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本质研究与代谢组学技术:现状与思考(3)
时间:2015-10-12 08:4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静;刘龙;颜新;岳 点击次数:
5 对代谢组学技术用于证本质研究的思考
证是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观的具体体现,更
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但证候所具有的整体性、时空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使得传统以还原论为主的研究思维难以实现对证候研究的降维与整合,这也使证本质研究成为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难点之一。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代谢组学,它能够多层次、多靶点、动态性地研究和表达集体的功能状态,可以通过代谢物的变化实时表达外源性扰动带来的功能变化,其整体性及动态的功能性与中医证候对病理状态的表达理念相吻合。因此,将代谢组学理念与方法引入中医证本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证本质的研究
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通过制备相应证候的动物模型来进行证本质研究,虽然动物模型有一致性好、条件可控、观察周期快、取材方便等诸多优势,但目前多数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尚难以得到业内公认。例如,在动物证候模型判定上,传统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来进行诊断,其方法显然难以复制于动物;同时,仅靠某种方法或某种药物来造模的动物能否真实反映人体复杂证候类型,即使被认为制作方法非常稳定、重复性很好、用得也很普遍的证候模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模拟相应的人体证候,恐怕也是很难说得清楚。因此,通过构建相应动物模型来分析、验证、解释中医证候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仍存有很多疑问。
当然,不少研究者都已意识到这一点,转而从临床角度直接进行中医证的相关研究。但目前多数临床研究病例数偏少,且同一证候的宏观诊断标准不一,临床研究中存在合并病(症、证)、性别差异、用药干预等的困扰,使得这些数据往往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而且其结果的重复性也存在较大问题。
今后在中医证型临床研究中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严格掌握其证候诊断标准,制定相应质量控制标准(如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限制受试者饮食及生活方式等),以保证临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
其次,随着代谢组学在证本质研究中的不断推
广,临床检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解读与分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巨大难题。当前,数据处理已经成为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和瓶颈之一,虽然目前用于代谢组学分析的方法不断完善,但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各不相同。例如主成分分析是代谢组学中最常规的分析方法,能找出各主成分就能进行数据降维,但可能导致一些有用数据的丢失;偏最小二乘法用于建立预测回归方程,但只能作定性分析,并尽量减少解释变量;而人工神经网络在处理规律不明显、组分变量多的问题方面却具有特殊的优越性[29]。因此,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年10月第10卷第10期 Journal of 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October 2012,Vol.10,No.10 ·1073·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寻找更多更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才有可能为代谢组学的数据提供有效的处理平台。最后,代谢组学只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代谢组学数据同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与数据相对接,才能实现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动态把握。因此,这也是代谢组学用于证本质研究的发展方向。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