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7 14:0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愉鑫 点击次数:
再次,模拟实验设计巧妙富有创意。蒸腾作用对于植物自身的意义,如果仅仅告诉学生结论性的两句话: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叶片表面温度。学生可以记忆,但却不能理解其内涵。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感受酒精挥发带来的凉意,切身体验蒸腾作用所降低叶片表面温度。为了突破蒸腾拉力这个难点,本节课教师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且简单的实验——海绵吸水。学生对海绵吸水的现象非常熟悉,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很容易理解海绵一步步将水分从低处吸到高处的过程,通过类比,学生轻松的将生活经验迁移到理解蒸腾拉力上,而且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教师同步运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帮助学生建构一种物理模型。这样的实验设计不仅仅体现了生动、有趣的教学特点,更彰显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原来生活中处处孕育着科学知识。
三、真的体验,感受教学与教育的魅力
大家都想听、想上公开课,但是又都在声讨质疑公开课,认为公开课逃不脱作秀的嫌疑,公开课无法在常规课堂上实施,公开课华而不实。面对众多的质疑,程老师的这节公开课给出了最正面的答案,公开课也可以如此真实、朴素、简单,却动人心弦。
首先,教学媒体简单朴素。一支粉笔、几张ppt、几块海绵、一个水槽都是些简单易找的材料,课堂教学中没有光影交错的视频、没有学生稚嫩的情景表演、没有教师表现自我的滔滔不绝、没有热闹无序的学生合作活动,只看到教师用一支粉笔勾勒出简单系统的板书,只听到教师和蔼可亲的提问和具体翔实的评价,只有学生静静的认真的实验,就像一节常态课,仿佛所有的听课者都是隐形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平时课堂上可以操作的。
其次,教学素材简单朴素。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没有加入复杂、全新的素材,完全忠实于教材中选取的素材。教学引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实验材料选取教师用书建议的芹菜,分析材料来自教材的“想一想、议一议”,就是利用这些人人都熟悉的简单的素材,经过教师用心的组合与开发,使整个课堂都充满活力。
再次,教学情感的渗透自然真实。教师没有刻意的让学生讨论如何爱护树木、爱护森林,只是通过分析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生自然而然的理解绿色植物对于整个生物圈的意义,产生爱护树木的责任意识。
如此看来,程老师的这节课运用传统的教学引入,整合教材给定的教学素材,没有借助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也没有热闹非凡的学生活动,似乎是一节再平常不过的常态课而已,甚至是所谓比较传统的常态课。但就是这样一节常态课静静的发生,默默的推进,慢慢的渗入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原来课改不过如此。
很多老师还在疑惑课改理念很好,但是面临教学课时的紧张、考试的压力、实验室建设的落后等问题,如何实现平时的课堂也能充满课改的“味道”。我想程老师这节课就给出了一个圆满的答案,课改不在表面的喧嚣热闹,而是藏于平静之下的思维运动。
(作者单位: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成都610225)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