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优化设计探究教学环节,根据课堂上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调整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情感;激发;优化
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在实施化学探究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探究教学环节设计不到位,使课堂探究效率低下。看起来表现“热闹”的课堂,结果却是学生思维活动深度不够,知识落实不到位。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了参与探究活动的热情,探究活动失去了意义。如何提高课堂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呢?我认为,教师优化设计探究教学环节,根据课堂上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调整教学,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进行刺激和反馈,让他们时时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创新的快乐。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确定全面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高中化学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
二注意教学的民主性
课堂大量地运用对话,避免一言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感觉,具体表现为交流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等,不要因为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导致师生之间对立。只有通过师生、生生对话,才会营造一种和谐、欢乐的气氛,推动教学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动态生成,分享探究成果。
三引导学生与课文对话
强调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使学生个体感受与课本意义交融。如讲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内容时,课文只是举一些实例来说明,没有感情成分。如果让学生把个体感受、身边的事例表达出来,同时运用一定的形体语言、一定的语言氛围,那么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由此产生共鸣,其思想意识就会被震撼。
四创设问题情景
情景素材应用的有效性不仅只是体现在引入新课,引出探究问题上,更要体现在促进对课堂核心问题的解决上,也就是说教学难点、重点的突破要围绕情景展开。教师可以利用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挖掘情景中的信息,引发认知冲突,产生探究的欲望;在选择情景素材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特点,并能够与学生已有经验和认识产生联系或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才能落实主体地位,从本质上脱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探究。
五调控课堂活动
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评价活动,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与点拨,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新知识,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保障。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调控能力,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能顺利达成。
六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经。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比较弱,学生的才华和智慧得不到应有的展示。因此,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七师生反思总结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当然不能忽视了课堂总结的作用。部分老师认为总结部分时可有可无的,时间不够就省略,其实时间长了,就可能导致学生知识条理性不强,应用、发散能力较差等问题。尤其对于化学知识具有较零散的特点,通过课堂反思总结,不仅可以让学生回顾课堂上新学过的知识点,从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还可以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总结过程中生成新的能力增长点,提升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知识进行重组、加工、迁移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方法体系,久而久之,可以促进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好习惯。总之,教学方式的改变不能一蹴而就,要构建富有活力的化学课堂,就必须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多表现。当师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时,课堂也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来,从而达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