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04 16:2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胡智锋,刘俊 点击次数:
2.传媒艺术与视觉艺术
传媒艺术是当下视觉艺术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有影响力、最具活力的部分;而视觉艺术的悠长历史,也为传媒艺术的创作与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二者有明显的共同之处:(1)从艺术形式角度而言,摄影、电影、电视和诸多新媒体艺术本身就都同时属于传媒艺术和视觉艺术。⑨(2)从艺术创作的规律和手段来看,传媒艺术和视觉艺术都是视觉导向的艺术,两种艺术的艺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视觉关系是相近的,因此二者往往遵循相似的视觉语言传达规律;仿像与虚拟也成为传媒艺术和视觉艺术建构“真实”的共有手段。(3)从艺术对人类的影响来看,传媒艺术和视觉艺术都与视觉文化紧密相连,视觉如今成为一种人类“新的宗教”“新的哲学”,左右着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判断、选择与行动;这种视觉的观照世界的方式同哲学的认识论是内在一致的。
传媒艺术与视觉艺术在历史、艺术形式和艺术元素等方面存在着基本区别:(1)视觉艺术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艺术之一,观看是人类最为古老和常见的行为,视觉艺术的存在要比传媒艺术时间长得多。(2)传媒艺术和视觉艺术虽然都指涉典型的艺术形式,但它们所包含的艺术形式并不相同,比如美术、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形式都可算作视觉艺术。(3)与视觉艺术不同,传媒艺术不仅有视觉元素,还有听觉元素,甚至触觉元素在未来也会普及起来,传媒艺术属兼容性极高的综合性艺术。
3.传媒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媒艺术和艺术传播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相互依存性。一方面,艺术传播离不开传媒艺术。传媒艺术是当前艺术传播中最主要和最具活力的艺术形式,传媒艺术的传播体现着当前艺术传播的成熟实践。另一方,传媒艺术也离不开艺术传播。人类艺术史沉淀的艺术传播的理念、方式、成效与规律把握,为传媒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也是传媒艺术百余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不同的角度上,我们既可以说传媒艺术是艺术传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艺术传播是传媒艺术的一部分。
不过,艺术传播毕竟有其独特的概念指涉、研究侧重、分类边界,与传媒艺术有很大的区别。(1)从二者的概念来看区别。艺术传播是艺术信息在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发出、传递、接受、反馈等一系列传播行为和状态。相对而言,艺术传播的概念重心落在“传播”,更多地聚焦传播的方式、过程和效果;而传媒艺术的概念重心落在“艺术”,聚焦艺术的分类和一系列相关艺术本体问题。从艺术分类来看,艺术传播同时包含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的传播行为和状态,而传媒艺术较少涉及传统艺术的具体问题。
4.传媒艺术与传播艺术
传媒艺术与传播艺术的共同点体现在二者的相互依赖,传媒艺术需要传播艺术以促进其创作、传播、接受目标的达成;而传播艺术也需要传媒艺术作为其重要的主体,以在时间维度和领域维度上对传播艺术进行拓展。而且“艺术”的“传播艺术”,由于二者范畴相近,所以可探讨的空间更大,复杂与深入程度也更甚。
但是,虽然传“播”艺术与传“媒”艺术只是一字之差,其区别却比共同点更为明显和本质,这一点从下面对传播艺术的分析中便显见。
传播艺术,主体较为广泛,并不专指艺术主体,而更多的是有方法论层面的意义,是特定传播行为的方法,是内在智慧与外在技法的结合,是为了达到目的所实施的创造性处理。也即传播艺术就是通过特定的思路、方式、方法、手段,有效而成功地实施传播主体的某种意图的过程。表面看来,传播艺术体现为一些技艺、计谋、手段,而深层次上都蕴含着思想、智慧与哲理。因此,传播艺术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传媒等领域,而且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这些都与本文传媒艺术的概念所指有本质不同。
人类活动无时无刻不在艺术地处理诸多问题,例如为了保证政治合法、安定、凝聚而诉诸于“政治传播艺术”,为了保证军事领域中战略、策略、战术的有效得当而诉诸于“军事传播艺术”,为了保证各类事业、问题有效进展或解决而诉诸于“领导传播艺术”,为了保证宣传的内容能够深刻而亲和地脉脉浸润受众而诉诸于“宣传传播艺术”,为了保证商品能够成功地推向市场、取得利益回报而诉诸于“营销传播艺术”,为了保证有声语言传播有效地达成传播目标而诉诸于“口语传播艺术”,等等。而且,“传播艺术”的体现远不止上述方面,而是从政治到生活,从高端到低端,从物质到精神,从个人到集体,不一而足。
传播艺术在中华文明下体现得更为充分。由于较之于西方文明,中华文明的理性思考往往让位于感性体悟,如混沌一体的思维方式对抗着西方因果胡智锋刘俊:何谓传媒艺术传媒艺术点状式的思维方式;同时,在与思维方式相关联的行事方式中,中国人多选择“持两端用之中”,而非极端的行为追求。这种思维与行为取向,给中国式的实务处理方式留有较为充分的余地和空间,突出表现便是处理事务的方式多是“艺术”化的,甚至直接被称为“艺术”,如管理艺术、外交艺术、烹饪艺术、生活艺术。如果“艺术的”处事手段与方法运用得当,其所得到的良好结果,必然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提升。
三、结语
面对传媒艺术这一新兴而庞大的艺术族群,以及由这一艺术族群创造的艺术景观,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传媒艺术对于人类艺术格局、艺术学研究格局,乃至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
我们看到,正是由于传媒艺术从19世纪以来逐渐加速发展,使这一新兴艺术族群在艺术家族中所扮演的角色、产生的影响、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继而使长期由传统艺术主宰的人类艺术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传媒艺术在整个艺术家族的份额和比重越来越大,在日常意义上事实上已远超传统艺术。
我们看到,正是由于传媒艺术对于人类艺术格局的改变,进而使得传媒艺术研究在整个艺术学研究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影响显得格外重要。我们迫切地需要从传统的艺术认知理念和方式中解放出来,用全新的思维与方式重新观察、解读与表述这一新兴艺术族群,不仅予以新的命名,而且对其特质、构成、功能、价值等进行全面的思考,从而为艺术学的研究贡献全新的思想与理念。对传媒艺术的研究将使艺术理论与研究获得极大的丰富、增容与拓展。
同时,我们看到,传媒艺术如今正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日常生活,甚至成为体现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民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所以,对传媒艺术的研究不仅具有艺术领域的意义,更具多方面的意义。期待我们对传媒艺术的命名、理论探索与学科构建,能够为人类对这一新兴艺术族群,乃至对整个艺术世界和人类世界认识的拓展与提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此“传媒艺术”概念中所含的摄影术的诞生、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便士报”的出现这一大众传播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1)我们一般将1839年银版摄影法的公诸于众视为摄影术诞生的标志;(2)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3)“便士报”时代以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带头兴起为开端,这一时期成为大众传播真正走向“大众”的标志时代;(4)甚至,作为对现代社会环境的状况、氛围、气质与反思的重要表达,在西方语境中“现代性”这一杂音异符混合体也“出现在19世纪”(引见[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彭文祥:《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似乎不仅是艺术,整个人类世界多方位的改变都在19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爆发着,这也为传媒艺术的命名和认知提供了一个大变革的背景。
②此处“新媒体艺术”有两个指向,一是指部分二战之后兴起的新媒体(新媒介)艺术,二是指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数字新媒体艺术。这两个指向在部分部位有重叠。
③此三性,特别是艺术创作端的科技性问题,将时间与传媒艺术切近但科技性、媒介性、大众参与性尚不成熟的各种“印刷+艺术”的形式(包括“文学+印刷”的简单捏合)排除在外,如报纸尚处小众时代时刊载的版画,麦克卢汉曾言“印刷术不过是抄书艺术的附加物”(语出[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增订评注本),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页)。
④传媒艺术的大众参与性特征使其成为大众文化研究与思考的重要来源;不过,此处作为传媒艺术特征的“大众”的概念,主要强调参与规模与状态等问题,与严格意义上西方大众文化所指的“大众”有差别。
⑤摄影的诞生是印象派绘画出现的重要原因,传媒艺术的诞生是现代艺术诞生的因子之一。
⑥转引自[中国台湾]邱志勇:《美学的转向:从体现的哲学观论新媒体艺术之“新”》,台湾《艺术学报》,2007年10月刊。
⑦朱青生:《实验的艺术与实践的艺术》,《美苑》,2000年第4期。
⑧徐子方:《艺术史三段论:原始、古典和现代》,《艺术百家》,2008年第3期;蔡良玉、梁茂春:《世界艺术史·音乐卷》,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陈旭光:《试论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理论挑战》,《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⑨当然在具体研究时也有必要将视觉艺术与视听综合艺术作以区分,更为精确地说,传媒艺术的多数艺术形式属于视听综合艺术。
⑩胡智锋、刘俊:《传媒领导者媒介素养提升论要》,《新闻记者》,2013年第11期。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