、注重结合新媒体运用隐性教育、创新适合自我教育的网络载体,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必要性;发展;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因其阶级特性和意识形态特色,既各自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自我教育的方法经历了长期的发展,面对今天新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提出新办法、新思路。受教育者对外在教育的认同,内化为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才能提高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意义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根本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内容又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靠受教育者的认可、吸收程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根本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主体性、自我选择性。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自我教育的实现就没有真正教育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认同,才能内化为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目的。
2、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教育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改进的必然选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由单一模式向多维转化,呈现出利益多元性,价值选择多元化的趋势,既有机遇亦有挑战。自我教育的主体性、自控性、内向性和社会性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成为人们“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有效方式。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群体化等潜力和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舆论环境难以控制,发布、传播信息的随时性,选择、接收信息也具有随意性,给自我教育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在借鉴中发展
西方的思想政治方法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具有明显西方文化的传统和特点,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与经验,可以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但是,在借鉴中我们要分析、研究有益之处,不能,盲目崇拜、照搬照抄,才能真正实现为我所用。
1、注重人的主体地位
灌输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上烙下了很深的印记,但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个体的主体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苏格拉底“认识自己”是人类对自我自觉认识的体现,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最先提出“自我意识”的概念,同时提出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论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表明了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自我教育的发展,使教育落脚于自我品格的塑造和自我理想的实现。
2、强调环境的整体性
通过渗透式隐性教育营造氛围为实现自我教育提供良好条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潜移默化地对自我教育的对象产生影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教育合力,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外在”教育达到自我积极“内化”,才能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
3、重视与引导性教育的结合
当代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加以适当引导,促进个性发展,以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在自我教育中主体从来都不是放任自流的,而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确定“自教”的内容和目标,在思想道德观念的确立、认知到实践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需要教育者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的自我抉择,通过“开放式”、“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行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法在实践中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法只有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针对新时期的新问题提出新办法、新思路,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开拓满足主体多样性特殊性发展的自我教育形式与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价值观的取向,促进了人们特殊性和个性化的发展。然而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心里负荷,滞后自我教育的“内化”过程。因此,面对未来发展的多取向、多层次、多路径,针对个体发展的不同需要,加以正确的价值引导自我教育,开拓自我教育的形式和价值取向的新领域,满足个体特殊性、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2、注重结合新媒体运用隐性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既增加了难度,也提供了契机。现代化进程中多层面、多样化的社会变迁中,社会成员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来满足,但其传播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想政治教育又有所出入。通过丰富的活动或传媒载体,自觉运用渗透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主动接受陶冶式教育方法,在健康、乐观、向上的传媒环境中耳濡目染,提升自身素质;实践体验教育方法,自愿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共创共建的活动,增强主体性。
3、创新适合自我教育的网络载体
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得益于网络的公开性和参与的平等性,人们能够自主地选择、接受思想教育信息,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提供了有效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积极组织网上热点交流讨论活动,积极开展网上教育学习活动等,建立多种形式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运用网络的超媒体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教育资源,调动最充分的积极性、为个人兴趣发展提供空间,实现有效的管理、节省时间和费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交互性、做好反馈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2]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