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健身兴后起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构想(3)
时间:2014-03-22 14:2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杨木森 点击次数:
3.加强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力度,提升体育课程的未来适应性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问题多而杂,重点不突出,层次无分别,针对性差等。可以说,目前还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课程内容。因此,学生走向社会后,体育意识差,掌握健身锻炼项目和方法少,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难终生受益。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一定要以强身育人为目标,力求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首先要更新、调整竞技运动项目的课程内容,逐步改革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教学,在教学与练习要求上,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抓住运动中主要因素,简化规则,要按学生的兴趣、注意、能力,灵活运用规则,要使学生理解运动的意义和作用,把科学的体育技能带到社会和生活中去。二要增加实用的健身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体育和乡土体育课程内容。第三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课程内容,保证体育课程设置的时效性。
4.注重体育课程设置与群众体育健身的契合性
体育课程的设置与群众体育健身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因此,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要注重与群众体育健身的契合性。具体地,加强体育课程设置与群众体育健身的契合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体系。传统的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并且受到专业体育设施的局限性,体育教材上的体育相关内容无法在群众体育健身中很好展开。同时,学生群体作为最佳的群众健身宣传者和践行者,教材的局限性阻碍了学生群体将合适的体育锻炼内容在群众中间传播和展开,因此,一定要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体系。教材的内容不仅反映专业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活动,更应当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通用性,教材上的内容应当注重群众健身相关内容的引入。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新的系列教材应当注重弱势群体的锻炼方法的介绍,比如残疾人如何更好地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等;其次,体育课程的最终考评方式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考虑增加课外实践环节,比如太极拳的课程考核方式中,可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环节,学生是否在周末或其他空余时间在公共锻炼场所锻炼或者引导群众进行太极拳的锻炼将成为加分因素。让学生群体在体育课外参与到群众体育锻炼中去,甚至成为体育群众锻炼的带头者和普及者,从而将体育课程的设置与群众健身有效衔接。
群众体育健身的推广和普及有助于全民身体素养的提高,对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各个学校应当认识到学校体育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群众性、普及性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稳中创新的原则,积极推动体育课程的有效构建,从而保障体育教学社会价值的发挥。
————————
参考文献
[1]李华禄,黄正廪.对遵义地区群众体育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2).
[2]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兼论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径.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3]徐金尧.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构思.浙江体育科学,2005(1).
[作者:杨木森(1957-),男,河南洛阳人,洛阳理工学院体育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