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4-02 12:0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邓翠平 点击次数:
根据调查结果,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新媒体的使用者以大专学生为主,不管是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角度来说,还是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来说,或者是新媒体特点来说,利用新媒体来促进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与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发布、传播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家境较为宽松、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自制力较差、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等特点具有普遍性。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都要弘扬主流文化,更注重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树立榜样典型,及时沟通与发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正能量,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官方微博可及时公布校史馆、图书馆等建设状况和使用方式,生动展现学校建筑风貌、校园美景,传递办学历史和人文情怀,激发师生校友对母校的热爱之情。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开展推荐经典书目等学习栏目,提倡健康心理、励志向上的和谐校园生活。共青团微博客通过校园活动、晚会现场直播等,注重内容深度,传递出独具特色的现场感,加强师生与学校的存在感、参与感和亲近感。
(三)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建设
目前,校园网上已经可以链接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但也只局限于一个微博和微信,而联动的方式不能仅仅是微博和微信单纯地复制校园网的链接,微博、微信平台应该将报纸、校园网、人文讲坛、主题活动等内容进行凝练与集纳。各种媒体产品可以灵活组合,各媒体内容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相互嵌入与联动。
(四)促进线上与线下联动的渠道联动
一方面,以微博等新媒体为线上支持,对魅力人文讲座、各种专业竞赛、各类艺术节、文艺演出、社团活动等线下活动进行直播,并在现场建立“微博墙”,实现时时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将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例如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论文征集、党员先锋工程活动、专业介绍等进行微博、微信宣传,将内容转化成微博、微信语言,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提升知名度,也是促进线上线下活动的有力举措。
(五)塑造校园意见领袖,实现无障碍沟通
要积极参与新媒体建设,除了构建学校官方、共青团体系、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发布平台,如微博、微信、QQ空间、虚拟工作室等发布体系之外,最重要也最有影响力的一些天然意见领袖也应该成立自己的媒体发布平台,如校党委书记、校长、院长、党总支书记、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知名教授、辅导员、班主任等,学校应该设计一个自己的发布平台,整合这些意见领袖的媒体发布平台,集中管理,形成宣传合力,才能构建全方位、立体型的文化渲染平台。
(六)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组建新媒体文化建设工作的专门队伍
人才是利用新媒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新媒体的建设既需要管理与技术人才,又需要写作人才。首先必须组建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网络文化建设的专门队伍,辅之以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保证队伍的稳定性与先进性,能够加强各部门和学院间的协调有序的工作。同时,必须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及时开展业务工作培训,根据新情况新任务随时召开专题研讨,以提高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网络条件下,大学生一改以往的单一被动形象,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受教育者,同时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建设者。因此,要不断吸收有能力、肯奉献的学生加入网络文化建设队伍,定期组织专业思想理论与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与业务能力,保证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快速成长成才。
重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发展与繁荣的紧迫性,在新媒体时代利用各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联动,整合媒体资源,结合线下活动,不断开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精神加强新媒体应用与管理,扎实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是民办院校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后来居上的最大捷径。
参考文献:
[1]辛欣.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业务融合[J].新闻爱好者,2012(4):24.
[2]石智生.试论新媒体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鸡西大学学报,2013(7):41.
[3]丁金诺.论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16-117.
[4]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