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23 10:1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盛芳 点击次数:
二、非典型人物报道意义何在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维护。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注重宣传导向是我国媒体的特色,但如何让抽象的核心价值体系充满生机和活力?微观叙事与宏大命题的巧妙结合,更能散发出真实朴素的情感魅力。《感动中国》作为代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节目,强烈地突出对宏大主题的追求,张扬道义力量、彰显民族精神,一个宏大的主题是宣传机构弘扬主旋律必不可少的,要想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还离不开依靠大量细节展现的微观叙事,《感动中国》正是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获得成功。
近来,《中国青年报》开设的励志教育专栏《劳动·创造·奋斗——我的青春故事》也是典型代表。该栏目通过讲述不同战线不同领域的青春故事,同时联合中青在线、中国青年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人人网推出网络在线访谈,与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代表交流、分享艰苦奋斗的人生经历和成长故事,并鼓励和邀请青少年网友发表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栏目的设置毋庸讳言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意味,即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奋斗精神,但具体的微观叙事无疑为此增加了活力,日常坚守传递出的是亲近感与生活的温度。
2.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呵护。扶危济困、重情信诺、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凝练为血液中流淌的国民精神。小人物身上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处处体现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坚守。在世风日下、信仰缺失的今天,以《感动中国》为代表的媒体实践,通过一以贯之对“好人”的诉求传递文化价值,建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使观众在视听体验中获得归属感。节目由此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正是在此意义上它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3.对人类良知与灵魂的守护。在价值观、生活方式的重建方面,转型期的社会处于一种“碎片化”生存状态,当社会的底线一再被突破,当愤怒、指责、谩骂、悲观、失望开始侵蚀生活,国人发现当代中国最稀缺的是人与人的信任、人对社会的信任、人对自身命运的信任。人物报道关注命运的变化,关注个体面对命运冲突时的选择,从这个维度出发,弘扬真善美,努力恢复被时代经济大潮遮蔽的美好价值,如悲悯、自由、宽恕、正义等,守护人类的良知与灵魂。学者陈力丹在谈到典型报道演变时指出:“失去了轰动,并非社会不需要楷模,而是让这种需要回归原来的位置,它提供一种温馨的相互激励的道德环境,一种和谐的社会气氛,如此而已。”
结语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定社会的主流文化都力图追求某种社会认同或构建某种思想基础,提供某种精神信仰或精神寄托。随着文化软实力议题日益受到全球瞩目,媒体如何传播主流价值观、构建文化认同成为转型期重要的社会功能。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中,媒体在政治责任、经济利益之外,还承担着文化强国的职责,媒体理应长期坚持思想、文化上的输氧,培养国民的文化自觉,重塑民族的文化自信。这需要媒体长期的坚持与渗透,人物报道不失为一个较好途径。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以自身的人格精神、道义担当、平凡的坚守出现在报刊版面上、电视屏幕上、网络世界中,当无数普普通通的人以自己的行动见证种种非凡,我们有望看到离散后的弥合,社会核心价值认同的强化。
参考文献:
[1]朱清河,林燕.典型人物报道的历史迁延与发展逻辑[J].当代传播,2011(4).
[2]陈力丹.新中国60年来典型报道演变的环境与理念[J].当代传播,2009(5).
[3]郭景萍.中国情感文明变迁60年——社会转型的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陈力丹.让人成为新闻的灵魂——《时代人物》周年寄语[J].新闻知识,2005(11).
[5]唐文.2011年文学期刊:活着,挺好[N].中国青年报,2012-01-17.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