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24 10:1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熊雯婷 点击次数:
【摘要】本文以高校新闻人才培养作为研究主题,探讨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及相关问题。首先结合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介绍了在当下情况下重新理解党的舆论环境、民众的舆论倾向,并以此作为基础,探讨了当下高校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对新的舆论环境应该着手进行的具体革新及相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为广泛的交流,从而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与改革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高校改革新闻人才培养
伴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当代社会出现了以信息化与商业化为主导的发展潮流,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生活的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与转变;另一方面,这种作用也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使人们在思考各种问题时,更具计划性。尤其是在新闻教育领域,这种多媒体信息技术带给了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东西,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使教育教学从单一化转向了多样,也使得教育教学变得更为直观、形象、易于掌握;与此同时,也使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舆论条件,因此,要推动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我国对当下时代所需人才的培养,以下就从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方面展开具体讨论。
一、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舆论是其必然产物,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到来的情况下,个体的“个人主义原则”必然会得到普遍传播,并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从形式上真正有了“言论自由”,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舆论制造主体,缺少对事实的客观认知、调查较少,所以,存在真实可靠的一面、不实的一面,谣言的一面、武断的一面、甚至极端的一面,这些多样的“发声”、多面的“不完善”往往会对构建稳定型的和谐社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要求有战略意图上的部署,比如,对高校新闻人才进行新的培养与训练,使其自信有方法、有专业知识、有明确目标可以实现自如的应对。
二、舆论新环境
1.中共中央在执政治国上有了新发展
自共产党成立起来,就对中国发挥着生重要的作用,这是有其历史传统的因素,从当下看,在与世界游戏规则进行同步运行、与人类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与其它国家一样,也都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与革新;因为这是全人类、全世界共同面临的现代发展困境;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共中央在执政理念、治国方法上有了新的发展,具体来看,出现了“以人为本”的新思想。但是,在此对其新发展进行了充分肯定的同时,还应该看到依然存在不足的情况,因为“摸着石头过河”总是存在着对于河水深浅的评估不足;为了更好的推动这些新发展,需要看到目前的国家管理核心集中体现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因为这是自2008后金融海啸以来,全世界普遍的情况,所以,从进一步的发展来看,应当突出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稳定社会,这样才能更好“防民之口”、获得支持;用一句话来讲,即民众不管政府做了什么,而只看效果,但改革必然是缓慢的,因而效果也是缓慢的,所以,需要做好舆论引导,这就要求在培养人才战略的同时,做好一系列的真正的解读,因为照搬会陷入教条,不符合实际情况,而具体的实情如何,却需要通过调查——真实、有效、不掺假的调查作为依据,将一切舆论建立在事实之上。
2.社会舆情呈多元化、复杂化趋势
首先,社会舆论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其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在于工具的多元化、便利化,以及个人主义原则的真正实践;而它的复杂化趋势得到突显的原因在于我国虽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实现了在30年相当于英国发展120年的目标;但是,由于这种快速发展、造成了诸多问题,而在多传媒工具的时代,种种问题一齐涌现,造成了整体情形的复杂化,比如、食品安全、医疗服务、就业、养老、房价、公共交通、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均得到了突显,各种法律虽然全而多、繁而杂;但是,执行力差,未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给予社会一种负面的、消极的印象,造成了舆论的“哗然”,倾向于更加复杂的猜测、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如“智库”就最为典型。
其次,作为团体整体利益与目标的实现的代理人,政府应该对这些基本的事实有一个必要的认知,而且以此作为基础,构建全媒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以使其适应这种新环境,能够自如应对新环境,并从中脱颖而出。
3.新媒体在社会舆论场域中影响力突显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新媒体载体的应用较多,而应用这些工具的年轻人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最关注社会的一举一动,也愿意参与到整个团体的管理工作中去、在社会舆论中摆明自己的观察事实与论点、说明论据;因此,在工具、个人主义、社会问题、政府执行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与推动之下,新媒体在社会舆论场中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透过这些舆论也有效的对各个方面发挥着隐形的作用。
三、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
1.重新认识舆论引导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新闻舆论工作稳定健康开展依托于新闻工作人才舆论引导能力过硬。
其次,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舆论的影响力,以及它的功能、作用、价值、意义。而根据“坏钱带动好钱”的原则来看,应该对舆论有一定的引导,从而通过对正确的进行扩展、分析,分析存在争议的进行讨论、评估,对于存在问题的会引发严重危机的应该进行一些疏导,当然疏导的渠道比较多,对于权力机构而言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做到;问题在于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实现对这种舆论引导能力的培养,让新一代的新闻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在战略上有一个整体的系统推动,为进一步的舆论引导做足准备。
2.加强舆情控制学习分析
首先,在解决或培养全媒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方面,除了上面所说的以事实作为依据之外,就是肯定事实、培养其实事求是的态度,减少意识形态上的干预,透过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方法来达到教育与培养目标,即实行专业知识讲解、专业技能训练,如调查能力、分析能力、控制策略等;归根揭底,逻辑分析是最为重要的控制方法,但是,由于逻辑存在封闭性,往往易于被另一种逻辑推翻,所以,逻辑分析是一种能力训练,而对实事的调查才是最为根本的基础能力。
其次,在这方面,应该制定具体的舆论引导方案,对其有一个正确认知,然后通过理解、分析其中的内容,按照研究范畴、学习范围、控制层次、深度与方法等来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应该始终将国的最终目标——国强民富作为结合的关节点,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将政府的舆论倾向、社会的舆论倾向进行调节、协调,对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并透过舆论倾向性的引导来把握、控制舆情。
3.培养学生新媒体传播内容生产与把关能力
首先,传播内容生产,表面上看是一种创新或创造,但实际上这种生产能力,只有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好的得到培育,使其作用发挥出来;以我国的现实情况为例,这就要求对党的政策、方针、发展思路、改革方案与具体措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深入的理解、深刻的解读,并从中找到实行方案的具体依据;另一方面,实际上的把关能力,就是要求在新媒体传播内容中,做好评估、判断,实际上是要求高校新闻人才有一种正确的“三观”,从而能够做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评定,并进行报道时的选择;另外,目前的新媒体多集中于“观点多、论点少、论证无”等缺陷,而加上其传播速度、传播泛围广泛,因此,往往在分辨能力较差,或不进行辨别与逻辑分析的民众看来,往往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因此,通过上在的分析,可以看到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表面上看是一种教育工作,一个人才培养计划;但实质上这是一种战略上的部署,一种政治行为,也是一种重要的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良好作用的调节工具;所以,要求从“变”、“动态化”的认识高度上,领悟新闻人的职能、责任、义务、权利等;另一方面,应该将这种力量作为一种纽带,使其更好的为国家、为个体服务,共同构建国强民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因进制宜;真正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指导原则,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本身就带有诸多优势,比如它在传达信息时的生动性、形象性、动态性、直观性,都是传统的文字教学所不能达到的,而且,它的时效性更强;这种教学辅助工具,将高校的新闻教学带到了新型环境中;也通过舆论新环境的事实,也给全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反思,最重要的是可以认识到,只有通过思想上的真正转变,才能实现所谓的“思路决定出路”,从而在适应的同时,对舆论加以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娄国栋.当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五大因素及主要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
[2]李中华.经济全球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
[3]王彦.网络环境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负面效应及对策[J].理论导刊,2014(9)
[4]汤恒俊,刘小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新闻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5(3)
[5]王亚妮,黄军锋.案例教学法在民族院校新闻教学中的理性实践[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6]余清臣.公民国家责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J].教育科学研究,2015(6)
论文部落
论文发表
论文格式
论文范文
发表论文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