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自文化认知观的培养

时间:2015-03-13 09:5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新 点击次数:

  【摘要】在文化认知观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对异文化认知的培养,对自文化的正确认知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自文化认知是提高文化差异理解能力和接纳、吸收异文化意识的保障。本文以日语为例,来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自文化认知观培养的必要性,并简单指出相应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认知观;异文化认知;自文化认知
  在当今高校,构建和强化学生的文化认知观,是一个长期,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已经逐渐意识到仅仅培养学生的异文化认知能力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是远远不够的,了解交际双方的交际标准并追求“二元文化的协调兼容(金惠康,2004)”才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同时,有关本民族的文化知识能帮助人们理解异文化(Lustig&Koester,1997:71)。鉴于此,近年来有关自文化认知培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如詹桂香(2005)指出:自文化认知是跨文化交际进行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提高双方对彼此间文化差异理解能力的重要保证。王艳伶(2008)从母语与目的语文化“双赢”角度,论述在目的语文化认知培养中母语文化认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构建和培养自文化认知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日语为例,探讨一下交际化日语教学中自文化认知的培养对策。
  1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文化认知观
  根据交际化外语教学原理,外语教学的理想目标是让学生使用所学的目的语文化,以符合对方文化习惯的方式进行得体的交流,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艾德华·霍尔(EdwardHall,1959)其著作《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被学界认为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奠基之作。近年来,关于构架外语教学跨文化能力模式的研究也层次不穷。杨盈、庒恩平(2007)在国内外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和要素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框架,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全球意识、文化调适能力、知识能力和交际实践能力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共同构建了跨文化交际的构架。在这里,全球意识是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思维的综合体。其中:“全球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最为基础的能力。不具备跨文化的意识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悟力,就谈不上文化适应及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由此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出发点。跨文化意识也可认为是一种文化认知能力,是人们对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认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说,是帮助学生树立对正确且科学的文化认知观。因此,可以说文化认知观的培养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最根本、关键的一环。那么,如何来进行文化认知观的培养呢?。
  2自文化认知观培养的重要性
  在文化认知观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对异文化认知的培养,对自文化的正确认知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赵爱国、姜亚明的《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一书中提到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要注意对比意识与存我意识。前者是指对目的语与母语、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进行对比的意识;后者是指保留一定的自我文化,不必牺牲自我文化而一味地追求目的语文化。
  同时,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和沃尔夫认为语言不同的人有相应不同的思维。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决定不同的文化及价值观念,而不同的价值观念又构建不同的文化认知方式。一个人的认知行为是基于受其文化社会影响而形成的固定的认知图式之上的,并以此来观察或判断事物发展和人的行为(金惠康,2004:5)。并且因文化、语言、人为环境的不同而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对同一语言现象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是因为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存在着差异。这种认识角度之差是由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形成的。比如,一般认为中国属于畜牧文化、大陆文化,而日语属于海洋文化。这种文化差异也体现在具有语用含义的固定俗语等中。比如,汉语中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等在日语中则表达为“腐っても鯛”、“鮒の仲間には鮒が王”等。因此,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不仅仅注重异文化认知观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忽略自文化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以及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可是,在如今高校外语教学中,虽然目的语文化导入已成为共识,但有关“母语文化”即自文化认知却被忽略。现在国外出现了许多汉学家,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甚至远远超过我们的一些国人。关世杰在《跨文化教学:提供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一书中提到这样的看法:“在国际交流这一层次上,科学技术发达,经济力量雄厚的超级大国想第三世界输出他们的文化,而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一些弱小民族在大量美国文化的熏陶下,发生向美国文化的变异,成为美国文化的附庸,。美国文化成为文化帝国。”因此,在交际化外语教学中培养文化认知观时,实现目的语文化导入的同时,也要确保母语文化的应有的地位,培养学生传播交流中外文化的使命感,做到“异文化与自文化二元文化认知的兼容(陈新,2013)”。
  3自文化认知观的培养对策
  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可知,影响外语学习有三个重要因素:1)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2)学习者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与现有认知结构的关系;3)学习者是否有意识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构建自文化认知观时,可采用解析法、对比法,适当地与目的语文化及认知方式进行对比、解析。具体事例如下。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虽在江户时代吸收中国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的,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在讲解这些时,可适当地补充一下中国的儒家和佛教的所提倡的宗旨,确保母语文化的应有地位。
  同时,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中日不同的认知方式与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并反映到两国语言中。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事态的起因。比如汉语与日语相比,人称代词使用频繁,常使用主动句型。而日本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是个地震多发,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所以日本人自古以来对自然抱有敬畏之情,在“事态”把握上,则习惯把视角放在“自然事态”上,更注重事态自然而然产生的客观结果与现象。而且日本人非常很注重对方的心里感受,尽量避免自己的行为给对方造成心里负担,因此很多场景多使用自动词。例如,对前来拜访的客人沏好茶后,请其喝茶时,一般会表达说「お茶が入りました、どうそ。」而不是「お茶を入れました、どうぞ」。选择使用自动词「入る」来描述“茶泡好”的事实,因为这更符合日本人替别人着想的情怀与文化。如果使用他动词「入れる」的话,则表达出一种“我特意为你做的”这种施恩于人的印象。但汉语中却没有这种文化认知,所以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由于母语的影响,在这一方面非常混淆、薄弱。社会语言学观点认为,交际中所犯的“文化”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使人难于宽容。因此,只有对母语文化有充分的认知,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接受异文化,以便能更深层次(下转第48页)(上接第27页)地了解目的语特征,把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顺利地跨过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障碍与交流障碍。
  4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已经到来。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应在了解异国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本民族文化体系的学习。正确理解自文化是提高文化差异理解能力和接纳、吸收异文化意识的保障。同时也能促进目的语的学习。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基于自文化与异文化“二元文化认知兼容”原则,构建与强化学生的自文化认知观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2]詹桂香.试探自文化认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
  [3]王艳伶.母语与目的于的文化导向认知研究[J].文教资料,2008(7).
  [4]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
  [5]赵爱国、姜亚明的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关世杰.跨文化教学:提供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陈新,桂苹苹.交际化外语教学中文化认知观的培养:从异文化与自文化认知二元文化兼容视角[J].科技信息,2013(25):22-53.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