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比赛中心理障碍的运动训练学分析(2)
时间:2013-12-20 11:3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沈雅雯 点击次数:
3.3心理饱和障碍
运动员的心理饱和是影响竞技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在比赛中,运动员有时要进行持久性的作战,需要较大的心理抗压力和承受力,注意力高度集中,反应灵敏、观察细致、思维活跃。但当竞赛的时间持续到一定长度时,运动员机体的疲劳状态得不到缓解,便会产生心理饱和状态,无法调动积极性,疲惫倦怠。这种心理状态会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竞技能力的正常发挥,破坏比赛战术的布置和执行。3.4激活障碍
在临赛前,需要激活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使其具有足够的兴奋,斗志高昂,信心十足,保证其在比赛过程中充分地调动机体,发挥生理机能潜力以及技术水平,适应比赛环境。但赛前若是训练多度,造成运动员过于疲劳、动机过高或过低,就会给其带来更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最终引起激活障碍。当激活不足时,运动员经常会显得失落、萎靡、抑郁、精神不振、注意力涣散、对比赛欲望不强等情绪;激活过度则表现为过渡性紧张、焦躁不安、慌乱等情绪特点。激活不足或激活过度都会对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造成负面影响。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以速度为主的复杂和精细运动项目。其中复杂的技术环节众多,对抗性很强。比赛中运动员的动机水平若过高,则会表现为求胜欲望强烈,体力充沛,但是在细节的动作的把握上不到位,击球质量下降,失误率高,技术水平发挥起伏较大;而机体水平过低,又会表现为情绪低迷、求胜欲望不强烈、思维迟缓、反应迟钝,不能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想要获得最佳的竞技状态,就要使运动员的动机水平处于最佳状态〔5〕。而对运动员进行合理、有规划的心理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进行自我调整,克服情绪障碍、心理饱和障碍、激活障碍等,使自己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充分发挥技术水平,战胜对手。
4羽毛球专项训练中克服心理障碍的主要措施
4.1加强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心理可靠性
心理训练的目的是针对性的培养和构建不同运动项目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特质,为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羽毛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品格,敏捷的思维、稳定的情绪和高效的战术执行能力等。这些都需要平时长期的训练,逐渐形成和调整到最佳心理竞技状态。
首先是要激发动机。动机是行动的直接指导,一切行动都是动机支配的结果。赛前要充分激发运动员的求胜欲望,建立必胜的自信心。这样强大心理主要来源于对对手习惯战术、长处短处、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全面了解与分析,熟悉比赛场地、观众和裁判员的特点,使运动员对于比赛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其次是自我放松。赛前羽毛球运动员可通过自我放松训练来进行自我暗示〔6〕。暗示指的是通过语言对心理状态进行调节。具体做法是闭上双眼仰卧或静坐,集中注意力,让自己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并对自己说:"我已经充分放松了"、"我的肌肉不再紧张"、"全身都轻盈了不少",这样的暗示能够使肌肉完全放松,最大程度上缓解紧张的情绪,在赛前获得充分的休息。再次是表象训练。表象训练指的是有目的性地回顾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技术环节和动作,再对其进行修正、发展和创造,其过程类似于在头脑中放电影。具体做法是让运动员静卧或静坐,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回忆比赛的整个过程,若获得胜利就会浮现出场上观众的欢呼声,以此调动振奋的情绪和旺盛的精力,使运动员充分地肯定自我,使得积极的情绪和高昂的斗志得到积累,这种状态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心理条件。
4.2加强模拟训练
通过模拟训练使运动员能够身临其境感受比赛情绪,在此过程中改善知觉过程,形成完整的思维、想象体系,排除干扰,稳定情绪,使运动员能够充分发挥平时的训练水平。首先,是注重对比赛对手的模拟。在赛前进行资料调查,尤其是通过对对方的身体素质、技术特点、战术布置等情况的分析,了解对方运动员的风格、特点等,有针对性的进行模拟训练,并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其次是对赛场气氛的模拟。比赛时,由于观众的欢呼声以及各种行为都会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导致其产生异常情绪。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可以多邀请一些观众到训练场观看,人为地创造一些躁动和不安,来训羽毛球运动员处变不惊的能力,以不被现场观众的言行举止所干扰,保持稳定的情绪,提高运动员的临场适应能力。再次是对竞赛条件变换的模拟。经常模拟比分处于落后状态或是关键比分的制胜点。其目的是为了锻炼运动员在关键时刻的应变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经常制造紧张的比赛气氛,有助于运动员在真正的比赛场上有效缓解紧张情绪,稳定自己的情绪,将注意力放在比赛中。
4.3提高教练员临场指导的水平
羽毛球教练员是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唯一指导的来源。其作用就是根据眼前场上情状的变化,以及对手技战术的变化,及时作出技战术的调整,帮助运动员及时调节情绪,促使运动员取得成功。由此可见,一个教练员应发挥的作用就是在场上帮助运动员达到既定目标,最后取得成功,因此,教练员本人就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技术水平。教练员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7〕。
首先,在赛前做出完善、全面、详细的技术布置,此外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给予运动员足够精神上的鼓励,这种精神鼓励能够有效缓解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压力。教练员不要仅仅将关注点放在比赛最终成绩上,更重要的是鼓励运动员奋发努力,尽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技术水平。其次,在羽毛球比赛中,经常会有突发状况产生,这时的教练员应该保持稳定的情绪,缓解运动员紧张不安的状态。因此,作为羽毛球教练员不应在危机情状下表现出各种应激表现,应该保持镇定自若,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明智、合理的决策。
5小结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按照包含的运动项目的数量,可划分为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及专项训练学。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结合理论实践,对羽毛球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加强羽毛球运动员体能、技术、战术、智能的发挥和提高的同时,必须注重加强心理训练,加强比赛模拟训练,加强运动员利用比赛间歇这一时机进行身心调节和放松的意识,并对在比赛中运动员如何调控、放松和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以及迅速恢复良好的体力等方面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因此,根据运动训练的训练规律,科学地锻炼,有效地指导,克服比赛焦虑等问题,对于提高羽毛球运动员全面发展各方面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芙蓉浅析羽毛球运动的心理训练及对比赛的影响〔J〕内江科技2009(01)
〔2〕杨玉蓓,李彬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赛中消极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3〕高林试述羽毛球运动员临场的心理因素及训练方法〔J〕科技信息2009(13)
〔4〕孙景召关于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变迁的哲学思考--从认识论视域透视训练理论的发展及其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5〕林玉亮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进展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6〕杨立荣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进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10)
〔7〕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2)
(责任编辑:李远伟)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