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0-26 14:2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刘婷婷 点击次数:
3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般来说,课程设计得越好越精确,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扮演者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计划最终都是通过教师一个人授课而得到实施的。教师不顾学生主观求知的欲望和方向,以及学生的认知方向和学习风格,只向学生灌输教科书知识被命名为"填鸭式"的教学。"填鸭式"教学其教学目标上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与丹麦老师几乎不参与课堂,整个课堂基本上靠学生自主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丹麦,低年级的班级,老师只是讲讲这堂课的规则,然后就在一旁观看,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去摸索。若是高年级的班级,教室里一般是找不到老师的身影的,教师们都在咖啡厅喝着咖啡。更或者就是上述提到的混合式班级,低年级的孩子可以从高年级的孩子那里学到不少知识,同时又在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以及沟通方面的能力。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教师授课的课程如何开展,但事实上,丹麦的小学老师都这样做了。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就是评价设计这个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否达到。它跟教育目标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
在中国,我们从生下来就已经被国家、被父母设定了要被打造出来的样子。国家要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为成为那样的人做出努力。在我们不懂事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无知的我们只能"听话"。教育的评价方式即检查最终要求被打造成的样子是否满足其标准化。而最标准化的考量形式就是高考。在中国,"分数"就是对中国学生、中国教育最准确的评价方式。
然而在丹麦,只要你懂生活的任何部分,你就能通过考试。低年级的孩子们交给父母的是一份"四格成绩单",上面没有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的分数,也没有老师的评语,更没有排名。事实上,这份成绩单是由孩子自己或写或画完成的,上面只有四个格子,分别是"最喜欢的事情""最讨厌的事情""最擅长的事情"以及"最希望学习的事情"。许多还不会写字的孩子,在四个格子里甚至只用图画表达。这份四格成绩单是每学期末,老师与家长面谈的根据。重点不是成绩,而是孩子的发展、个性以及与同学的相处。
如果你会做蛋糕,你的"成绩单"会认可你的能力;如果你会修水管,同样也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丹麦也有类似的"高考",但并不像我们这边只追求分数,而是采取等级制。如果你会读,可能你能得到C等,如果你会用,能得到B等,如果你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你能得到A。各种你自选的科目汇总后得到的A、B、C比例不同决定了你能进入的学校。也就是说,如果你获得A等的比例比较大,那么你很有可能进创造性的大学,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因为你有这方面的才能;如果你C等比例比较大,你进入的大学会着重培养你操作方面的能力,以后你将从事各种操作行业的一线工作。学生们很坦然地接受这样的安排,事实上,这样的安排是按照"测试出来"的综合能力合理科学得进行选择的,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学以致用。有一点要提出,丹麦的人口不多,人力资源安排合理,学生们几乎没有像中国学生从小肩负的重担和感受到竞争压力,这也是这一评价体系在丹麦能被合理运用的一个根本原因。
丹麦VIA大学的教授LisbethLundeFrederiken曾经说过,丹麦的小孩很少有人不喜欢学习的。虽然她没有给我一个精确的数据,但看着这些富于创新的课堂,孩子们又怎能抗拒学习。丹麦的社会结构、福利机制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跟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要想单从课程设计的改革这一方面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不容易。更多的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改善"教育目标""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形式""教育评价体系"。但作为教师,如果能像丹麦的教师一样能够想尽办法为孩子学习提供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这将会为减少小学生厌学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二十年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于忠海.教育目的的转型:从终极者道普通人[M].北京:全国百佳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4]关欣,王宁.小学生厌学问题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12).
[5]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38.
[6]天慧.从文化差异谈"填鸭式"教育与"放鸭式"教学[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7).
[7]程达.教学目的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24.
[8]盛荣杰.丹麦教育概览[J].北方论丛,2003(3).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