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青少年学生感恩教育探析(2)

时间:2013-11-16 11:0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兴国 点击次数:


  二、正确分析中国传统感恩文化的二重性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感恩文化,作为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其内容与表现方式必然地由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来决定。感恩文化产生于封建社会,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文化,本身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同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具有先进文化的特征。这使得传统感恩文化具有了二重性。
  一方面,儒家文化对感恩的高度强化,给人际交往融入了浓浓的人间温情,因而有助于缓和人们彼此之间的矛盾,促进相互之间的互敬互爱;有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而且,忠与孝连接在一起,还形成了保卫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和面临强敌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强烈的报效国家的思想意识至今仍是我们爱国主义的宝贵思想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传统文化还视感恩为一种生活态度,视为人的一种基本修养。常怀感恩之心,可以使一个人保持平和心态,自觉尊重别人的劳动,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战国策》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8]如果当今青少年学生都能够多一些感激,少一些埋怨,时常感念上天给我们美好的世界,感念祖国给我们成长的土壤,感念父母赐我们宝贵的生命,感念老师给我们无私的关怀……这样就会感觉到世界是那么可爱,就不会出现"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奇怪现象,这就是中国传统感恩文化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传统感恩文化毕竟产生于封建土壤,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种思想文化,它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封建的烙印:封建文化将感恩绝对化,将个人感恩意识政治化,将原本只能属于人情报答规范的感恩作用夸大,改造成为社会统治秩序。为了感恩而失去正义、失去自我是巨大的悲哀,这是传统感恩文化的另一面。受恩者对施恩者尊敬、感恩是一种道德举动,强迫受恩者对施恩者意志绝对服从,抑或为了报恩迫使受恩者放弃个人权利与自由,就超出了我们所说的感恩道德范围。传统感恩最明显的弊端之一就是把这两者混为一谈。感恩的过度强化引发了中国无数的道德悲剧:历史上有郭巨为孝敬母亲而活埋亲生儿子的故事,有张巡杀妻飨将士的故事……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儿女在婚姻大事上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严重阻碍了儿女追求平等自由爱情的权利,以至于引发无数爱情悲剧。在历史上,儒家的忠、孝、节、义都曾经被扭曲,愚忠、愚孝的例子比比皆是。将感恩过分地夸大化、政治化、绝对化,以及感恩文化中任何有悖人伦的思想内容,都应归于糟粕而坚决予以剔除。
  三、合理甄别开展青少年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既然古代感恩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具有二重性,那么,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感恩文化就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扬弃态度,"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看不到传统感恩文化的积极成分是不可取的,而那种过分夸大感恩的作用,将感恩政治化、绝对化的做法同样不可取。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对传统感恩文化进行合理甄别,并以合乎时代要求的正确的感恩教育青少年学生。
  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加强对他们的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价值观是人们对待人和事的是非、善恶、美丑等含有对错、好坏判断色彩的一种基本看法与信念。价值观是青少年学生的人生指南,它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处事方式,引导着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在相同情况下,往往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他们的行为处事方式迥异,引导青少年学生做出积极或是消极、正确还是错误决定的关键因素正是他们的价值观。所以说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意义重大。
  我们在对历史上的一些感恩壮举进行评价时,在价值观上往往存在糊涂的认识:当年关羽念旧恩,华容道义释曹操,导致无穷后患。他这是在用自己集团利益去感谢当年的恩人曹操。站在刘备集团的立场上,这是多么的悲哀。然而,更可悲的是:人们非但没有认为这种将个人感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行为不可取,反而认为他义重如山;诸葛亮面对扶不起的阿斗听信谗言错误地下诏撤军,仅仅是为了报答先主的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的信任之恩,却丢掉了千古难寻的进攻机会,这也是在用国家利益为个人报恩。然而,和关羽一样,诸葛亮此举也被视为忠肝义胆,并进而受到人们的敬仰--这就是在用错误的感恩价值观教育后人,这是教育的悲哀。还有郭巨埋儿、张巡杀妻飨将士,都是用他人的生命和利益来进行的感恩,是一种极度扭曲的感恩价值观。凡此种种的感恩,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有一段极具讽刺而又无比深刻的评述,他说:小时候读了"郭巨埋儿"的故事以后,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而且怕他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9]简简单单几句话,把传统文化的"吃人面目"刻画得栩栩如生。究其原因,这样的感恩之所以不为我们所认同,是因为这样的所谓感恩,本身含有极端愚昧和丧失人性的成分,与当今所倡导的先进文化格格不入。
  因此,感恩教育不是要教别的,其首要任务是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感恩价值观,在充分认识古代感恩文化的进步作用的同时,避免走入将感恩绝对化的误区。我们无权要求学生为了感恩报恩而用尽毕生精力和时间去报答施恩者,或者为了感恩而无条件满足他人的要求;更不应该用国家、学校财产或者他人利益去报答自己所受的私恩;学校、老师和家长也不应该用物质、名利等恩惠去影响、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决定和干扰他们的前途命运。同时,感恩教育也不能混淆权利、义务的关系:如果行为的实施者只是出于自己的职责而帮助了别人,而被帮助者所受之"恩"原本就是自己应享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权利享受者有必要对他人的帮助感恩戴德吗?大中学校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条件、最优秀的教育天经地义;学生拿钱吃饭、缴钱住宿、进商店买东西平等互利,需要学生感恩戴德吗?提倡这样的"感恩",害莫大焉:一方把应该享有的权利当作是别人的恩赐;另一方则把应该履行的义务视为对别人的恩赐。这种不正常的"感恩"一旦泛滥开来,只会混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使学校和单位淡化责任意识,使学生淡化主人意识、权利意识、自尊意识,使各种关系处于一种日趋严重的错位状态。总之,新时代的感恩应体现为责权利相统一。感恩者不能利用自己的职权、国家的财产,或者他人的权益去报答自己所受之私恩;施恩者也不应利用物质、名利等恩惠去影响、控制受恩者的思想和行为,干扰或决定受恩者的前途命运。感恩只能控制在人情范围内,以平等和自觉自愿为前提。新时代的感恩应体现为不走极端,远离愚昧,摒弃庸俗,保持人格。不合时宜的报恩与我们今天的时代格格不入。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与品行,教育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感恩价值观,才是青少年学生感恩教育之根本。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迈向新世纪创造新业绩--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1998-06-20.
  [2]《清圣祖圣训》卷一
  [3]《孝经·开宗明义章》
  [4]《论语·为政》
  [5]杨伯峻.孟子译注.上海:中华书局,1980.
  [6]《孟子·离娄下》
  [7]朱熹.《与陈师中书》
  [8]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9]鲁迅.朝花夕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