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4-23 10:2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莉 点击次数: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组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5d后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4.44%),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VC、FEV1 PaO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常规方法;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06-01
前言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慢性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1]。报道显示,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增加,其临床特点主要为呼吸苦难、反复发作等。若不能给予及时治疗,则很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甚至需要采取机械通气,急性发作时可致使呼吸困难,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2]。本文研究主要针对我院近2年9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接受诊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90例。诊断标准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标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治疗组45例中,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5.07±2.48)岁。对照组45例中,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14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5.24±2.3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者;②年龄3~12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均已经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者。
1.2.2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标准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功能异常者;③气道异物吸入、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及其他致使喘息疾病者;④过敏体质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根据患儿病情情况,且进行吸氧,给予药物化痰、止咳、平喘、抗炎等常规治疗。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采用药物雾化器(QYW-20ml II型),以5L/min至8L/min氧气流量给予氧驱动雾化治疗,采用的吸入药物为0.5mg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用0.8ml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1ml生理盐水,2次/d,10min~15min/次,直至药物停止喷出。
两组患者疗效均为5d。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患儿肺部哮鸣音、呼吸困难、喘憋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患儿肺部哮鸣音、呼吸困难、喘憋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患儿肺部哮鸣音、呼吸困难、喘憋症状与治疗前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②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VC、FEV1、PaO2水平;③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分析处理软件SPSS22.0对本组数据处理分析,其中针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