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以“文”为本达成教学效益最大化

时间:2013-12-11 14:1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孙荣 点击次数:

  摘要:为了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语文老师应着力纠正偏读、误读文本的现象,以保证文本阅读的正确价值取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阅读教学效益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1-0061-02
  作者简介:孙荣(1972-),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文本"对于语文课堂来讲,就是以"文"为本,在对语言文字的研读、分析、领悟中,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这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强化"文本意识",文本位居一切文学活动的中心,是课堂教学展开的依靠,脱离了文本、偏离了文本、误解了文本,多元化的解读、多方位的交流就会丧失根基、迷失方向。为了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语文老师应着力纠正偏读、误读文本的现象,以保证文本阅读的正确价值取向。
  一、由背景切入,准确感悟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有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某老师在执教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此诗句的感悟,抛出了"绣球":
  【片段一】
  师:同学们,平时遇到下雨天,人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急着赶回家,或是找个避雨的地方躲一躲,可文中的渔翁为什么却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生1:也许是渔翁被眼前的鳜鱼吸引了,他不想眼巴巴地看着那肥美的鱼儿从眼前溜走。
  生2:因为渔翁留恋美景,舍不得离开。
  生3:因为渔翁太喜欢钓鱼了,不愿离开。
  生4:因为渔翁嘴巴特馋,想吃鲜美的鳜鱼,所以不肯离开。
  师:同学们的感悟真是精彩极了,还有其他看法吗?
  ……
  此时学生的情绪处于极度亢奋状态,而老师充满肯定、一味鼓励表扬的话语让学生天马行空,任意驰骋。乍一看,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然而如何正确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发挥出四十分钟的最大能量,却是值得商榷的。教者若能静心品读,便可明白:"斜风细雨"中,风是微风,雨是小雨。对于小雨,人们总是不太在意,更何况是渔翁呢?再联系全文,不难品出渔翁本来就是冲着这天气来钓鱼的:"青箬笠,绿蓑衣",这些下雨天古人常常穿戴的雨衣、佩戴的雨具,不正表明了他是有备而来吗?他太喜欢这种细雨绵绵、微风拂面的美景了,他更喜欢在这种天气里临江垂钓,他当然不想回去、更不愿回去了。
  笔者认为,自由感悟需要教者的正确引导,尤其是不应偏离文本的背景。假如教者预先就对文本有了正确的感悟,那么此时适时引导学生和作者、文本进行真诚的对话,点拨学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人文内涵,进行高效阅读,就会有事半功倍、点石成金之功效。然而教者解读文本的方向错了,那么学生的感悟即使再精彩,体验即使再深刻,也只能是南辕北辙,画蛇添足。
  二、由目标切入,有效拓展
  面对畅通无阻的信息渠道、铺天盖地的内容拓展局面,学生真有点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进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文本信息内容的有效整合和深入理解。
  【片段二】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收集了关于长征的资料,下面就请大家交流一下,彼此分享学习资源。
  生1:我收集的是关于红军长征的路线图,请大家来看一看。(生出示地图,进行解说)
  生2:我收集的是红军过草地的一些故事,尤其是《金色的鱼钩》,这则故事最让我感动……(生有声有色地讲解)
  生3:我收集的是红军爬雪山的故事……(生绘声绘色地讲述)
  生4:老师,我收集的是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
  师:老师也下载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图片,大家想不想看看?
  生:想。
  一堂《七律·长征》的公开课,教师用了近半节课的时间与学生共同回忆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介绍有关长征的影像资料,播放了《长征》歌曲,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和激昂的音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受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课堂留给文本的,仅仅是初读。当教师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竟然有学生读错了"逶迤""岷山"几个生字词,读破句子就更不足为奇了。此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又何从谈起呢?
  的确,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收获的历史知识也不少,但花那么多时间展示资料、拓展资源,这是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和阅读课堂的学习方式吗?
  笔者认为,语文课过分注重相关知识、信息的传授,只能使课堂教学流于表面的热闹,有悖语文教学的本质。课文应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倘若丢了文本这个"西瓜",拣了文本外的那么多"芝麻",教课文成了走马观花,丢了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深入理解,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又如何达成呢?
  三、由体裁切入,达意体悟
  上学期,笔者所在学校组织语文青年教师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赛课活动,有些老师为了体现自己别具匠心的设计理念,更为了能在活动中崭露头角,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了以下教学情景:
  【片段三】
  师:上节课,我们已初步阅读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文中都写了哪些人物吗?
  生1:少年和吴王。
  生2:我觉得还有大臣。
  师:看来同学们读书很用心。下面请大家有选择地读课文,你喜欢哪个人物,就读哪部分内容。
  (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就书声琅琅)
  师:刚才大家都已认认真真地读了课文,并且深入思考了相关问题,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交流,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喜欢文中的少年,因为他机智、勇敢。为了说服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故意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毫不在意。
  生2:我也喜欢少年,他很机智,虽然吴王下了死命令,不许任何人进谏,但少年用一个故事就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生3:我也喜欢少年,他所讲的"螳螂捕蝉"的故事其实是他有意借鉴的,并不是他在王宫花园里亲眼所见。
  生4:我喜欢文中的吴王,因为他能知错就改,终于挽回了一场危局。
  我们都知道"螳螂捕蝉"讲的是"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正隐伏着祸患"的道理。而本课中的教师只注重了形式上的出新、出彩,把一则寓言故事当成了历史故事,引着学生从分析人物入手,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这种扭曲文本本意、凭借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的文本信息,又怎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很明显,这种教法偏离了文本的本意,偏离了编者的本意,更偏离了寓言的本意,可谓"品读,品读,误入藕花深处"。
  笔者以为:教师只有站在前面,比学生先把握文本的内涵,才能领着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的精彩;教师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比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的内涵,才能领着学生欣赏那"独特的风景",才能顺利而高效地达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编辑:成向阳)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