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专本衔接的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时间:2016-07-29 10:3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唐伏龙等 点击次数:

  [摘 要]物流行业的迅猛高速发展,加速了物流行业对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需求,单纯的重实践或重理论的“跛脚”型人才已经达不到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应该针对目前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现状,对在当前形势下物流管理专业的专本衔接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物流人才;专本衔接;培养模式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的实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更加重要,物流行业对人才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专业人才早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如何使高校人才真正符合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如何建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成为高校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专科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2000年教育部批准北京物资学院第一家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标志着规范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规范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物流管理行业一样,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和逐步往成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一)专科人才培养模式。专科人才培养是以就业和岗位素质要求为导向的层次相对较低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学制通常为3年,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规律,构建课程体系,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师资方面由“双师型”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采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方式,培养过程普遍采用分阶段学习,顶岗实践(或实习)与就业实现无缝对接,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学时总和与理论学时的分配在2∶3左右,毕业生的大多岗位趋向于仓管员、业务员等一线基础岗位。 

  (二)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本科人才培养注重学科性,理论体系完善,但实践体系相对不足,培养层次较专科高,4年学制,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混合式培养,重点在课堂教学及自主研学上,该层次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主学习研究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一些物流技术研究,学时分配上大多采用3.5+0.5或3+1模式,毕业生要求在物流理论知识和物流方法或技术的整体思考与研究方面要有一定的水平,了解基层岗位,但更多的趋向于非一线的管理岗位,层次比专科高。 

  (三)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几年的新提法,该培养模式即要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与应用,培养的学生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要超越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要适应高技术的要求,掌握专业技能和实用的工程生产技术。这样,就必须要大量的实践能力和技能训练予以保障,学制一般为4年。这种培养方式更加考虑操作与理论的平衡,既要对理论操作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和研究,又要对实际操作有一定的掌握,不同于单纯的专科或本科侧重于某个方面。目前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阶段,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以及相对应的保障和效能考评体系也是一个需要完善的过程。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提出,我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在招生计划增量、专业设置、财政投入等方面都将对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倾斜。2013年6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35所高校发起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广东省专门设立“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程”支持转型发展,2014年国家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系列举措正是“高校转型是解决就业的关键”的具体体现,以期从实质上解决就业问题, 

  “能力本位”已是很多高校对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通过设置应用学科专业,推行通识教育的同时,更加突出实践教学,鼓励个性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这个能力是岗位能力、专业能力、操作性技能等各方面的综合,要求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以大量的实践能力和技能训练予以保障,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实用的工程生产技术,超越于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有着本身的特点: 

  1.培养方向和模式须与市场需求相符。行业企业需要“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人才,高校因此需要转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符。 

  (1)探索订单驱动的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类似“定向生(或委培生)”的培养模式,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培养崭新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电子商务的信息流、商流、金融流、物流操作管理人才。 

  (2)构建“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针对地区差异,行业对专业人才在层次、职业岗位能力及职业素质等多方面的要求,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与物流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宽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加强物流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 

  (3)系统化实践能力培养,以作业流程为导向,按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生产顶岗实习四个层次交叉安排实训内容。 

  (4)加深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共同推动校办企业或研究所工作,加大学生参与物流实践的机会,在不保证效果的情况下节省教学成本,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可实行性。 

  2.知识与技能上一是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包括基础理论的加强与拓宽;二是要加强实践能力提升,使学生真正成为复合型、综合型的物流人才。 

  3.培养过程上,同样是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其体系有本质差别,在深度、广度、层次上均有不同,同样岗位但层次不同,专科人才通常为一线工作岗位,应用型本科人才则要求具备一线岗位与管理岗位双重技能,岗位范围扩大了。 

  三、专本衔接式培养模式探索 

  在新形势下,行业企业导向促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建设目标提出:“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在转变,简单的专科、本科或正在发展的应用型本科可能都将不能满足自身和行业需要,物流技术正在向成熟发展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发展阶段,其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因而,应用型本科发展和专本衔接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但专本衔接不是单纯的专科读了再读本科,它需要在专科的水平上继续加强,在深度上加深,宽度上扩广。应用型本科是专科与本科的衔接的一种模式,要做好衔接还要突破普通专本科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型人才或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这个固势思维,培养出既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又有较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即“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人才。这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思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   1.理论上衔接,加深,本科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研究,专科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较普通本科人才培养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加深加强。 

  2.实践教学的深度、广度要提高,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既要有普通本科人才的理论水平,又要有比普通本科人才更熟悉的实践操作能力。 

  3.解决专本衔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探索新思路,有效推进专本衔接式人才培养。 

  四、专本衔接过程中要讨论解决的问题 

  目前,专本衔接的类别有:专插本、专升本、成人本科,各具特点,专插本最终趋向于普通本科模式人才,专升本和成人本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人们为了学历上的提升而学习,从实质上没有真正体现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更不用说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和专本衔接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了。 

  (一)政策问题。最先推选多重方式的专本衔接培养模式的高校有广西大学等高校,但这些高校也只是对成人教育推选。正规的专插本是一种专本衔接模式,但其培养往往和当年入学所在级最初的普通本科培养模式相同,是否在此问题上有所改进,对专科生通过统一考试的学生进行不一样的应用型培养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适用人群。专本衔接式人才培养适用人群有限,通常面向参加高考未能获得本科学习资格人群、专科毕业后参加工作但希望继续提升人群以及立志成为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的人群。 

  (三)起点和衔接的方式问题。局限的看,本文所讲的衔接在形式上可以考虑类似于专本连读、专插本、在职本科三种模式,其起点分别是高中或专科起点, 专本连读类似于本硕连读的模式,大学期间确定一个时间进行综合考核,通过考核者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未通过者取得专科毕业证书毕业;专插本即为毕业前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后获取本科学习资格的学习;在职本科类似于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三种模式的培养方案需要有所区别,主要原因是学生是否具有物流岗位工作经历,学校需要考虑不同起点采取不同学制培养。 

  (四)学制问题。专科通常采用3年制,本科为4年制,但物流管理类专本衔接模式采用几年制需要在时间上融合,学制年限直接影响学时安排,理论与实践学时的划分直接决定人才培养效果,涉及时间和精力问题,在总时间和精力一定的情况下,侧重一方则另一方受损,而且还必须考虑不同起点的学制区分,类似于正负博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双赢培养则可以考虑延长专本衔接式人才培养的培养年限,但绝对不能只是单纯的时间叠加。 

  (五)师资要求问题。可以由理论和实践有一定基础的教师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理论学习一般在学校,实践分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可以由全职理论教师或企业兼职教师来担任,但真正的专本衔接物流人才由于在培养的理论和实践两个高度同时提升而要求师资必须具备更高的水平,而目前来看这方面的人才缺乏,是一个瓶颈。 

  (六)理论加深矛盾。在知识结构与深度上的矛盾,专科生重实践,本科生重理论,二者各自的优势互补即是应用型高级人才,但实际上现行正规的专插本学生进入本科学习后也顺应变成了普通的本科培养模式,专科生考上专插本后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是采用所插入班级的培养方案,其培养思路仍然是普通本科培养思路,与专本衔接式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理论要求是矛盾的。专本衔接式培养需要在理论上实现宽口径、复合型的课程设置教育目标。 

  (七)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出现矛盾。1.应用型本科的专本衔接式培养模式要求强调理论性与系统性,可能涉及一些管理核心内容,而这往往可能是一个物流企业的核心,企业不愿意与高校共享,两者出现矛盾,这就需要高校与企业实现捆绑式发展和捆绑式人才培养,比如“委培生”方式。2.学校与企业的目标不一致,高校的目的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而“借用”企业资源,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营利;高校可能采用的“广播种”的方式,最终去向不定,企业则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二者不同步。因此高校与企业合作人才培养必须先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八)毕业条件。一是学科性理论知识,主要涉及的是专科起点的专本衔接人才培养,在专科阶段可能已经学习过如物流基础等理论知识,可以考虑承认学分;另一方面是实践,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重在实操水平,需要把深入企业实践作为硬性学分,以从根本上解决专本衔接,同时要求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的问题 

  (九)准入准出问题。入学门槛可以适当降低,以宽入多出的方式,效仿医学本硕连读的人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相应要求给予什么层次毕业,获得高一级资格学习的学生在最后两年进入单位参与实习,实行导师制。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专本衔接式培养的学生需要专门开班,不能与普通本科生混为一谈。 

  当前,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要求更多深谙现代物流运作规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不但要掌握经济、管理等方面基本知识与应用技术知识,在物流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上要有一定的水平,与之同时还要熟练从事物流实际工作的相关学科知识和一定的物流实际操作能力及研究能力,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人才要求,简单的专、本科层次人才已基本不能满足,专本衔接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能解决这一难题的很好途径,但物流人才专本衔接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需要广大行业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同时还需要政策上的关注,相信以物流专业为试点,全面推行专本衔接式人才培养必能适应经济发展与行业需求。 

  [ 参 考 文 献 ] 

  [1] 鲁昕副部长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 / OL].新浪网.新浪黑龙江教育,http://hlj.sina.com.cn / edu / news / 2014-06-23 / 120866578.html,2014. 

  [2] 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实现人人成才教育梦[EB / OL].教育部.领导讲话及文章,http://www.moe.gov.cn / publicfiles / business / htmlfiles / moe / moe_176 / 201401 / 161814.html,2014. 

  [3] 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EB / OL].教育部.领导讲话及文章,http://www.moe.gov.cn / publicfiles / business / htmlfiles / moe / moe_176 / 201401 / 161993.html,2014. 

  [4] 浅析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EB / OL].中国报告大厅,http://www.chinabgao.com / freereport / 63979.html,2014. 

  [5] 广东省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和发展分析报告[EB / OL].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评审网,http://www.gdmec.cn / shenbao / zdzy / ts / kecheng.asp?bid=52&id=366. 

  [6] 物流行业.懂IT的物流人才身价高[EB/OL].广州日报,http://gzdaily.dayoo.com / html / 2015-03 / 09 / content_2877544.htm,2015,03,09. 

  [7] 2015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EB / OL].易考吧。职场新闻,http://www.etest8.com / news / zhichang / 20235.html2015,03,06.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