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

时间:2016-04-22 14:3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潇 点击次数:

  【摘要】本书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的意义、内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等多角度进行阐述,指出了当前大学体育中存在的“锦标主义”等误区,并从身体美学视角来解析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的可行性和科学路径。 

  【关键词】体育教育;人文精神;重塑;身体美学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体育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单纯自然行为,更是一种包含了复杂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社会现象。因此,体育教育不仅仅要着眼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运动技能和竞赛能力的提高,更要将着眼点放在体育人文精神的重塑、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上,更多地磨砺学生不怕困难、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存在“重成绩、轻精神”的现象,“锦标主义”的影响仍然深刻,使大学体育教育迷失了本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基于身体美学视角研究》一书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的意义、存在问题和重塑路径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作者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我们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重塑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是十分有益的。 

  一、指出“锦标主义”对大学体育教育产生的不良 

  影响 

  作者在书中对大学体育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锦标主义”进行了冷静的分析,指出其给大学体育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强调了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的必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 

  书中,作者对“锦标主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应该讲,作为一名体育运动员,夺取锦标不仅仅是比赛的目的,也是其个人能力和实力展现的方式,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锦标主义”却过于强调比赛结果,使体育失去了群体性和普及性,成为竞技体育的附产品。“锦标主义”对大学体育教育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损害了竞技比赛的公平正义。“锦标主义”使参与者为了取得胜利,甚至不计手段,不计后果,这与体育的奥林匹克精神是相违悖的。在现实比赛过程中,一些选手为了获得胜利,不惜铤而走险,甚至服用兴奋剂,虽然暂时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可是终究经不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在大学体育教育中,“锦标主义”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竞技比赛的神圣性和公正性。 

  二是影响了体育的普及和发展。体育运动的内涵不仅仅是竞技体育,也包括大众体育,体育不仅仅要突出高端性,也要体现群体性,而“锦标主义”使体育脱离了人民大众的土壤,将体育视作少数人的运动。对大学体育教育来讲,“锦标主义”还使有限的体育教育资源集中到了少数能够取得优秀比赛成绩的人身上,不利于体育的群体性普及,对体育的长远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是对体育参与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由于“锦标主义”过于强调比赛成绩,强调体育活动的短期效果,因此,很容易造成运动员的超负荷训练,这对正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讲是十分不利的。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比赛成绩,可是由此产生的运动损伤等问题,可能会给学生的一生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诠释体育人文精神科学的五个要素 

  对体育人文精神的诠释是本书的重点和精髓。在书中,作者对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阐述对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主要包含以下五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强烈爱国主义。爱国主义首先是一种情感,是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联系的一条纽带。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民族体育、大众体育,体现出来的必须是强烈的爱国情怀。我国当代体育家徐一冰曾指出:近代体育的责任应该是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耻辱。其次,爱国主义也是一种责任。爱国主义不仅仅体现在为国争光,也要体现在为了集体利益甘愿舍弃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的行为上。 

  二是公平竞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首先是要树立规则意识。比赛的胜负虽然重要,但必须是在公平竞争的规则下实现的,如果为了获取比赛胜利,不择手段,也是为人所不齿的。其次是自由和谐意识,这也是现代奥林匹克的重要精神内涵之一。现代奥林匹克复兴先驱顾拜旦就曾将建立一个“和平的民主的更美好的世界”主张写进了《奥林匹克宪章》。 

  三是英雄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首先是顽强拼搏。“锲而不舍、顽强拼搏”不仅仅是体育精神,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在比赛中,无论比赛的状态如何、成绩如何,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展现一种不怕失败和挫折的拼搏精神,很多时候,这种精神远远超越了比赛的胜负。比如我国男子射击运动员王义夫,在比赛中虽然身体极度不适,仍然坚持完成比赛,虽然只取得了银牌,可是他的拼搏精神却被人们长久传颂。其次是永不放弃,这是体育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核。很多优秀的运动员虽然在比赛中遇到困难,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完成比赛,即使他们没有获得冠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仍然是比赛的获胜者。 

  四是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首先要重视个人自身价值目标的实现。在体育比赛中,要展现个人的风姿和精神,强调人的独立存在和价值目标的达成,通过个体的表达,实现体育整体的诠释。其次要注重体育友谊。很多时候,我们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就是这个道理。体育不仅仅是比赛,也是人们交往、沟通的方式和渠道,比赛的胜负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运动,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能够携手并肩为共同目标走到一起,使体育超越国界。 

  五是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协作精神首先是超越自我的精神。体育不仅仅是个体的展现,更多的是通过个体的展现,来诠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体育风采和精神。如我国已逝著名围棋国手陈祖德先生虽然身患癌症,退出了围棋竞技舞台,但是仍然积极从事围棋事业,致力于我国围棋人才的培养,用自己的生命在诠释体育精神。其次是配合意识。体育是团队项目,在一个团队中,不能每个人都当主角,还需要更多的人甘当配角和幕后英雄,只有每个人无怨无悔、甘于奉献,才能维系团队的成功。 

  三、创新了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研究视角 

  本书另外一个新颖之处就是对体育人文精神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创新发展,尝试从身体美学的层面去探究体育人文精神的重塑之路。 

  “身体美学”这一概念由20世纪90年代美国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最先提出,身体美学主要致力于构成身体关怀或对身体改善的知识、谈论、实践以及训练。从身体美学的角度来看,实现体育人文精神的重塑,必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对重塑体育人文精神的再认识。优秀的体育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和精神内核,不仅可以引导大学体育文化蓬勃发展,也能引导学生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有效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加快大学生的成长。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体育审美观。就大学体育教育而言,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生产更需要综合素质突出的人才。因此,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三是不断发掘当代体育竞技中的人文精神。在体育教育中必须要注重发掘和收集当代大学生所展现出来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面貌,不断丰富到当代体育人文精神中,充实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四是注重提升大学体育教师综合素养。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体育人文精神的引导和教育,大学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做好大学体育教育工作。五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大学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土壤和源泉,要加强大学体育人文氛围的营造,努力为当代大学生打造更多的平台,为丰富当代体育人文精神提供保障。 

  总之,探索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重塑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是一项十分重要且紧迫的任务,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时代和学术研究前沿,不断为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发展和丰富增加营养、输送动力、提供条件,促进大学体育人文精神不断丰富,实现跨越发展。 

  [1]蒋菠,唐炎,孙晋海等. 近代中国大学校长学校体育思想之启示——走出“锦标主义”困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7). 

  [2]胡强. 近年来身体美学研究述论[J].阴山学刊,2007(6). 

  [3]蒋菠,余强,胥洪跃 . 现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论框架构建[J] . 福建体育科技,2014(5). 

  [4]蒋菠.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法的创新初探[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