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学生“习作难,难习作”的现实,语文教师要树立起“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资源观和价值观,关注并善于开发利用课外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获得体验、厚积薄发,进而提升习作能力。
关键词:果园资源观察体验积累习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68-02
作者简介:施冬梅(1981—),女,江苏启东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苏启东市徐龙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关于习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习作的要求似乎并不高,实际教学效果又怎样呢?每每翻阅学生的习作,内容空洞、形式单一、表达乏味、缺乏真情的现象比比皆是。习作难,难习作,关键就在于学生缺少可写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并且要求“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要求语文老师关注并善于开发利用课外教学资源。我们语是否可以此为契机,从中受到启发并付诸实践呢?
笔者所在的小学紧靠远近闻名的果园,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春华秋实。近年来,我们冲破思维的壁垒,打通空间的界限,把这得天独厚的果园资源作为乡土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并有机渗透到习作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实实在在提高了习作能力。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首先,以果园资源为依托,开展各项体验活动:
1.“果树知识我知晓”——生在果园,长在果园,对果树知识的了解就不能仅限于知晓名字那么简单。以“小专家”的身份,选定一种果树,通过观察、查找、询问等方法研究它的种类、特征、生长规律、栽培技术、果实口感特点及营养价值。
2.“果事劳动我参与”——香甜可口的果子谁都喜欢吃,但对于栽培时的辛苦却没有几个学生清楚。所以,以“小主人”的身份,与小伙伴一起劳动一周,参与捉虫、喷药、套袋等,体验果农的劳动生活。
3.“果园采访我进行”——果园每天都在发生生动有趣的事情,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当前果园中出现的新型果农,学习他们在科学种植方面的先进经验;走访果农,请他们讲述关于果园、果树栽培的有趣、辛酸的故事;探究相关农谚、民谣的来历。
……
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季节特点和果树生长特点,开展各项主题活动:
1.“梨园赛诗会”——每年三月,果园成了花的海洋,置身果园,此情此景如此美好,学生们慨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多么生动形象的描述;学生们在如雪的梨花前驻足观赏,“人面梨花相映白”是多么生动的剪影;闭上眼睛深呼吸,“琐窗春暮,满地梨花香”是多么真切的感受……
2.“水果展销会”——初夏是果园里水果成熟品种较多的时节,粉嘟嘟的桃子、黄澄澄的杏子、淡绿色的香瓜、酸甜可口的草莓、又大又圆的西瓜……在这样一个快乐的时刻,要求每个学生带来一种自己亲手栽种或家里栽种成熟的水果,“校园水果展销会”就开始了。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摊位,可以制作水果拼盘、画出海报、介绍水果的口味、推销自己的水果,十八般武艺齐上阵。
……
各项体验活动和主题活动的开展,从表面上看,似乎与我们的习作教学是不相关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情感体验、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丰富了习作内容。
一、在果园中学会观察
巴甫洛夫有句著名的座右铭:“观察、观察、再观察”。要习作,我们首先要让孩子会观察。观察,顾名思义,“观”是用眼睛看;“察”是体察,即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进行观察之意。看来,观察决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要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用眼睛去看果树的花开花落、栽培的种种技巧;用耳朵聆听风吹树叶的神韵、游人的赞誉;用鼻子去闻花朵的芬芳、果香的诱人;用手触摸树干的遒劲;用嘴品尝各类水果的酸甜;用心感受果农劳作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观察能力迅速提升。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