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29 14:1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黄梦珊 点击次数:
三、袁去华词作品赏析
正如《直斋书录解题》所记,袁去华学问渊博,文笔精健,尤长于词赋。
在《全宋词》所收的九十八首词中,最为出众的是他的爱国词。袁去华处于金人步步入侵,朝廷日渐腐败的南宋,外有金统治者的野蛮政策和残酷掠夺,内有南宋统治集团主和派卖国求荣、苟且偷生的罪恶行径,这些都激起了词人内心的愤慨,也唤起了他立志抵御外辱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这种郁闷复杂的心情与他豪壮的气概融合在了他的词中,使其词带有一种沉郁苍凉的气质。这种气质在他的《水调歌头》(雄跨洞庭野)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双凤里,落日伴人愁。
柴桑高隐,邱壑岁寒姿。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俗人疑。束带真难事,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携筇杖,看云飞。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采菊东篱。正悠然、见南山处,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可忘机。一笑骑鲸去,向千载,赏音稀。嗟倦翼,瞻遗像,是吾师。门外空馀衰柳,摇疏翠、斜日辉辉。遣行人到此,感叹不胜悲。物是人非。
词的上阕,词人登上定万台,遥想当年西汉定王刘发来到此地时,旌旗飘扬,千军万马气势如虹,那豪壮的歌声似乎此诗仍在耳畔。而一转眼,顾看眼前,当年繁华时的靡靡之音早已不再,只能感叹一声“兴废两悠悠”。下阕先写作者眼前之景,高树已枯,大江已去,只有词人自己这样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誓死报国却无地可施展自己的雄心,只能“空白九分头”,一夜之间,金人已攻陷决赛,北宋君王的陵墓都沦陷,对此,词人只能对着落日消遣着自己的愁情。这首词怀古伤今,由过去的繁华之地叹息今日的衰败之寒,而更令作者心寒的是自己空有一颗报国之心,却只能放置一边,任由自己满头黑发在自己的焦虑中一点点变白。此情与岳飞《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着一呼即应的默契。正是此人真挚的情感才会让同为爱国此人的张孝祥“称之”。
这样的情感不仅仅只在这首词中出现,在《水调歌头·送杨廷秀赴国子博士用廷秀韵》一词中,亦有“看取纶巾羽扇,静扫神州赤县,功业小良平”这样自信满满的壮志雄心;在《水龙吟·次韵呈吕帅张漕》中这种强烈的必胜之心表现的更是强烈:“自武侯蜕迹,羊公缓带,功名事、更谁继……笑谈间、生擒元济。非熊未兆,封留终在,同功异世。刻就丰碑,万山直下,不须沈水。”
总之,袁去华这一系列的爱国词和后来者辛弃疾风格接近,因而有人将其划为辛派词人。蒋克己认为:“虽然《宣卿词》的艺术成就就总体而论不如苏辛,但内容范围比苏辛更为广泛,而接近于幸词。其主要风格也是豪迈奔放。袁去华的豪放爱国词列入辛派词人是受之无愧的。”[8]
其次,在袁去华的词中,有不少数是怀人、抒发感情之作,较有代表性的是《剑器近》: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未捲,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此作前三句有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之神韵,二人均不叹息海棠被无情的夜风夜雨所蹂躏,而是欣赏一夜春风之后更显妖娆的海棠,也正是这海棠,让词人觉得似乎时光也被它留住而停驻不前了。之后,作者在莺啼燕语之中又感叹自己的愁绪,不仅与前面“且留取”呼应,同时也引出了作者的惜春之情。“转午”即树荫转过正午位置,表示太阳即将西落,这在其他词人的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如苏轼和李煜的《虞美人》两者,都用“庭阴转午”。这里,作者“乍睡起、寂寞看风絮”表明了自己孤单的凄凉处境,同时将之前伤春的“愁绪”与接下来的“怀人”联系起来。“偷弹”三句写相思之情极深,词人在另一首《安公子》中亦有“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之句,都是借助东流的江水,请其将自己一片深衷,满怀幽恨,带给伊人。这里面有盼望,亦有作者用笔墨都难以书写的幽怨。末句刻画暮色中的落日和山峦,似乎也和词人一同感伤着,更绝思念之情不能自已。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