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9-09 11:4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卢敏 点击次数:
[摘 要]合理有效的课堂讨论是激活数学课堂的有效手段。学生在讨论中可以进行思维的碰撞,把各方的矛盾点逐渐统一起来,共同跨过“最近发展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困惑处引发讨论、在展示处引导讨论、在评价处诱发讨论、在拓展处激活讨论,通过讨论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讨论;展示;评价;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3-0059-02[作者简介]卢敏(1978—),女,江苏扬中人,本科,江苏省扬中市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一、在困惑处引发讨论
由于数学体系的庞杂、数学概念的深奥,很多时候教师需要组织有效的学习研讨,让学生积极投身于数学逻辑思维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积极地吸纳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学会学习数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参与了整个研究探索活动。学生只有积极地思考参与,才会觉得学习是有趣的,他们的思考也才是有深度的,理解才是逐步深化的,论文检测发言也才是愈加科学的,最终才会实现学习质的飞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总会遇到解决不了的“困惑”,这时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要引发学生思考,并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困惑”。这种探究式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出结论后能够增加成就感,使其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极大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教师首先安排学生写出1~20所有数的因数,然后组织学生研究,让学生根据找因数的结果对这20个数进行分类。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当学生进行分类且无法统一意见时,他们会对此展开积极的讨论。教师可以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和根据,使讨论更加全面和深入。学生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统一认识:20个自然数可分为三类,只有一个因数的数,只有两个因数的数,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独特的着力点和巧妙的引导,使“质数与合数的认识”这一知识点在讨论中越辩越明,令学生终身受益。
二、在展示处引导讨论
教师要灵活地利用学生的学习反馈,展示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并组织开展真实且有意义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思考、学会甄别真伪。学生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同一个问题由不同的学生解答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产生。学生讨论以后要有展示的过程,在展示的同时还可以继续讨论。学生这样习得的概念知识会让他更加难忘。教师组织讨论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问题探究讨论,第二阶段是课堂展示的“再讨论”。后一个阶段可以把问题引入更深刻的层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度。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中引导学生合理猜想。“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图形的体积有联系?”用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学生会联想到长方体的体积或圆柱的体积,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向。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与什么样的圆柱体积有关系?”学生通过学具比较获得更直观的感知,逐渐明白圆锥的体积与底和高有必然的联系。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做实验,通过操作、分析、比较等活动,探索出基本的规律,获得较为理性的概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思考深入。
三、在评价处诱发讨论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有探索,就必须有评价的支撑。引入学生自主评价机制,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并促使学生能够从容地剖析学习的现状和过程,通过评价讨论活动,将评价的话语权让给学生,努力让学生活跃起来。小组间的评价能够更加客观地展示学生的表现,学生可以从同龄人的眼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比单一的师评更全面。教师要给予学生评价、发现问题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时空和评价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自评和组评的时候,也可以用“讨论”的方式,可以淡化矛盾点,有利于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认识。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深化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丰富学习情感体验,打造和谐快乐的课堂。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