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名家邵经明先生学术思想探源(2)
时间:2015-10-21 10:4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宇1杨永清u邵素菊3 点击次数:
邵经明继承承氏''用穴少而精"的临证治疗特色,常用穴位为94经穴和25奇穴与新穴。针灸处方,一次组穴常3~5个,并善用特定穴;同时遵循辨证施治原则,强调"取穴有主次,施术有先后",临证灵活施治,可根据病情分组选穴,或在治疗中不断更换穴位,尤其对初诊患者,不仅选穴少,且刺法轻,并事先做好思想工作,防止晕针。邵老擅长远近配穴,总结有"各部疾病远近配穴举例表",近多远少,如鼻病用印堂、迎香、合谷,胃病用中脘、胃俞、内关或足三里,生殖系病用中极、关元、三阴交等。
"三穴五针法"治疗哮喘是邵老取穴的精典处方[4。承氏在《中国针灸治疗学》等著作中,哮喘门分热哮、冷哮、实喘、虚喘辨证论治:热哮针刺天突、膻中、合谷、列缺、手三里、足三里、太冲、丰隆;冷哮灸灵台、俞府、乳根、膻中、天突;实喘针刺鱼际、阳溪、解溪、昆仑、合谷、足三里、期门、乳根;虚喘灸关元、肾俞、足三里。邵氏在此基础上,积60余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哮喘的"三穴五针法"'取穴肺俞、大椎、风门。肺俞穴是十二脏腑背俞穴之_,善宣热疏风、调理肺气,是主治呼吸系统疾病的要穴;大椎穴位于督脉经,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交会穴,具有疏风散寒、解表通阳、理气降逆、镇静安神的作用,用于哮喘具有宣肺平喘的作用;风门具有祛邪平喘功效。三穴同用,具有疏风散寒、宣肺平喘和预防哮喘发作的功效。此法选穴精当,力专效宏。
2.4辨证辨病,中西汇通承氏出身中医世家,对中西医学兼容并蓄,是中医科学化的倡导者。纵观承氏对疾病的分类,其早期著作《中国针灸治疗学》等,均是首立伤寒六经病证,后续内、外、妇、儿等各门疾病,均以症为名0。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中医科学化"的号召下,其晚期著作《中国针灸学讲义(新编本)》《中国针灸学》治疗篇中,所涉及病名均米用中西医病名16。输穴主治亦米用中西医病名,其《中国针灸治疗学》最早将现代解剖学引入腧穴理论,阐明腧穴解剖学结构,并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针灸机理。这些理念既有助于西医学习针灸疗法,也使得传统中医具有现代医学思维,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现代化进程。邵经明先生在承氏中西医汇通学术思想的影响下,临证亦主张辨证与辨病并重。其所撰写《针灸锦囊》,书中病名采用中医病名、西医病名各半,疾病的病因、病机视不同疾病而或中或西;有些则是先辨病,再辨证治疗&]。
2.5重视经络,强调穴性承氏重视经络、腧穴。认为经络理论是针灸理论的基础、临证指南。有别于"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这一常规认识,承氏从临床治疗出发,认为腧穴是针灸施术的点。指出经穴是掌握针灸疗法的第_步,并强调腧穴精确定位,首次将解剖学应用于腧穴定位,同时也重视经外奇穴。受承师影响,邵老亦重视腧穴的治疗作用,强调临床针刺补泻一定要很好地把握腧穴功能。邵老认为腧穴功能可分为相对"特异性"和"双向性":凡腧穴本身具有补或泻的作用,称之为"特异性"如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肾俞等穴本身具有强健作用,而十二井穴、委中、曲泽等穴针刺出血具有祛邪泻热作用;凡腧穴本身既可用于补又可用于泻,称之为''双向性",如合谷既可发汗又可止汗,内关既可止吐又可催吐,内关配郄门既可用于心动过速又可用于心动过缓,内关配足三里既可降压又可升压等。
2.6练气练意,练针练指承淡安强调针家练气和练指力,且重视练气的重要性。1935年从日本归来办针灸讲习所时,其在课程中特别增加了练气练针课目。认为精神即是气,正如古人所说的"养吾浩然之气",即指培养精神。针灸家练气的目的是求治病速愈。此外,承氏认为练气和练指力有着同样的重要性;针刺手法是提高针效的基础,针灸者练习针刺手法首先是练习指力,这是针灸医家的必备基本功,也是降低针刺痛感,甚至实现无痛进针的基础。练指力有三点作用:一是养成人体生物电与指力感应的习惯性;二是易于进针,减少患者进针时的痛感;三是增强施针运气的力量。受此影响,邵老提出为医者要"练意、练气、练指力"。邵老认为正确而熟练地掌握针刺手法,必须有一定的指力做基础,这是进针顺利、减少疼痛、提高疗效的保证。练习指力,除常规方法外,邵老更强调全身功力的修炼,平日以意养气,临诊则聚精会神,以_身之精气神运达刺手和押手。为体验针感,邵老推崇自身试针,以找新穴、探针感。
2.7得气为度,针法至简针刺的作用在于疏通经气。古人针刺手法众多,承淡安认为"昔人手术名称甚多,补泻手术之外,实无足取,徒乱人心目而已"。主张针刺无补泻之别,而只有刺激强弱的不同。对于刺激的强弱与疾病虚实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患者体质、耐受情况、病之新旧、得气难易等。承淡安强调了针刺得气的重要性,认为以抑制为目的而用强刺激、以兴奋为目的而用轻刺激,原则上是不错的,但在临床实际观察上却不一定如此。当针下发生感应时,刺激轻重同样可以收到疗效,并不因以抑制为目的的疾病用了轻刺激而病候恶化,也不会因以兴奋为目的的疾病用了强刺激而病状加剧。所以刺激的强弱,在得气后无需胶柱鼓瑟,主要是必须得气。受其影响,邵老临证针法术式化繁至简,以得气为度。邵老认为,针刺的补泻,主要决定于患者机体的反应能力,针刺只不过是一种外界因素,通过对于机体的刺激促使机体向着好的方面转化。如人体内在机能减弱,针刺应使其向着恢复和增强的方面转化,刺虚者须其实(补);机能亢进时,需要通过刺激使其趋向平衡,刺实者须其虚(泻)。如何给予恰当的外界刺激,就是在掌握机体状态的同时,把握好腧穴功能与手法强弱。
结合患者体质与病证,邵老将针刺刺激量分为强、中、弱三种。强刺激是指在针入一定深度后,用大幅度捻转、提插,辅以飞旋、震颤手法,适合体质较强、耐受能力大、感觉迟钝、肢体瘫痪和有剧烈疼痛的患者;中刺激是指在针入得气后,以较轻的捻转提插,辅以刮针、弹针手法,适用于体质和病情一般的患者;弱刺激是指在针刺留针期间,略加捻转提插,使患者仅有酸、沉感觉,适合体质弱、耐力差、反应敏感、久病极度虚弱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邵老强调针刺的强弱是相对的,医生操作的强、中、弱仅是一方面,更应重视患者本身对针刺的敏感程度:如有些患者对很轻微的刺激就能产生强烈的针感;有些患者即使用很强的针刺刺激,其针感仍不明显。因此衡量针刺手法刺激的强弱,不能仅以医者针刺手法的强弱,还要观察患者接受刺激的客观反映。
参考文献:
[1]夏有兵.承淡安研究[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承淡安.针灸薪传集/民国江南医家著作选粹[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008.
3]承淡安.承淡安针灸师承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008.
4]邵经明.针灸防治哮喘[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8.
5]承淡安.中国针灸治疗学/民国名医著作精华[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006.
6]承淡安.中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008.
7]邵经明.针灸锦囊[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