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课程(2)
时间:2014-03-21 11:1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史金霞 点击次数:
是的,缺乏课程意识的教师,是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的,遑论优秀。而那么多一线教师,不知“课程”为何物,却口口声声说着“课程”,甚至以课程之名,为自己的教学做装点,这也是“新课程”推行这些年来的一大景观。不亦悲乎?
首先是教育
“课程”与“课程标准”区分出来,是意义重大的。
无论一个教师执教哪一门课,任教于哪个年级,只要立足于“课程”的理念,便会自觉地将学科教学与教育过程结合起来,便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所追求,从而自觉地努力成长为一个遵循社会生活常识与规律、教书育人的教师。
对教育教学有所追求的教师,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是值得认真阅读的。
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吧,是多么令人深思。
“一定把课程设计成这样:让学生全神贯注于互动中而非填鸭,克服总想把信息灌给学生的倾向,让他们直接面对主体、彼此和自己;我一定给学生阅读一些他们需要知道的东西,但要留出学生可自己思考的空间,又因基本教材往往有这个优点,我一定熟读所教领域的文献;我一定要创设一些让他们去探究未知的领域的练习,以及证明他们已经学会了多少内容的作业;我一定要建立一个容许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的时间表,同时也有时间掌握计划中必须学会的事实。”[3]
对于一个教师而言,首要的不是教学,而是教育,出发点与目的地,都是教育。而课程,是经由教学达到教育的必由之路。它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建设。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曾经这样回应一个年轻的迫切的诗人:
“要耐心地对待心里所有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尝试去喜爱这些问题本身……不要急于得到答案,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所以不能给答案。关键在于去体验一切。现在就去体验问题。渐渐地,不知不觉地,体验了一些日子后,答案就会出现。”[4]
这段话,同样适合送给行走在教书育人道路上的人们,教育,不是工业,而是默默耕耘、悉心培植、静候生长、收获有时的美好的农业。“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时至才能产生”,“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
“关键在于去体验一切。现在就去体验问题。渐渐地,不知不觉地,体验了一些日子后,答案就会出现。”
是的,只要体验,思考,热爱,创造,答案就会出现。
【参考文献】
[1][2](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奥)莱内·马利亚·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M].冯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