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浅谈中国影视动画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2)

时间:2015-09-25 09:4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军梅 点击次数:

  由于影视动画市场的日趋繁荣,近年来中国的影视动画产业也在不断发展,相关动画专业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相继红火起来,但是原创性较强、艺术生命力感人的动画作品非常少。就我国影视动画造型艺术创作而言,社会各界和业内人士仍缺乏认真的研究和探索。一些单调而重复的造型语言充满荧屏,无论是动画片还是卡通动画形象都因缺乏原创而缺少生命力。动画创作的原创性存在问题,对本土文化的造型形式认识不够,运用起来总有模仿之感,对外来动画形象借鉴更是简单模仿,缺乏认同感。目前我国影视动画产业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牌动画形象。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影响青少年文化生活成为他们眼中新时代的视觉偶像的动画形象基本上都源于国外,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动画工作者关注的现象。作为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的动画片,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我们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动画形象不仅仅作为影视艺术形象,它还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开发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和文化教育问题,对年青一代精神文化生活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是社会的需要,是少年儿童教育的需要。这就需要建立特色的“国家动画基地”,作为艺术创作人员应该思考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保护丰厚的文化传统资源,开发本土文化,通过影视动画的艺术形式找寻自己新的家园,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作为“朝阳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丰富当代的文化样式,塑造有中国特色的形象,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影视动画形象产生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土壤,传统艺术形象在造型语言的背后深深地传递出传统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尺度。本土文化确立了一种和谐相生的文化生态关系,这是现代动画语言所要借鉴的资源和植根生存的土壤。中国动画的现状是老一辈的动画师相继退役,年青一代刚刚进入角色。面对动画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在动画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确不易。动画产业的一线人员大多是从艺术院校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虽然掌握了美术或相关学科的知识,但专门从事影视动画行业的知识和经验严重不足,还有一批是从计算机、绘画、影视等专业转行从事动画行业的新兵。国内目前还缺少动画行业的职业培训,人才短缺是当前十分严峻的实际问题。人才结构的专业化也存在潜在的问题。
  影视动画艺术与本土文化资源的结合应当通过动画教育改变动画从业人员的创作理念,提高对民族本土文化的亲和度来实现。因此动画教育不但要解决动画创作的技术和方法问题,还应该加强对民族本土文化的认同教育。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越应该重新估价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所以在动画领域,我们呼唤从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真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动画形象。这不仅仅是涉及到一个动画产业的问题,而且已经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战略意义。例如从中国本土文化风格的《大闹天宫》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开始,就注重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借鉴和探索,并开始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寻找审美语言、造型风格和艺术符号。所以,中国动画人在立足传统、注重本土、开发文化资源方面做
 
  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在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动画强国的压力之下,我们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放弃了自己的传统,丢掉了自己市场和民族文化观念,失去应有的观众群体。表面上看是市场的因素导致的。但根本原因是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与动画教育中缺少本土文化教育内容有直接关系,教训是深刻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片的形象影响了一代人,而现代的孩子们更是迷上了“米老鼠和唐老鸭”。不但如此,还把外国的动画形象融入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情世界,以至达到迷恋的程度。而中国本土的动画语言符号却在这一代人身上似乎没有传播的可能。当前我们的影视动画片缺乏丰富的生活内涵、缺乏创新、轻视市场、缺少关爱、缺乏民族文化的责任感。由此使我们深刻地反思,影视动画作为现代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朝阳产业”,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市场和观众的需要,把握动画原创这条生命线,借助文化的优势和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赶上动画大国的发展步伐。
  中国的影视动画产业应该从本土文化中寻找艺术形象。占领中国的动画市场。为什么美国的动画设计师能够从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找到动画基因,并以他们的思维方式阐释中国的文化现象,并取得成功。《花木兰》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就说明我们没有摆脱文化的殖民心态,没有重视自己的文化,甚至瞧不起自己的文化传统。长期的西方文化中心观念制约着我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并缺乏信心,缺乏责任感,缺乏原创性。所以首先应该理顺文化与商业观念,在民族文化上多思考,多做文章,否则将永远处于模仿和照搬的局面,使动画缺乏生命力、时代感和民族性。然而借助民族本土文化,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并不是一味地回到“古装戏”状态,而是从本土文化中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生态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血脉联系。也就是从文化生态体系中,寻找当代人所缺、所想、所需的精神和文化境界,以满足观众的需求。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影视动画形象问题给我们的启示,已经超越了动画产业自身的范畴。如果我们不从文化层面上去考虑、调整和研究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策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动画面临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塑造创作的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这种势头此后却没有继续走下去,更没有创新,所以提出从本土中寻找动画形象更具现实意义。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比较恒定,有着深厚的受众群体。如果照搬敦煌壁画、民间剪纸、·皮影、玩具等的具体形象将无法脱离它自身的功能特点,会走人模仿抄袭的怪圈而不能自拔。要想体现动画造型艺术的生存价值,在造型的形态、制作工艺、技术加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要形成动画的一个整体。动画是一个形象化较强的文化产业整体,动画形象是其灵魂,动画技术是血脉,是连接艺术与技术因素、创造完美动画的必备条件。我们所主张在本土文化中寻找的动画形象,应该是那些文化品位较高,民族风格鲜明。造型型制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不论是传统的木板年画、木雕、石雕、皮影、砖雕、刺绣、剪纸等,都有动画所需求的造型因素,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提炼,需要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就需要文化上的整合,需要符合动画技术的规律,动画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即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