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28 14:2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田东良 点击次数:
无意间的偏袒是对学生极大的伤害
人与人的缘分是奇妙的。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日复一日面对几十个不同个性、来自不同生活环境的孩子。班主任也是普通人,也会有自己的好恶,绝对的公平是难以做到的。在学生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在日常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在本班学生与外班学生比赛竞争时,教师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一样,需要有坦荡磊落的胸怀。现实中,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偏袒相对弱势的或是自己看得比较“顺眼”的学生。殊不知有时候,一个不合适的眼神,可能就伤害了某一颗脆弱的心。
有次篮球比赛,隔壁班组成了一个“强队”上场,我们班输得一塌糊涂。大家回来以后关上教室门,看得出来都很沮丧。我没有说话,这种情况下冷静比安慰强。可是凑巧的是,隔壁班的队员庆祝回来,路过我们班窗子时发出了刺耳的尖叫,并且拍打教室后门。我们班学生瞬间群情激愤,我也气不打一处来,出去大声地批评了他们,说话很不客气。事后想想,我在面对外班看起来“强悍”的学生的时候,潜意识地站在了所谓班集体的立场上,对自己班内的学生是有偏袒的。从隔壁班几个队员瞬间惊慌的神色和不知所措的尴尬笑脸可以看出,他们应该并不是故意为之。其实,对于他们,我也是老师。对于我而言,只要是学生,也都应该是一样的。因此,我此后在处理学生矛盾时,都会想到自己的身份首先是一位教师,不要为了保护本班“弱势”孩子而去伤害“皮实”的学生或是别班的学生。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就意味着权威,不引起学生的不满和非议的办法就是对学生一视同仁。我们不妨把自己的好恶沉淀一段时间再看,可能就发现了偏颇之处。
有些看似公平的规则,实则忽略了个体的差异
在班级管理中,最让班主任头疼的莫过于每学期的座位安排。也许有些初中学校实现了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学生的座位安排比以往一律面朝黑板成排而坐好了许多,但大部分还是分“三六九等”的。由于每次安排座位,总有断不完的“官司”,理不完的“账”,我们几个班主任就想了一个办法——推磨座位法,即小组成员不变,但每个小组的位置每月变一次。例如一组学生第一个月在本组的位置,第二个月在第二组的位置,第三个月在第三组的位置……其他小组以此类推。这个看似合理的座位安排方法让我踏实了很长一段时间,自以为天衣无缝,不断向别人推荐使用。但是,后来我发现,这种方法其实忽略了特殊情况的存在,还不止一个两个。如有的学生患有近视,有的学生个子矮小,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自律性比较差。我们要兼顾这些情况,不能为了所谓的公平去强行安排座位。
在每周一下午的卫生大扫除中,为了体现劳动量的均衡,我往往把劳动片区平均分给每个小组。每个组负责的劳动片区面积差不多一样大小,人数大致一样。但结果却是有的小组轻轻松松、早早完成,有的小组尽管每个成员都气喘吁吁,却迟迟完不成清扫任务。自然,我认为完不成清扫任务的小组在劳动过程中肯定是偷懒、耍滑,于是一顿训斥。后来,我经过亲身体验才明白,这个看似公平的清扫任务,实际上忽略了小组成员劳动能力的差异。那些迟迟完不成清扫任务的小组,大都不是偷懒,而是因为组员平常没有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在卫生扫除时,就会出现力气不少使、出活却不多的现象。这不是用一句“是你自身的原因”就能解决的事情,必须重新安排小组成员,不然时间久了,有的学生就会对劳动产生抵触情绪,那就成了更大的问题。
在班级内选优评模的活动中,尽管我们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投票机会,但学生受到教师过分强调文化课的影响,那些在学校运动会表现突出、在值日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照样很容易就被大家遗忘了。这需要班主任在制定班规制度时,尽可能地全面、民主、公开,并且要细化、人性化,对学生强调先进的概念,并身体力行去表扬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样,学生也会觉得班规更有权威性,更加客观公正,并且对荣誉更加珍惜。
实践证明,一个关注班级管理细节的班主任,更容易让学生信服,其所带的班级更容易形成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班风。眼界决定高度,细节成就和谐。很多时候,学生是非常敏感的反射镜,教师只要有一点尖锐,便可能会反射回自身这里。所以,作为教师,尤其应该注意自己的心性脾气,谦虚谨慎、理性冷静、客观大度等都是靠慢慢修炼来的。
(责编莫荻)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