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浙江畲族民歌初探

时间:2015-08-13 09:2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宋璐璐 点击次数:

  摘 要:多元化的浙江畲族民歌是浙江一带少数民族的音乐体裁,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体现出浙江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与生活实践。由于畲族民歌独具社会功能与艺术内涵,因此至今仍活跃在浙江少数民族的各个地域。

  关键词:浙江畲族 民歌 社会生活 社会功能 艺术价位

  畲族是我国浙江省现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人口集中在浙南丽水一带。多元化的浙江畲族民歌是浙江一带少数民族的音乐体裁,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体现出浙江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与生活实践①。由于畲族民歌独具社会功能与艺术内涵,因此至今仍活跃在浙江少数民族的各个地域。

  一、浙江畲族民歌的分类

  其实,在我国传统民歌里,浙江畲族民歌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占有较大份额。在浙江丽水地区,除了景宁畲族自治县,云和县也是畲族聚集地。据了解,浙江畲族民歌种类繁多,大多数均为传统民谣②。现在,我们将按照民歌内容的不同将民歌分为以下几种:

  (1)历史歌。每个民族都有记录本族历史发展的方式,畲族人将历史事迹谱写进歌曲中,用这种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实现历史的传承。在《盘古歌》这首典型的畲族民歌中,记载了畲族祖先当年的辉煌事迹,时隔多年,这首歌依然得到了传颂,在畲族脍炙人口。

  (2)婚俗歌。以《度亲歌》为代表的婚俗歌,内容多伴有祝福新人,道谢宾客等意思。

  (3)劳动、时令歌。《种田歌》、《节气歌》等,歌颂了畲族祖先的勤劳善良与优良传统。歌词中不乏时间概念与季节变化等内容,向人们传递一种顺其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播种收割、生产生活的信念。

  (4)情歌。以《同心歌》为首的畲族情歌婉转悦耳,内容大多传递出男女之间质朴、美好的爱情。

  (5)哀歌。顾名思义就是悼念逝世的人,愿死者早日安息,家属节哀顺变。代表作有《孝顺歌》、《守孝歌》、《接娘家》等③。

  (6)杂歌。《帮工歌》、《苦命歌》、《对歌》等不计其数,歌词内容也是多种多样,蕴含丰富的知识与特有的趣味④。

  (7)儿歌。《流鼻侬》、《赶牛歌》、《脱牙耙》等儿童民歌,韵脚流程,容易学记,这些歌曲满载童年回忆,在畲族儿童中流传甚广。

  二、浙江畲族民歌产生的基础

  其实,浙江的民间戏曲种类繁多,绍剧、欧剧、温州乱弹,还有昆剧、评弹均被涵盖其中,如此多元化的戏曲种类是国内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剧种逐渐舌头,而畲族民歌始终未被人们摒弃,依旧得以流芳百世。由此可见,音乐的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畲家歌曲浓厚的乡土韵味和民族风格,同时,作为其他衍生音乐种类的母体,畲族民歌的传承、创新过程极具价值与意义。但是,畲族民歌的研究价值始终只会有增无减。在这个物欲横流,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越来越不受重视的时代,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作为一个艺术的品种,会逐渐衰败走向灭亡。因此,只有通过深入的探索、广泛的应用,才能让其价值得以最大化的发挥。位于浙江省的少数民族有很多,人口分散且数量不多。这样的居住方式是衍生出丰富多元化的畲族民歌的主要原因之一⑤。畲族祖先尚未发明畲族人独有的文字,因此一般借用汉字记录畲族与语言,从某种角度来看,畲族民歌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不过,浙江畲族民歌知识少数民族文化里的一个类别,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浙江畲民大多生活在山区,由于地理条件差,畲族祖先将山坡地开辟成梯田,把山地开辟呈旱地。此外,拥有天地的畲民只有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人只能“佃耕以活”。同时,由于山岗上土地覆盖面很薄弱,因此十分容易干旱,山湾也因为光照不足河水十分冰冷。种一亩山田相当于在平原里耕耘四、五亩地那般辛苦。对此,畲民有首民歌歌词就是这样唱的:“山哈住在高山头,种田一亩上百丘。山哈种田真辛苦,不如‘哈老’种一丘。”为了改良这种劣质耕地,畲民一贯割嫩枝绿叶作绿肥,翻耕时踏人土中⑥。入冬后,烧一批草木灰留作追肥。长久以来,男女共同上山下田,有的妇女甚至比男子更能操劳。为实现自给自足,畲族百姓除了生产粮食,也会种植各类经济作物,饲养家畜,偶尔也会做点工副业。畲族白兴中,能工巧匠远近闻名,特别是木工,技术高手不计其数。艰苦的生活环境,在特定的历史的社会环境下造就了畲族人民的民歌艺术。浙江畲族民歌虽然内容广泛,但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既反映了山区生活艰苦的一面,也反映了这种生活纯朴的一面。由此看来,独特的浙江畲族民歌始终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体现出浙江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与生活实践。

  三、浙江畲族民歌艺术价值

  1.生活实用价值

  畲族民歌源自于当地族人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的灵感爆发,具备十分显著的实用性。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作为最贴近畲族热敏生活写照的音乐形式,畲族民歌的实用性在多个方面得以充分展现⑦。从歌唱主体需求方面来看,歌声需具备协调动作、鼓舞人心等特点。歌曲内容要通过反映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人们的情绪找到了宣泄点,达到帮人们消除疲劳,排解忧愁、表达爱恋,传递哀思的目的。畲族民歌的最大特点就是除了拥有一定的艺术性,还能够满足市井生活的需求。商业性表演能够有效改善职业性民间艺人的生存质量,叙事性长歌使民族历史与传说得以流芳百世。在这里,笔者不得不提到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典范,那就是《高王歌》。这首歌的手抄本至今还被畲族人民保存完好,这首歌对研究畲族民族起源,历史发展,荣辱兴衰等内容意义重大。畲族祖先利用歌曲,向后代传递各种讯息,对畲族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影响深远。不得不说,这些社会性与艺术性功能,充分彰显出畲族民歌的实用价值。

  2.艺术欣赏价值

  能够经得起时代的考研,对社会生活有着深远影响的民间歌曲,自然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瑰宝,它们饱含让人品味、供人欣赏并给人以没敢享受的艺术内涵。在许多畲族民歌各种,历史悠久,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不计其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许多畲族民歌得以传承。而这些歌曲,在经历过社会功能以及艺术内涵的层层甄选,最后终于被大众认可,进而得以流芳百世。也正式这个原因,造就一批由岁月沉淀积累而成的优秀畲族民歌作曲,因题材的突出大众性,艺术上极具鉴赏性,才导致在现代社会中,走上专业化舞台,被高新技术制成声像产品,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音乐艺术品种。也就是说,畲族民歌具有不可埋没的欣赏价值。 

  3.艺术再创造价值

  经历过反复的改编、传承、加工以及创作,中国民歌俨然已成为表现方式多姿多彩的艺术瑰宝。畲族民歌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孕育中新的音乐,同时,也为现代专业化新音乐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如何直升作曲的《唱歌的新娘》等。虽然在部分作曲家的新作品中,并未发现他直接引用畲族民歌音乐形态的迹象,但畲族民歌的浓厚乡土韵味与民族特色,其实早已渗透进本土作曲家的灵魂里,在创作过程中,刺激着作曲者的灵感,使其作品无可避免地流露出畲族风情与民族神韵。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畲族民歌的再创造价值。

  4.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根据前文所述,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在不久的将来,民族文化作为一个艺术的品种,会逐渐衰败走向灭亡。不过,虽然民族文化的直接利用价值被剥夺了,但研究价值依然存在,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才能挖掘出其价值。如此一来,即便是历经多少个千世万代,畲族民歌都能清楚地反映出畲族人民昔日与近照的生活画面。在它的帮助下,文人、学者以及音乐理论家都能深受启发,使后人对畲族人民的生产活动、民族特色、地域风情等内容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与认知。

  四、结束语

  由于畲族民歌独具社会功能与艺术内涵,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体现出浙江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与生活实践。畲家歌曲浓厚的乡土韵味和民族风格,同时,作为其他衍生音乐种类的母体,畲族民歌的传承、创新过程极具价值与意义。在这个物欲横流,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越来越不受重视的时代,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作为一个艺术的品种,会逐渐衰败走向灭亡。但是,畲族民歌的研究价值始终只会有增无减,因此,只有通过深入的探索、广泛的应用,才能让其价值得以最大化的发挥。畲族民歌课题的研究,对于后人音乐创作、劳动生产、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进步,均有着深远影响,作为历史最直观的真实写照,畲族民歌也让后人对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注释:

  ①樊祖荫.畲族“双条落”的基本规律及其偶然因素[J].中国音乐,1985(1).

  ②马骧.畲族民歌词格的“三条变”——与《诗经》风歌的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1991(4).

  ③王耀华,刘家基.闽东畲族“双音”及其复调特点[C].中国音乐家协会广西分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多声部民歌研究文选.内部刊印,1982:206.

  ④费师逊,李国俊,雷楠.凤凰山的畲族和她的民歌[J].广东省民间音乐研究室.民族民间音乐研究,1981(3).

  ⑤周大风,刘春曙,王耀华,丁献芝.畲族音乐[Z]//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574.

  ⑥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编纂委员会.“畲族音乐”条[Z].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415.

  ⑦刘茜.台闽少数民族的复音民歌 台湾的阿美族与福建的畲族[M].台湾:财团法人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1990.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