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走近生(2)
时间:2014-03-19 13:2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佩红 点击次数:
二、积累生活——丰富素材宝库
(一)走进生活,积蓄鲜活的写作素材
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生活则是作文的不竭源泉。学生作文中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构成文章的一切材料,都来源于生活。作文就是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来再现生活、描绘生活。
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把视角对准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直接的生活体验中捕捉新形象,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观察身边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注意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悟身边人的喜怒哀乐,再加上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大量信息,从而建立起作文与生活的良性通道,获得作文的源头活水。这样,他们从关注每一个细节中感受到生活的精彩和生命的灵动,从而积累丰厚的写作素材,提高对生活对自然的思辨能力。
(二)走近经典,积淀丰厚的人文养料
作文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另一方面来源于书本知识。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美好的阅读是为了给学生的精神打底。”笔者所在的教研组的做法是:每学年为学生确定阅读方案,每星期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确定方案时,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循序渐进原则,在文本选择上由易而难;二是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年龄特点选择文本,增强阅读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确定阅读方案。
三、感悟生活——整合材料信息
(一)筛选:选择所需,修整创新
通过以上环节,学生已经储存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但是这些材料大多是零散的、无序的,虽然包罗万象,却又杂乱无章。材料来源的途径和方法不同,留给习作者的印象和感受也不同,所以在写作前必须对材料进行筛选,从众多的材料中初步选择适合主题需要的,然后再对所选的信息进一步修整,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慧眼独运,以新制胜。
(二)提炼:剖析材料,思考感悟
文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是文学高于生活,它反映的虽是现实生活,表达的却是自我情感。这些文章,是作者对材料的深刻剖析,并从材料中思考、提炼、感悟而表现出独特的心理活动。因此,学生在写作时要能够从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善于捕捉材料背后隐藏的内在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深刻的主题。
(三)整合:围绕中心,综合加工
整合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写作时,围绕自己的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过程。在整合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天马行空般四处遨游,但总是围绕中心展开,中心就像绳索或风筝的线,忽远忽近,在这个过程中牢牢控制着中心,把那些零散的、跳跃的、陈旧的材料进行综合加工,传达出一个整体的意向或全新的思想。整合的过程是思维加工最复杂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围绕中心对文章进行全方位规划构思。
以上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加以明显区分,在写作时应灵活综合运用。
四、创造生活——触发写作灵感
(一)顿悟:及时捕捉,随时抓住
所谓顿悟,就是学生面对新的事物,不需要推理过程而直接对事物做出直接的了解和认知。当某一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学生经过思维加工,把潜在的信息调动起来,并一跃抓住背后隐藏的奥秘。顿悟是突如其来、转瞬即逝的,因而学生要善于及时捕捉,把所悟到的新观点、新看法、新认识记录下来,写成文章。由于顿悟的突然性,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抓住所感所悟,然后组织材料。作家茅盾曾经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缘于此,我们应引导学生自由写作,不必规定写作的时间、地点,不必限制题目、字数。鼓励学生想写就写,写好可以自己收藏,也可以给同学传阅,也可以交给老师批改。为了鼓励学生提高写作兴趣,增强主动写作的意识,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规定一学期拿出三到五篇即兴创作的“得意之作”,然后把佳作推荐到学校文学社刊发表,或鼓励学生向作文期刊投稿,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美酒,不断跨越新的高度。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