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09 15:4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何秀雯 点击次数:
摘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同时,也从文学中汲取养分,建构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弗洛伊德的理论著作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相继问世,对中国当时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从理论渊薮、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三个方面来审视精神分析学说对当时中国文学的波及,进而考察当时文坛对其的接受与批判。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接受与批判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01
西格蒙·弗洛伊德,著名的心理学家兼精神病医生。他在临床实践中创立了精神分析疗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且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传入中国,对当时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
1、理论渊薮
弗洛伊德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其传入渠道有两条:一是科学主义倾向,主要由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其作为一种新思潮从欧洲传入中国,其理论视角多聚焦在心理学和生理学等方面;一是人文主义倾向,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留日青年,其理论视角多聚焦在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
弗洛伊德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最初只局限于心理学领域。1914年5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对《梦的解析》做了基本的介绍。开启了弗洛伊德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先河。1920年《时事新报》的主编张东荪发表了《论精神分析》,主要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概念,他主要是从心理学与生理学角度出发,阐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理论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偏于科学主义倾向,使学者们对于该理论学说有了基本认识,为其与文学艺术的联姻奠定了基础。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指出“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阐述了他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文学观点。1921年朱光潜先生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出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各个派别做了简单的介绍和概括,为该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
1921年罗迪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1924年鲁迅翻译了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书中指出“生命力受到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该说》,指出“‘生’生就是使无意识活动变为有意识,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一脉相承。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文坛蓬勃发展,为中国当时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的支持。
2、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五四”以来,文学创作与精神分析理论的联姻,是与理论的引进介绍是同步的。凡是受过弗洛伊德影响的作家,在文学作品的内容方面都有所体现。
2.1无意识和梦的描绘
郭沫若的小说《残春》主要讲述了青年爱牟爱上了少女S,在梦中与姑娘幽会,描述爱牟白日不能实现的性欲在梦中得到了折射与满足。郭沫若曾解释说“主人公爱牟对于S姑娘是隐生了一种爱恋,但他是有妻子的人,他的爱情当然不能实现,所以他在无形无影之间把它按在潜意识下了。”然而爱牟的自我意识控制最终占了上风,当他回到现实中时,无意识又受到了各种规范压制,真实的爱牟消失了。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