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8 15:14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杨雄胜,熊焰韧,陈丽 点击次数:
二级公司:立足关系管理文化,协调相关者利益关系,对不同利弊会权衡判断,全面做好员工关系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供应链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社会慈善管理。针对性的各种不同用途的标准化会计信息公开。
三级公司:立足开放式企业组织文化,履行全面人文社会与生态环境责任,关注可持续发展。实施综合全面统一报告制度,全天候公开企业以下信息:领导力、公司治理与报告、战略与企业家精神、公司性格、品牌与声誉、环保参与度(含碳排放)、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产品和服务、运营、信息技术、经济与环境及社会表现指标(吸收了荷兰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即GRI指标体系的理念)。
(二)积极的记录、计量是会计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持久正向作用的基本措施英国畅销书作家乔·欧文(2011)在《现代管理的终结》一书中开宗明义:“现代管理不堪自身矛盾之重负,正一步步走向终结。”“现代管理,曾预示着科学、效率和见识带来的社会进步。自工业革命开始,现代管理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进步和繁荣,现在却渐入尾声。如今,与所有人做同样的事已再无优势可。”这样看来,迄今已相对成型的会计以财务会计为代表,它确实让天下所有的会计做同样的事———按公认准则进行对外报告,在今天已毫无人力资源方面的任何竞争价值。固不出所料,欧文在该书第四章毫不留情地对会计发展到现在面临的困境作了貌似外行其实切中会计肌肤的分析。他认为,500多年前,卢卡·帕乔利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对会计学进行书面总结并以当时大众都熟悉的语言公开出版的人,为此后全世界商人和会计明确了标准做法。最近500年,帕乔利的记账和会计系统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并取得惊人顺利,可算是人类理论发展历史上的一种奇迹。“一个在帆船和马力时代创建的系统,一直沿用至宇宙飞船和核动力时代,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尽管欧文以极其包容的心态原谅了会计,现在会计“表现得有些衰老和落后,但也属正常。”但是,他还是相当严肃地提醒现代会计真的出了实质性问题而必须改变。“首先,新世界的无序状态暴露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缺陷,严重危害到了传统的会计方法。”他以会计对当今无形资产的高度冷漠、对现代公司负债的严重遗漏和扭曲、费用与投资区分的极无道理,说明现在会计常常在给人误导。因此,“我们正步入一个未知的世界,我们需要一个现代的帕乔利,为接下来的500年设计一个系统。”“更为危险的挑战是传统会计系统所面临的第二类难题。会计不仅是枯燥的记账,也越来越与权力、政治和目的相关。在理论上,大多数公司的财务预算过程应当是一个有效进行资源配置、使回报最大化的技术过程。而实际上,它也是一个管理者寻求资源占用最大化、承诺义务最小化的过程。”更糟糕的是,会计在计量过程越来越多的场合愈发迷信于各种所谓“科学”的估值模型,例如CAPM,但是现在看来,由于市场天生不稳定,基于假设前提的任何估值模型“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在实践中也被证明具有灾难性的。”欧文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预算过程、回报和指标四个领域为研究对象,以其畅销书作家独具视角和笔调,对现代会计是如何深陷困境仍作茧自缚而又气又好笑的从生相,作出淋漓尽致的分析。他戏谑现代会计,在很多场合,就像没有帕乔利和新簿记理论的中世纪商人一样,在努力挣扎着寻找方法。我们不能把欧文对现代会计的此般抨击,轻描淡写地视作为对会计的一种调侃。
其实,欧文对会计能否具有历久弥新的能力深抱怀疑态度,以至于他只好无奈地告诫社会各界:不当的会计、盲目相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对风险基本敏感的严重缺乏,导致了全社会信用危机,“无论是财务理论还是会计都不能为管理面临的挑战提供可靠的答案。”“在高效的财务理论或会计问世之时,我们可能已经老去、过世。我们不能也不需去等待完美。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利用现有的、不完美的工具提出正确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欧文的分析可谓振聋发聩,但其建议却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没有一个恰当的会计制度保证,连问题是什么在哪里都不清楚?我们怎么能提出正确的问题,更遑论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社会文明进步的脚步,已经直接擂打着会计的整个躯壳,对现代会计发出洗心革面的强烈呼声。会计别无选择,要么在沉默中死亡,要么通过勃发赢得新生。作为一名会计学者,我对当代会计具有的自我反省能力深信不疑!
立足当代,我们首先以信息化为全新背景来审视现行会计理论与基本实务。通行的认识和做法,会计大体上分为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环节,形成了会计循环。我们姑且不去计较这种概括是否恰当,仅就流行实务做法面临信息化崭新背景而亟需改革作出讨论。目前,我们借助于凭证、账簿、报表而完成会计循环,凭证代替了实际业务,账簿包括了所有凭证,报表概括了所有账簿,如此形成了“折叠式”会计信息机制。在手工处理数据时代,人、财、物三要素在现实中时间上处于分离,在空间上又是分立的。如此,“折叠式”会计信息生成模型无可厚非,滞后反映经济活动就具有必然性,而成了此种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相关性”与“可靠性”只是这种滞后信息的用途与来源特征。但是,信息化后,人财物将一体化运行,信息会实时反映经济活动。这样,“折叠式”的现行会计机制就与内外环境生态要求不相协调。如何把“折叠式”会计信息机制改造成适合时代要求的“分布式”会计信息模式,需要会计界认真而艰苦探索。
另一个角度看,会计要素的基本内涵在现代会计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信息化为化解会计此方面困境提供了有利条件。以资产为例,尽管我们定义上非常慎重地以“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即创造价值”为核心要点,但会计准则、制度、具体实务中,我们一直以自然形态为核算资产的标准,从而,资产定义与实务产生了严重冲突。显然,能作为企业资产的标准,是其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基本单元才是我们确认资产的主要标准。对企业而言,创造价值基本单元不是自然形态的各种物资,这些物资必须在物理上形成一个现金流的基本单元,才能视为具备创造价值能力,才可以确认为资产。由此审视现行的以自然形态核算资产的会计实务,在提供创造价值信息方面是无能为力的,以至于在企业资源配置过程中,会计的话语权极其有限。而较严重的企业资源错配低效配置现象,会计对此虽然不能负完全责任,但起码应承担不作为责任。现代会计在这方面的有心无力,与不成熟的会计理论及相应实务紧密相关。随着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会计以创造价值标准来核算资产的技术条件已充分具备,会计界应对此积极研发尽早形成规范。类似的是中国企业会计负债的含义,转型期中国政府担负更大使命之现实,赋予了中国各级政府的资产、负债以更丰富内涵,西方现成做法对我们可借鉴成分有限,这些方面更需要我们进行原创性探索。若这些方面有所创新收获,则在我国,不但管理会计作用充分发挥,而且财务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均具有实质性提高。就企业价值创造确认与计量而言,《赤裸的公司》(泰普斯科特和蒂科尔,2008)一书介绍的一种企业价值图谱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借鉴:公司需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起彼此信任关系才能基业长青。而使公司透明化正赋予了信任崭新的内涵,由此产生了“开放式企业”。开放式企业奉行透明化公司价值观,积极融合诚信、责任和增进信任等原则。从而,能给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能将商业伙伴组成一个高度透明化的网络,提供更低成本并有市场差异化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将知识投入者视同企业最权威的所有者,通过透明化有效建立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明白社会信任的重要性,创造尽可能多整合外部溢出效益至商务全过程的战略。开放式企业不管在哪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商业活动,都会践行最高的诚信、透明化,建立互信、全球稳定和社会公正的标准,形成“创造财富的新机制”。
(三)体现并实现确保自己提供公共产品及其资源性质,是会计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社会性积极引导作用的必要前提
1995年,日裔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继其1992年颠覆学界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一书后,又出版了敲打人类灵魂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福山认为,政治与经济的任何体制理论上再优越也不能指望就能产生良好的实践效果,只有依靠健康、有活力的“文明社会”才能如愿以偿。“文明社会”的最大特征是人类以“家庭”为存在基础。各种经济行为依赖的法规、道德义务和其他习俗自然联成一体,形成了社会。“一个国家的福利,以及它参与竞争的能力取决于一个普遍的文化特性,即社会本身的信任程度。”福山在书中以意大利、法国、美国三国例子,说明群众若缺乏一个习俗,就会失去很多商业发展的机遇。这样的一种社会习俗形成程度,福山定义为“社会资本”,它决定着群体和组织让其成员一起合作的能力,其基础是共享规范和价值观程度的高低,以及社团能否将个人利益融进群体利益。这种共享价值产生了“信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尽管“法律、契约和理性经济为后工业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必要基础,但还需要用相互关系、道德义务、对群体的责任以及信任来激活它们。”福山深刻论述了信任对于社会文明进步是那样的重要,并分析在不同国家这种信任产生的文化基础存在着很大差异,尤其对中国以“家庭”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加上历史上缺少对产权保护的习惯,男性遗产均分制,社会收养机制残缺,造成对非亲非故不信任,从而带来中国企业做不大也很难做强和做久的现实。中国企业现实,“既不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水平问题,也不是缺乏现代法律制度或金融制度”,是中国文化中家庭那种独一无二的地位,衍生出一种强大的社会心理倾向自然作用的结果。从而决定了中国社会塑造其信任基础具有相当的特殊性。福山在书末总结道:“与工作和赚钱有关的活动和这些行为赋予的常识更紧密相关,金钱不是物质的标志,而是社会地位或社会认可的标志。”“经济生活的目标并不是单纯为了尽可能多地积累物质,同时也是为了社会认可。”福山的研究可谓慷慨激昂,但如何真正地建设好文明社会,确立并增进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信任,他未提出认真的建议。笔者循着福山的思路,如何把道德义务、对群体的责任和信任即“社会资本”有效地激活?如何使组织与家庭乃至个人获得更多并在更大空间更长时间取得“社会认同”?健全有效的会计制度可能是一种不二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会计制度是社会认同的宣言,一个组织的会计政策更是其文化价值取向的公然表白。我们可以从企业在自身经营环境条件下,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标准、方法的选择,对相关业务风险的会计关注以及相应披露政策,对公司在践行诚实守信价值观上是应付差使还是向往进步,作出基本判断。例如,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对企业各层次、领域、环节、岗位禁止事项(每人都应有禁忌)与风险容忍度(每人都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和裁量权)的明确,集中体现着企业自我管控意识与态度;管理层尤其高管与一般员工薪酬待遇差异,及其会计计量与披露的透明程度,反映出公司对人力资本尤其是智慧资产的重视珍惜程度;企业信用政策及其准备金计提,反映了其对待经营交易风险的基本态度。
会计对所有业务处理在得失比较和绩效衡量与报告方面所作的选择,体现了企业整体价值观,这种企业文化基因,对企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影响,产生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一个社会信任和信誉的基础,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价值观不尽相同的各微观主体,是否能形成并认同一种相容相融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只有通过社会化会计制度的持续引导和各微观主体会计实务的尽职尽责,从而在会计信息充分披露基础上,实现全社会范围和政府与市场间经常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才可能形成。进而言之,会计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其主要标志,就在于是否真正地促进并保障了社会资本的形成以及在现实中积极发挥作用。实现这样的宏大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是否充分地认知自身的“公共资源”品质并在实践中不遗余力地追寻和塑造!
理论上,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论证会计信息的公共资源性质。按权威说法,公共资源或产品,必须具备两大特性:产品收益上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产品使用消费上的非惟一性,可供所有人消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展研究中心,2006)。如此,会计尤其是财务会计信息,是典型的公共资源。确认会计信息的公共资源身份,我们就可对国家如何以社会管理者身份行使对会计的管理职责有了更为清晰的认同,也为解决政府、市场、社会在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三者关系提供了一种实现认知趋同的有效工具。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设计者和使用、管理者,各微观主体典型是企业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与使用者,社会作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及其权益的维护者,市场作为公共资源发挥功用的场所,这几者对会计都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共识下而协调作用,促进会计的进步发展。但综观当今会计学术界,对这些事关会计发展大方向、大思路问题的研究并不很多,会计实务中信息滞后的习俗,也严重地感染了会计理论研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会计信息更充分地赢得公共资源身份,从而深入研究如何使会计信息公共资源性质在实践中得到足够的尊重并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可能。让我们仔细品味一下信息社会的“布谷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曼纽尔·卡斯特(2003)的一段话:“网络社会‘是开放的结构’”,“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具有高度活力的开放系统,能够创新而不至于威胁其平衡。对于奠基于创新、全球化和分散性集中的资本主义;立基于弹性与适应性的工作、劳工和公司;无穷无尽地解构与重构的文化;致力于即时处理新价值与公共心态的政治体;以征服空间和消除时间为目标的社会组织,”网络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不难想象,将来社会经济资源的所有配置活动都会在网络上进行,如此,支持这种资源配置活动的会计信息就为大家都需要的公共资源。虽然我们在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宏观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会计信息高速公路及会计XBRL方面已有很多深入研究,但距会计信息公共资源身份并发挥应有作用的时代要求尚相差甚远。因此,对会计信息公共资源命题进行攻关研究并尽早提供能指导会计实践发展的理论成果,实属会计学术界的当务之急。
四、结语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