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4 12:0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徐保国 点击次数:
二
《风景》以七哥活动贯穿始终,借用一个“死魂灵“的视点来叙述。虽说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但是便于作者以一种“超然”的心态来刻画人物,发掘生活的意蕴。同时,也为读者冷静地咀嚼生活的复杂滋味提供了便利。
新写实主义经常运用的“反讽”手法。这在《风景》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些不动声色的反讽性评价,使人物性格得到了充分显现。作者在刻画父亲时,写道:“像父亲这样的人能为什么事情产生痛苦感那的确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这好似漫不经心玩笑式的一笔,却把父亲麻木的无意识的心灵表现的一清二楚。
作者在叙述时采用一种“超然的、冷漠的”态度,把自己置于一种等距离的观看者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写出一种生活状态和心态,直陈叙述式的把生活的本来面貌呈现给读者,使读者真正了解一种生活的“原生态”,从而能留给读者最大限度的空间去思考。
另外,《风景》中值得一提的是“大胆地、真实地”心理描写。这在刻画七哥时所用的尤多。童年时的七哥是经常挨打的。他挨打从来不语,他常想着长大了他将先揍父亲还是先揍母亲这个问题。七哥对于大香、小香姐姐的仇恨已达到“若有抱复机会,他将当着父亲的面将她们全部强奸一次”的地步。这些大胆、赤裸裸的刻画,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一个困苦的家中乏爱的儿童的心理。当然,这只是一种一时的、偏激的。但这不等于没有。
《风景》是漫长的生活中截取的一段,通过语言展示给读者。它极力展示的是一种“生活的原生态”。而生活如同山间的小溪,它不管什么时候,总是以它特有的节奏向前进。它不会因欢乐而打断,也不会由于斗争而加快。因此,小说作者并没有像传统小说那样安排故事情节的发生、高潮、结局等。而是淡化了情节,通过生活本身的面貌来启发读者的思维。这就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
三
《风景》的出现是80年代后期文学失去轰动效应的背景下,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冲垮了“寻根小说”创作“乌托邦”式的虚幻,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经验:
1、文学的创作不再依循意识形态。
2、日常生活的琐事凡人真正成为写作中心素材,文学用到了单
纯的生活。
3、小说叙事不再专注于情节,而是不露痕迹的表现生活。
4、作者不再进求文学的教化作用,而淡化了价值立场。
参考文献:
[1]刘雪姣:《黑色生存风景背后的底蕴——评方方的新写实小说》,[J],《理论与创作》2006年05期。
[2]魏汉武:《方方笔下小人物的生存风景》,[J],《文学教育》2009年06期。
[3]崔宗超:《笔触的冷漠与背后的温情——方方小说创作中的人性批判和关怀》,[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作者简介:徐保国(1975—),男,汉族,山东昌乐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职称: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文学研究。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