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31 10:3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lunwenbuluo 点击次数:
摘要:为了适应地方师范类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发展要求,针对我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提出重理论、强实践、勇创新的本科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矿物加工;实践创新;专业教育
贵州省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炭产业作为全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为了适应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地方高校开设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近两年开设的工科专业,为区域煤炭行业不断的输送人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炭行业对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偏向于实际专业能力,现场工程应用能力。因此,为了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专业的发展转型需要,提出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现场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大环节循环是提升的教学模式。
一、专业理论知识深化
为了适应未来能源矿产的多格局发展,我校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不能仅仅局限于煤炭方面,应从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全面考虑,合理设计基础性专业课程;在通识性基础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专业选修课程,让学生能够更具兴趣或者未来的就业方向,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
为了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深度掌握,实施小班制学习、导师制联合培养的模式。开展专业理论知识竞赛、前沿讲座、交流座谈会等活动,有效的拓展学生课外的学习体系和学习氛围。为学生构建合适的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中西部高校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开设专业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如矿物加工学、选矿机械、选煤厂电气自动化等,这些专业课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要求,如数学、物理,因此在课程讲述过程中应该强调其应用性,让公式原理能够形象的被学生所接受。
二、专业实践能力提升
在专业理论课程进行的同时,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为了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相结合,实现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配套相关的实践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环节,真正的让学生从课堂走出来,并应用课本上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目前,实践课程大多教学方法陈旧,通常是教师将目的、步骤、注意事项反复讲解后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被动的接受信息,不需要思考、探索,只需按照预设指令进行操作即可。这样的实践教学是失败的,然而如何提高实践课程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应用型大学的培养模式出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主要建立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做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三、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习能力强、能够顺利的从书本知识转换到实际的工程应用中来,另外一种则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中吃力,专业实践过程走过场。对于中西部学生而言,本身基础比较薄弱,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脱节,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到最后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只能是应付了事。因此,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保证这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应该以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能够从枯燥乏味的书本或者比较艰苦的矿产行业中找到学习这个专业、从事这个行业的兴趣和动力。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为学生积极开展相关专业模型展、设计比赛、专业认识交流等等。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思维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日常基本教学着手。因此迫切需要以人为本改革传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从而能够更大程度上激发起自主学习兴趣,锻炼创新思维,最终达到创新性教学的目的。
四、结语
培养人才是高等院校永恒的追求,笔者凭着自身教学的经验,深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势在必行,这必将有效地推动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质量的提高,意义深远。
总体来说,工科专业的学习,要让学生饱含着对专业极大的热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建立校企实习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将来在本行业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省市地区的矿产行业输送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怀宇,程光文,丁宇,龚园.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34-336.
[2]刘强.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0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相关数据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1:29-32.
[3]文芳.贵州省煤炭产业生态化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