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解释学视角下教育的理解过程(3)
时间:2013-08-29 10:1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蒋哲昕 点击次数:
三、结论
1.视域融合是教育主客体达成的共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从自己的“前见”视域出发来理解课程与教材(文本),实现自己现实世界与文本视域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各自的视域中进行观点和思想的碰撞,从而实现“视域融合”,达成相互理解;教师与课程设计者双方共同商讨评价标准,不仅体现评价者的意志,也体现被评价者的需要和要求,即使评价标准已经形成,通过互相理解可以对评价标准加以修订,达到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视域融合”。视域融合是一个共识达成的过程,在理解中不仅是谁对谁错的问题,更是评价与选择的问题,因此,必须在互相理解的过程中达成共识、达成一致。
2.共识是为了获得主体间的稳定性与确定性
共识的作用就是靠大家相互的主观印证来使一个主张获得主体间一定的稳定性与确定性。学校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理解需要达成共识,以促使双方不互相误解,对话在空间与时间纬度的展开为获得理解一致性提供了形式要件,而共识则是这种理解一致性获得的关键。
3.注意把握教育理解过程中解释学等哲学理念使用的范围与程度
教育中需要学习、借鉴西方解释哲学的思想,但不能被那些思想的磁场完全吸附住;对西方解释学的思想需要理解,而不是完全接受;需要借鉴,但不是生搬硬套;需要对教育中的“理解问题”进行思考,但不是将其消解在西方哲学之中。应该要不断关注和努力学习并借鉴其基本思想,提升教育的学术性,达成教育与哲学的融合与共识。
注释: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87.
②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89.
参考文献:
[1]Gadamer,H. G. Wahrheit and Methode[M].J C. B Mohr(Paul Siebeck),Tubingen,1986.
[2]伽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殷鼎.理解的命运[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4]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97.
[5][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与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