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中国工业友展“十=五”诬估“十三五”(2)

时间:2015-12-05 14:2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黄群慧,李晓华 点击次数:

  (2)加强传统产业的装备升级和技术改造。将技术改造政策的重点由鼓励产能投资向促进工艺??创新转变。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在传统产业的使用,特别是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提高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开展智能制造试点并加快推广。严格??制定能耗和排放标准,加强环境执法,促进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工艺。设立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支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装配等产业应用新工艺、新装备,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价值。重视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一方面在技术改造中积极采用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在技术改造中促进生产设备、工艺路线、生产流程和产品的优化,不断提高??新技术的水平%。??

  (3)促进产业合理转移、优化产业布局。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资源能源、交通条件、产业配套、市场需求等因素,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推进钢铁、有色、石化等对运输条件要求高、环境容量要求大、依赖进口矿石资源的产业新增产能在??沿海沿江地区布局;有序引导满足经济发展、城镇化推进和消费升级的投资在中西部地区落地;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劳动力培训,积极开展东西部产业对接,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因土??地限制、成本上涨向外转移的产业;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在国内丧失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严重??产能过剩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重点推进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区和城市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一批新兴的制造业基地。促进地方产业向重点产业园区集中,形成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内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园区间有效分工合作的现代产业集群。??

  (4)促进制造业服务化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随着加工组装活动的标准化以及与制造业相关服??务活动的复杂化,服务环节占制造业附加价值的比重不断提高。鼓励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提高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和附加价值,减轻制造业??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大力发展新型研发组织。促进??制造业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组织模式,聚焦于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和外包出??去,更多地从市场购买生产性服务活动。鼓励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人,提高产品开发、原型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促进价值链向整体解决方案延伸,加强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和生产的能力。??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管理软件产业的发展,提升制造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加工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5)支持重点产业领域的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要抓住由于中国劳动工资上涨推动的对自动化??装备快速增长的需求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推动的工业物联网发展趋势,针对中国替代??劳动的市场需求、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的替代市场需求,在提髙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和加工??工艺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提升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开发适应中国制造业整体升级需求??的成套装备,推动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汽车行业要适应中国整体市场需求增长趋缓的??新环境,加强对二、三线城市市场的开发,加快整车出口、CKD全散装出口、SKD半散装出口和对外??投资设厂步伐。加强研发投人和技术创新,努力破解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和其他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瓶颈,提高零部件的国产化率

  ,增强整车设计开发能力,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车联网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的支持力度,促进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钢铁、有色等产业要严格控制总量扩张,提高节??能、环保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增加值率,在保持总产量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增长,并满足装备、汽车等行业升级对金属材料的需求。纺织服装行业要抓住90后一代成??长为消费主体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机遇,提高设计能力、打造知名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电子信息产业要适应工业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新的市场需求,提高核心芯片的设计能力、产品架构设计能力、外观工业设计能力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促进软件与硬件、互联网与服务的融合,提高对平台、系统和核心零部件的控制力,从依靠装配环节??的低成本为主的价格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的竞争。?

  ?2.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加快推进前沿技术发展。围绕经济社会需求的重大发展方向,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通用技术领域的基础科学、产业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投人。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科技资金的核心引领作用,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通过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界和大学共同参与的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等方式,发挥政府资金??对民间研发资金的带动作用,推进高端制造业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通过实施研发纳入GDP核??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资金后补贴等制度,调动地方和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加大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政府采购和国产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政策的力度,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成??果产业化,通过市场应用带动前沿技术的成熟完善和产业的发展壮大。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一方面发挥军工企业的工程集成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民用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另一方面加快军工领域高精尖制造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合理扩散与改造应用。??

  (2)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通过前沿基础突破、产业转化和市场培育,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大发展,使其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要重点服务于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以及降低单位GDP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重点发展煤炭的清洁??利用、节能、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的工艺、装备、产品和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要以“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依托,实现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技术突破与赶超,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产品和服务,提高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生物产业抓住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市场需求和医??疗改革深入推进的政策契机,加强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为核心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重点发展原创化??学药、基因药物、疫苗、转基因农产品、高效低毒农药、生物能源等产品。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一方?面,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卫星及其应用服务、新一代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突破大型干线客气、??大型运输机和第四代战斗机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提高整机设计开发能力;另一方面,重点开发工??业机器人、快速成型技术、工业控制软件,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装备,为智能工厂、智能产??品的普及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新能源产业要服务于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节能减排国际承诺,??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风电、智能电网的产品、技术和装备,促进薄??膜光伏电池、OLED等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新材料产业重点提高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等基础??材料、复合材料的性能和产品应用开发能力,重点突破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强对高效固态锂电池、石墨烯电池、燃料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提升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水平,突破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电池、电机、轻型材料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瓶颈,提高整车集成能力和电池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增加续航能力和降低成本。促进先进信??息技术、无人驾驶技术与新能源汽车的结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标准化和充电桩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

  3.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1)加强信息化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移动通信、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的??新一代技术的研发投人,推动技术标准制定,适时启动实验网项目、发放牌照和部署实施新一代网??络设施建设。加快“三网”监管体制改革,统一互联网、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监管职能,推动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建设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加快4G网络的全面覆盖,满足商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工业4.0战略所需的带宽、信息安全??和实时数据传输能力。实施“智慧中国”工程,实现主要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人村、大学??宽带入舍,核心商业区、商务区和大学校园实现wifi覆盖。支持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2)加快“两化”融合发展。加强作为电子商务基础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等支撑体系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在生产企业采购和销售环节的应用、传统商业企业打通线上与线下并向电子商务转型。支??持电子商务专业化示范村、镇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在乡镇和农村地区的普及。促进物流配送的信息??化转型,提升物流体系的电子化、信息化水平,建立具有信息发布、交易撮合、资信评估、货物跟踪、??物流金融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物流交易平台,打造集物流、仓储、分包、加工、检测、商贸配送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物流枢纽。鼓励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业态创新,支持众筹、众包平台型企业发??展。加快推动电子政务在经济运行、财政管理、综合治税、海关监管、强农惠农、城市管理、国土管理、??住房管理、应急指挥、信用监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加强电子??政务网站建设,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的经??验,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工业4.0服务架构标准,使企业在基本结构原理、结构和数据方面达成一致,??制定中国自己的工业4.0技术标准体系。??

  (3)推进信息公开、保障信息安全。积极推进基础信息资源、宏观调控信息、社会管理信息、公共??服务信息的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完善信息共享的制度、程序和机制。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掌??握的海量数据资产开放与共享,根据特定的原则定期更新和公开数据,制定确保公正平等获取数??据、开发利用数据的政策法规。加强数据安全和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制定专门的隐私与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工业4.0安全体系建设,开发工业控制系统的安保架构和标准,建立关于产品、工艺和机器身份识??别的安全标识,推动制造系统从工业3.0设施向4.0的安全迁移。加强互联网安全的立法和监管,确??保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

  4.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1)优化能源结构,建立低碳发展机制。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建立市场??化的机制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将碳价格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推动经济的低碳转型。加??强对低碳技术R&D的公共支持力度,既要重视已实现产业化的光伏、风力发电、汽车电池、智能电??网等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又要密切关注氢能源、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在政府财??力可承受范围内,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的补贴支持力度,既可以改变国内产业发展受制于国外市??场特别是国外政府补贴的局面,又可以通过应用市场的发展促进技术最先进、效率最高的企业脱颖??而出。建立促进低碳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碳税和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市场制度,为低碳产品的利用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M。??

  (2)推动工业节能降耗。严格控制钢铁、水泥、有色等高耗能产业规模,积极推动高耗能产业利??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推动过剩产能的国际转移。参考国内外相关环境标准,制定各工业产业的??投资强度、环保、能耗、排放、安全等准入标准、排放限值。项目开工建设前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控制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各种工业污染,减少和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通过调节其成本和利润率引导企业的投资??和生产行为。推广全生命周期能源管理,

  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生产能力向大型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

  (3)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推动市场机制在电力生??产、电价形J成、电力交易等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及其实施细则,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推进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等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支持新一代核电装备的开发,在能源供应紧张的负荷中心适度发展核电。加大对页岩气、??可燃冰等非传统化石能源的地质勘探,突破关键技术和装备瓶颈。继续推进煤炭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减少煤炭利用的污染物排放,提高煤炭的综合附加价值。加快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互联网的结合,探索适应分布式电力发展的技术标准和政策体系,推进电网的智能化和能源??互联网的形成。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太阳能热利用在公共建筑物、工商业设施、居民住宅等领域的??应用,探索可再生能源基地能源就地利用模式和输出模式。?

  ?五、“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的政策调整??

  “十三五”期间,既有的产业政策需要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和战略部署,在政策思路、政策体系、政??策工具、政策实施机制等方面及时进行调整,通过构建更加科学的政策体系、更加明确的政策内容??和更加高效的政策实施机制,保障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产业政??策体系、产业政策思路和产业政策措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拓展、修正和调整。?

  ?1.以完善创新体系为核心的科技政策?

  ?《中国制造2025》确定了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十大重点领域,并明确了这些领域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抢占全球新一轮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对于实现制造强国战略至关重要;但针对2003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整体生产效率增速持续下降的现实问题,未来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和政策部署不仅要??强调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的政策投入和技术突破,而且要强调通过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扩散,以点带面地促进中国制造业整体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其中,符合??现代技术发展需求和公共服务制度要求的共性技术机构建设,应当成为中国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工业化中、后期还是当前,在绝大多数领域,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工业强国对产业发展直接提供的扶持资金或基金都是非常有限的,相反,这些国家的工??业成果与其将大量公共资源投入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直接相关。建议借??鉴发达工业国家的经验,以海外髙层次人才为依托,建设中国的工业技术研究院,为重点制造业发??展提供共性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加强中国先进制造业科技与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国的“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建设,加快中国在高效能运算、工程数据库等方面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在科技资金的使用方式上,目前中国的科技资金主要??采用事后扶持的方式,即研发项目在基本已经比较成熟的阶段才能获得政府的资金补贴。而反观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工业国家,则更多采用税收减免等事前补贴而不是财政补贴等事后奖励的方??式,真正帮助创新型企业解决融资问题、降低创新风险等;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严格的??审核和评估机制,以确保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发达工业国家在关注补贴规模的同时,更加关??注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公共资金对于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效果。建议充分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增加研发项目事前扶持的规模和比重,同时提高科??技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通过社会治理来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另外,目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由于政策标的主要指向生产性投资,其作用局限于激励企业进行既有生产设??备的改进、新型生产设备的引进和厂房扩建,没有形成激励企业进行工艺创新的作用。建议在技改??政策方面,借鉴日本“技术咨询师”和澳大利亚“管理顾问”的做法,培育、认证专门的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现代工艺知识的专家队伍,为企业提供质量管理、现场管理、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咨询??与培训,从生产工艺而不是生产装备的层面切实提高企业制造水平。??

  2.以形成系统优势为目标的智能制造政策?

  ?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智能制造,不是个别技术的应用和组合,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技??术系统或“簇群。在这个技术系统中,处于最底层的是新材料、信息通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通用技??术,这些技术虽然本身不直接属于智能制造的范畴,但这些通用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促进了制造装备技术的突破;智能制造的第二个层次是传感器、3D打印、工业机器人、数字仿真??等智能制造装备和方法,这些工具层面的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生产装备的外延和应用领域;处于智能??制造技术系统第三层面的是广泛应用了智能制造装备的智能工厂,它们是智能制造资源在生产线??层面的优化;处于智能制造技术系统最高层次的是德国“工业4.0”所强调的数字物理系统或产业互??联,这个层面的技术是真正系统层面的应用,是智能制造的最高形式和终极优化目标。然而对??《中国制造2025》有关智能制造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制造2025》还仅仅是在工具层面和工厂??层面的智能制造部署,缺乏对底层的通用技术和顶端的智能制造系统的部署。德国“工业4.0”之所??以能够快速推进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拥有BMW、西门子、博世等一批具有总体平台架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就像“工业4.0”的“火车头”,不仅具有“工业3.0”时代所积累起来??的数字化、自动化生产能力和精细管理能力,而且具有基于软件的架构开发和创新能力,并能够依??托自主平台整合和利用专业化公司和基础设施公司(如电信公司)的资源和技术能力。反观国内,绝??大多数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具有产品开发和基于硬件设备的创新能力,但在软件平台开发和架构设??计方面的能力严重缺乏。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虽然掌握了软件平台的开发??和创新能力,但是缺乏对制造业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的理解和能力积累,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些企??业并没有围绕智能制造进行大规模布局。因此,进一步完善中国智能制造部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逐??步引导BAT企业与工业生产资源的对接和转化。??此外,《中国制造2025》没有充分关注到工艺技术与产品技术创新的差异性,即产品创新更多??依托企业、大学、公共科研机构的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建设,而工艺技术创新则主要发生在以企业为??主体的生产现场的探索和经验积累。为此,建议加快培育中国的“母工厂”,促进与智能制造相适应??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创新。组织顶尖科学、工程、产业和管理领域的专家组成“中国制造能??力提升专家委员会”,研究制定中国的《现代工厂建设计划》,在重点行业遴选和培育一批具有先进??制造能力的优势企业,建立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形成一批汇聚现代生产装备、技能和管理的“母工??厂”。以“现代工厂”建设为抓手,加快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工具??的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通过“现代工厂”建设,以点带面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总体生产制造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日益突出的“成本病”,未雨绸缪地解决未来可能面临的“制造业外迁”问题。?

  ?3.鼓励多元化竞争的产业组织政策??

  “十三五”时期及未来更长时期,新兴产业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将更加突出,传统产业??和高技术行业中的传统产品的增长速度将趋于稳定。新兴产业和新兴产品的增长不仅仅是新技术??的涌现过程,更是新的产业组织方式和产业生态的形成过程。与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相比,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更强。在这种情况下,多元化的技术探索和市场探索,??对于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针对新兴产业技术经济范式的要求,中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也??要适时进行调整:①在区域层面的产业组织政策中,重点鼓励不同地区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构建差异性的产业体系、产品重点和技术路线,形成不同地区??多元探索、相互竞争的格局。中央政府要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项扶持性??优惠政策,引导地方政府将政策资源倾向于创新体系建设;②在企业层面的产业组织政策中,改变??过去将政策资源过度向大企业集中的做法,引导大企业发展公司创业,通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不??同类型孵化器的建设,完善小微企业创新和高技术创业环境,形成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规模企业在??新兴技术和新兴市场进行多元探索、发展的局面。重点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诉讼服务,提升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实现创新收益的能力,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壮大知识产权市场,打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大企业产业化的通道。??针对传统产业逐步由过去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和中速增长的趋势,加强对落后产能的退出援??助。加快建立援助退出与辅助调整升级机制。在援助退出方面,重点做好过剩产能调整中的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并对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培训、信息服务甚至必要的资助。对于产能过剩行业??集中的地区,中央政府还应给予一定财政支持,并通过产业援助政策帮助落后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在辅助升级方面,积极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对职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并支持企业组??成联合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联盟,对于企业联盟在新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工艺流程与??管理流程的改造与创新等方面的活动,予以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政策。?

  ?4.多层次的人才政策??

  在人才政策方面,逐步由过去单纯重视精英型研发人才的培育和引进转向同时关注工程师、高??技能工人和一般产业工人通用技能提升的政策导向,重点是构建由政府、企业、职业学校、研究型大??学和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的终身学习体系。在这个终身学习体系中,职业学校主要承担通用??技能的培训职能,研究型大学主要承担工程科学教育和复杂装备(如智能机床、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二次开发能力,共性技术服务机构主要承担与工艺技术服务相配套的技能指导和培训,而企业??内部培训则主要针对员工专有技能的形成和提升。此外,不同的培训、教育主体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教育和培训,帮助员工形成复杂的、跨领域的技能和知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通用技能的认证??以及促进各类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在加强工程师和高技能产业工人培训的同时,借助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通用技能水平。与此同时,借助政府扶持的培训项目,针对机床操作、通用??工业机器人操作等重点工艺设备进行有重点的培训,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劳动生产率。加强企??业、职业学校、工程型大学和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终身学习”制度。??在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重点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形成海外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回溯的市场机制。针对先进制造的人才要求,加强“精英型”的??实用技术人才和工程人才的培养、培训,大学应当针对现代工厂中的班组长或车间负责人的工作要??求来设置相应专业。建议设立“产业技能提升资金”,对研究型大学、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和企业合作??培养工程师和产业技术工人给予专门的资金扶持,通过培养高技能产业工人,解决目前“低端职业??教育”不能满足“高端制造”需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宣晓伟.“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及对“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启示[J].区域经济评论,

  〔2〕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研究,黄群慧,李晓华:中国工业发展“+二五”评估及“十三五”战略???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

  〔4〕江飞涛,武鹏,李晓萍.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J].中国工业经济,

  〔5〕黄群慧.“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

  〔6〕黄群慧.中国制造当积极应对“双端挤压”.人民日报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