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9-09 11:34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骏 点击次数:
师:那你知道什么是酸性物质,什么是碱性物质吗?
生有点说不清楚,但又有那么点意思。
师:你怎么能知道我这朵花也是这样的呢?
生(迟疑一会儿):我们可以现场做一做。
师:那是不是首先要制作一些紫甘蓝水呢?
接下来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制作紫甘蓝水。
师:刚才××同学说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真的能让紫甘蓝水变色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四种液体,分别是白醋、小苏打水、雪碧、洗衣液,如果把它们分别涂到纸花的花瓣和花叶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汇报交流时发现:白醋、雪碧能使紫甘蓝水变红,小苏打水、洗衣液能使紫甘蓝水变绿。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概念。
师:现在你知道我这朵花上有什么秘密了吗?
生:花瓣上可能涂了白醋或者雪碧这样的酸性物质,花叶上可能涂了小苏打水或洗衣液这样的碱性物质。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接下来的回答很显然能利用科学概念来解释了。
教师并没有被学生突如其来的标准答案吓倒,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往下走,注重学生是怎么想的。该如何去做一直是学生需要思考的事情,学生始终处在思考的过程中,而不是简单地重复验证活动。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更加深入和丰满,不仅获取了科学知识,还知道知识是如何获取的。
下面的活动设计更凸显了教师对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匠心独具。
师:红花绿叶一点也不稀罕,要是绿花红叶就难得了。
生(迫不及待):可以将酸性物质涂在花叶上,碱性物质涂在花瓣上。
生纷纷表示赞同。(显然,他们会运用科学概念来解决问题了)
学生对接下来的实验充满了期待,因为他们急切地想要证明自己的设想。可结果却让他们大跌眼镜,花不但没有变成绿花红叶,反而连原来的颜色都没有了。这是教师意料中的,因此更显得淡定,问:发现什么了?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更加疑惑了,头脑中充满着各种猜想与解释。面对学生的不解,教师只是不经意地一句点拨:“要不,再涂点试试?”
学生再次操作,奇迹发生了,好像变魔术一样,真的出现绿花红叶了。学生就在这“一惊一乍”中体会到了物质酸碱性的神奇。当然教师不能说酸碱中和之类的专业术语,只需要淡淡地说:看来物质的酸性和碱性还有很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哦!等到上初中你们会逐步揭开它们的秘密。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同时又带着问题出课堂,正是科学课的精髓所在。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对科学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始终延续着对科学问题的思考,有着感性与理性的双重冲击,还用忧愁学生只满足于对概念的一知半解吗?还用担心学生在“忽悠”教师吗?
三、案例反思
概念教学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之上。奥苏泊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面对学生片面的甚至错误的前概念,教师解决方法可能比较多。可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学生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前概念就像是暗箭,让教师猝不及防。面对这样的前概念,教师自然不能不理会学生已有的认知,依然我行我素亦步亦趋地教,但也不能就此认定学生已经掌握科学概念,而不去深入挖掘科学概念的内涵,只是象征性地和学生一起“复习巩固”科学概念。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学生这样的认识,不能无动于衷,但也不要被它吓倒。现在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丰富不足为奇,一定要淡定地审视学生“知道”这种表象背后的真面目,是只知道专业术语,还是确实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据我的经验来看,一般情况下,前者居多。教材编写者把相关内容放在相关年级是有依据的。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学会追问,把学生内存的知识给“逼”出来,看他到底知道多少。比如教学《生物的遗传现象》一课时,通过教师的“逼问”得知,学生对遗传的认识也仅仅局限在相似这一层面,而对遗传概念更深的内涵则一知半解。
其次,设计针对性强、有层次的活动,逐步呈现科学概念的内涵。当然,教师要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比如:遗传的概念内涵应该有三层,第一层是相似的特征出现在子代与亲代之间,第二层是相似的特征有多有少,第三层是人、动物、植物都具有这样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搞清楚这个,我们就可以很顺畅地来设计教学了:1.教师首先呈现有相似特征的照片——超级模仿秀上长相相似的两张面孔,问学生他们相貌相似是遗传吗,学生可能说要有血缘关系才是遗传。接着教师再出示一对双胞胎的照片,再问:他们有血缘关系是遗传吗?最后得出必须是子代和亲代之间有相似的特征才叫遗传。2.出示几组父母和子女的照片,让学生指认哪些是一家的。有的很容易找,因为非常像,而有的却很难指认,因为不太像。从这个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相似的特征有的很多,有的很少。3.人类的遗传现象很普遍,比较能让学生接受,而动物和植物的遗传现象学生比较陌生,尤其是植物,因此教师要设计认识动植物遗传现象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遗传现象是生物之间的普遍现象。至此,学生对遗传这一概念的认识才逐渐趋向于完整和科学。
参考文献:
[1]孔云峰.认识学生前概念,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J].科学教育,2011(1).
[2]史柏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前概念及教学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9(23).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