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27 10:3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庞尧 点击次数:
(三)清代“文气”说的发展
清代古文家刘大櫆在吸收了前人的“传神”说和“文气”论,另创神主气辅之说,认为文气就是文章的神气,是主宰文章音节、字句和整个篇章的神明。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文章最要气盛,然无神以主之,则气无所附,荡乎不知其所归也,神者气之主,气者神之用。神只是气之精处。”[15]他认为神是根本,气依附神而存在,神通过气来体现。气与神毕竟是比较抽象的东西,我们应如何把握呢?刘大櫆曰:“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因声求气”说由此提出,即由音节求神气,由字句求音节的探讨神、气的方法。这是对韩愈的“气盛言宜”说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把“文气”说理论向前推了一大步。
四、“文气”说的艺术价值
“文气”说是《典论·论文》的生命核心,是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最为重要的观点,它具有强大的丰富性和包容性,并与曹丕的其他文学观点相辅相依,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气”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理论命题,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和艺术批评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艺术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文气”说的提出,启发了人们作家个体意识与作品中心的关系,认识到作家的修养之于创作的重要意义。“文气”本身就是作家主体精神气质的艺术升华、艺术反映。作家主体精神修养对作品内在质的美的形成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许多论者在研究“文气”的理论时,并没有将自己的视点定格于文气本身,而是从更广阔的角度,审视“文气”说的艺术价值。文章是情感的载体,作家的主观情感的不同形态必然会对作品中的文气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文气”说的提出,将“气”这一概念从哲学的范畴引入到艺术范畴,从自然之气到人之气再到文之气,注重作品、作者、社会、自然的整体性和和谐性。孟子提出了“我善养我浩然之气”的重要命题,明确提出“气”对主体个人修养的重要作用,但他并不是从艺术层面来阐释“气”这一概念的,而是停留在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上。而“文气”说则是直接从艺术的角度对“气”进行论说的,它的研究已具有了艺术的价值,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它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大收获。
《典论·论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思想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文气”说的提出,扩展了文学理论研究的领域,丰富了文学理论研究的内容,为人们研究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审美视点,他的理论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不可低估的,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第227页.
[2]崔仲平.老子道德经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47页.
[3]方勇.庄子·至乐[M].北京:中华书局,2010,第282页.
[4]黄中业、陈恩林.论衡选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第3页.
[5]周翰光、朱幼文.管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第295页.
[6]孟轲著,王欣译注.孟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第56页.
[7]董仲舒著,周贵钿译注.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2010,第175页
[8]曹丕.典论·论文[M].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198页.
[9][10][11]刘勰.文心雕龙[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第204页,196页.
[12][13]熊礼汇.唐宋散文导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第106,第459页.
[14]刘大槐.论文偶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6页.
[15]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寇效信.曹丕“文以气为主”辩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八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7][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