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8-26 08:4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吴希文 点击次数:
摘 要: 中国传统美学概念是中国古代文人思想的鲜活反映,是中国古代浩瀚的文化遗产。随着学术多元化,文化全球化历程的推进,中国传统的美学概念在其世界表达层面往往失却其话语地位,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文化全球化非但没有使中国传统美学概念融入世界文化潮流,学术西化反而使它的现代性传承也遇到了障碍。本文着重就“意境”“婉约”“气”三个美学概念探讨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世界表达问题。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概念 世界表达 现代性
一
就美学而言,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学科形态意义上的美学学科,“中国传统美学”是我们运用今天的学科性思维方式去回溯中国古代思想而得到的一个概念,是中国古代关于艺术和审美的思想观点。中国传统美学概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元素,主要来自于中国古代诗论、文论,不仅为文学艺术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财富,更作为一种古代文人思想的鲜活反映,影响着全民族的道德意识与生命观念。它是中国古代浩瀚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美学概念作为一种类概念,区别于西方人使用的纯概念,具有感悟式的特点,且没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有悖于西方追求的严谨科学态度。随着学术多元化,文化全球化历程的推进,中国传统的美学概念在其世界表达层面往往失却其话语地位,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文化全球化非但没有使中国传统美学概念融入世界文化潮流,学术西化反而使它的现代性传承也遇到了障碍。康德提出的“审美无功利”对后代文学创作与审美影响深远,一度成为文学理论界的金科玉律,而早在先秦时期,庄子提出“虚静”说,强调“坐忘”,却并未得到后世系统的阐释与传承。这其中有几点原因:其一,中国古代诗论、文论散见于古人的言说著述之中,而这些言说著述并非专门研究美学、文学,而是经世之学,因而较为零散,整理起来也很不方便。其二,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一直采用的是西方的话语系统,中国传统的美学概念要想向世界表达自己,仍需借助于西方那套话语系统,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两套话语系统的碰撞。第二个问题,即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世界表达,就是这篇文章要讨论的问题。本文将着重就“意境”“婉约”“气”这三个美学概念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形象的范畴。唐王昌龄在其《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①王国维先生认为,文学作品中,“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为多,然未尝不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②从王国维先生举出的作品例证来看,“情境”为“有我之境”,而“意境”则为“无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则强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沧浪诗话》)之“化境”,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钟嵘《二十四诗品·含蓄》)。中国画善用留白手法,清笪重光提出“虚实相生,无处皆成妙境”(《画笙》)。可见,取之象外,虚实相济,有无相生,不即不离,是谓“意境”。王国维先生以“意境”论中国古典戏剧:“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③原因在于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以虚拟性、象征性、概括性为特色,它的唱曲、宾白、场面等都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记》)所以,“意境”概念的关键,在于象与意,实与虚,有与无,即与离之间的分寸。更确切地说,意境是“象外之象”,在时间和空间概念上趋于无限。
西方学术话语系统以英语为主,在英语中,意境被翻译为artistic conception。Artistic为艺术的,有美感的之义,conception为概念,构想,设想之义,即构想,想象之境界,artistic conception则是富有美感的艺术境界。这样翻译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其恰好迎合了现代人对于“意境”概念的理解,通俗意义上的“有意境”确实可以理解为有美感,有艺术感。然而,这种翻译脱离了“意境”概念传统的发生语境,显示出过于概化简单化的流弊。倒是德语中künstlerisch Gehalt的翻译,更接近意境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含义,künstlerisch同样是艺术的之义,而das Gehalt却比conception包孕了更多的内涵。das Gehalt的词根是-halt,-halt是握,拿的意思。这样,das Gehalt就有包孕的派生意义,与die Konnotation含义相近,含“蕴藉”之义,这就回归到中国传统的文学话语,与conception表示的“概念”这一典型的西方话语相区别。借助于“蕴藉”,就可以传达出“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讲求“韵外之致”的内涵。另外,意境在英语中还被翻译为prospect,这一译法在神韵上明显优于artistic conception。prospect有前景之义,眼前之景,目之所及至于无限,从而道出了意境概念的内核。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世界表达必须扎根于传统,还原其本来的含义。在我们对优秀的古代文化进行阐释的过程中,本身就有删繁就简,囫囵吞枣的倾向,如果我们在向世界展示我们文化的时候,仍旧采用简明的原则,以它们的现代性通俗意义为基准,一方面,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无法凸显;另一方面,深厚的文化土壤必会流失得更多。
三
第二个例子是“婉约”概念。婉约,是词在其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最重要的美学风格。“婉约”一词,词话中最早见于建炎二年(1128)许豈頁所撰并自序之《彦周诗话》:“近时僧洪觉范颇能诗,……又善作小词,情思婉约,似少游。”明张綖将“婉约”与“豪放”对举,清代以来,词论家开始普遍使用“婉约”这一术语。
婉约,可拆分为“婉”和“约”两个含义,“婉”具有女性美的特点,“约”有约束、克制之义,因而婉约在英文中被翻译为graceful and restrained。然而,虽然这种翻译能够充分表达婉约的含义,但我们很难把graceful and restrained作为一个完整的美学概念来理解,因而,经过译介后的婉约失去了它最初的身份,即作为一种美学风格。针对这一问题,有以下两种解决方式。
其一,与英语文学对接,将“婉约”翻译为euphemism。euphemism有婉转(宛转)之义,在西方文论中,euphemism是一种修辞方式,英语中的euphemism相当于德语中的der Euphemismus。《Collins German Dictionary科林斯徳英 英德词典》对der Euphemism的解释是substitution of a milder or socially acceptable word or phrase for one that is harsher or more unpleasant,这一解释充分阐释了euphemism作为一种修辞(美学)概念的用法,而milder(较温和的)包含了宛转与克制之义。euphemism最简明的用法是“Pass away” is a euphemism for “die”。在英国玄学派诗人亨利·沃恩(Henry Vaughan)的悼亡诗中,悲情是有节制的,死亡蕴含在一系列的想象之中。如他所说,“死亡是空鸟窝,是锁在墓中的星,他们都去了光的世界。”④在英语文学中,“婉约”概念与“玄学派诗人”(Metarphysical Poets)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玄学派的特点是通过想象图画、陌生、神秘性的语言甚至强行联系来传达观念,极尽曲折之能事。十七世纪的玄学派抒情诗,值得一提的是埃德蒙·沃勒(Edmund Waller),他的名诗《去吧,可爱的玫瑰》⑤以语言的流畅柔美著称。这首诗将心爱的人比喻成玫瑰,却不说“我”多么爱这玫瑰,而是说自然美稍纵即逝,无以永世长存,如果“她”不接受“我”的爱,幽闭自己,只能跟这玫瑰一样黯淡,枯萎。作者的抒情对象不只是“她”(lovely rose),还有美好而又短暂的时光(sweet and fair)(fair意指美丽的事物),表达衷情而不直露。值得注意的还有诗歌的结构跟韵律,中间两节句式完全一样,并使用工整的偶句,一、三句用一个韵脚,二、四、五句也押韵。这首抒情诗在内容跟形式上,都可以称得上是“婉约”的典范了。
附《去吧,可爱的玫瑰》二、三两节:
Tell her that’s young,
And shuns to have her graces spied,
That hadst thou sprung,
In deserts where no men abide,
Thou must have uncommended died.
Small is the worth
Of beauty from the light retired,
Bid her come forth,
Suffer herself to be desired,
And not blush so to be admired.
其二,与德语文学对接,将“婉约”翻译为süβer Friede。süβer Friede一词出自歌德的诗歌《漫游者的夜歌》。歌德的这首诗歌创作于德国古典时期。1786年,歌德从魏玛出发,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意大利之游。在这期间,歌德欣赏了古代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雄伟建筑与纪念碑,钻研了古代艺术,并接受了温克尔曼对于古代艺术的理解,即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自此以后,歌德的创作失却了狂飙突进时期的情感炽烈,而表现为感情的高尚与自我克制,追求宁静与和谐之美。因此可以把歌德的意大利之游作为德国文学古典时期的开端。歌德在这一时期追求牧歌式的甘美与平和,这种创作心理与“婉约”概念有诸多相通之处。回到süβer Friede这一概念本身,钱春绮先生将“süβer Friede”译为“甘美的和平”⑥,süβ本义是甜的,引申为甜美,甘美,(er为形容词词尾,不做分析),对应了“婉约”的表现形式,对美好事物(女性)的描写与赞颂;der Friede,宁静,和平之义,对应了“婉约”的表达效果,感情如细水一般绵长而有节制。
以上两种解决方式说明,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世界表达并非只是将我们的概念准确地传达出去这么简单,让西方世界接受我们的传统美学概念需要找寻恰当的方式方法,其中之一,便是与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文学艺术传统有效地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他们对于我们文化的认同感。
四
另外,生命(人生)观念也可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概念寻求世界表达的重要途径。以“气”为例。“气,云气也。”⑦庄子《逍遥游》中有“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说的便是“气”。孟子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将“气”的概念人格化,道德化。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这就将“气”与“义”,与“道”联系起来,物质性的“气”由精神性的“义”的集结凝聚而产生。《礼记·乐记》中将“气”与“义”对举:“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其实,道德的凝聚彰显的是生命的力量,“浩然之气”不单只是一个理性的道德范畴,而且还同时具有感性的品德。⑧很多中国传统的美学概念都可以还原国人对于人生,对于生命的基本观念,事实上,这种观念具有普世性,生命感性与道德理性也是西方哲学经久不衰的一个命题。柏拉图提出把诗人赶出理想国,哲学的地位一直高于文学,理性凌驾于感性之上是中西方文化共有的特点。不同的是,在中国,义气观的形成是个人的自身修养上升为民族品格的过程;而在西方,“上帝”无论是作为“实在”还是“唯名”都深深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这就使得道德理性始终以先验的方式统摄个人的生命经验。这种异中之同,同中之异无疑打通了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对外通道,也符合求同存异这一基本的中西文化交际观。
中国古代讲求诗教,“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国语·楚语上》)“耀明其志”为个人层面,“导广显德”为民族层面。美学、文学的根本指向在于“志”。志者,意也,从心,士声。⑨诗教,即是通过诗(文学、美学)的形式表诗人(圣人)之志,以诗人(圣人)的心志启发众人,使众人均有德行。就这一点,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根本基点,应该是传达支撑中国历史发展与支撑个体生存发展的生命意识与道德意识。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现代意义所在。
五
在西方世界掌握文化话语权的今天,如何使世界文化更加多元,使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更多的可能性,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自己的文化不失其魅力,尊重我们自身的文化,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它的现代性问题。就中国传统美学概念而言,很多概念还没有走出国门,就遭遇传承危机。例如“风雅”这个概念,产生于氏族社会礼乐文明之下,是王权的象征,“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班固《东都赋》)。按照王瑶先生的考证,“雅”是秦声,秦又是周的故地,因此雅就是周乐,是中央王畿的音乐,因此“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正统高贵的特征。⑩晋陆机在《辩亡论上》中说“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名声光国”。诸葛瑾、张承、步骘三人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大臣,“风雅”是说他们人格操守高尚,步骘就“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三国志·吴书七》)。而近代以来,“风雅”却逐步丧失其严肃性,成为可以附庸的对象,丰子恺便在《缘缘堂随笔·忆儿时》中将吃蟹说成是风雅之事。以至如今,鲜有非专业人士知道其来龙去脉。中国传统美学概念在现代运用中逐步丢失其原本的意义,这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溯源必须是现代性的根本前提,也应该成为我们解决任何问题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
另外,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发声,如何表达自己。显然,翻译是很重要的一环。首要的,也是对西方文明报以同样的尊重。西方文明发展到今天,掌握了世界文化话语权,肯定存在着一套支撑其发展,诱发其活力的生长机制。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文化话语一方面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类似于两块相生相克的磁石,寻求彼此间的安全亲密距离;另一方面则相当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西方文化话语是中国传统美学发展的大环境,因而必须充分尊重并认识西方文明。这种尊重落实到实践层面就是在充分学习与比较中西方文明的基础上,以西方人更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方式传播我们的文明。
中国传统美学概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才能在西方文化话语之下,寻求到自己合适的生长发展空间。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王大鹏等编.中国历代诗话选.岳麓书社,1985:38-39.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1.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④Henry Vaughan.Silex Scintillans.Nabu Press,2010.
⑤The Oxford Book of English Vers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⑥歌德.歌德文集(第8卷·诗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02.
⑦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⑧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8-69.
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⑩王瑶.中国诗歌发展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2.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王大鹏等编.中国历代诗话选.岳麓书社,1985.
[3]王国维.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4]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