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实证研究
时间:2013-11-01 15:1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罗梅 点击次数: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加,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日益紧密,兼具商务和英语知识人才的培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了顺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商务英语系列课程成为了众多高校英语专业和商贸专业的必修课程。商务英语以实用性为导,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内容,而“听说”作为日常商务活动最基本的沟通手段和交流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商务英语听说教学一般沿用“教师、课本、课堂”为主导的“三中心”教学模式进行,诸多弊端也逐渐显现,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尝试将支架式教学引入“商务英语听说”课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其对口语和听力学习的真正教学效果。
一、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是构建主义教育理论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理论基础源于20世纪30年代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或者距离,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和距离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布鲁斯(Bruner)、麦瑟(Mercer)、伍德(Wood)等新维果茨基派学者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架”理论,并将“支架”的概念应用于教育学中。支架,原指建筑工地中的类似脚手架一类的东西,是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临时和必要支撑。支架教学隐喻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支架”的帮助,帮助学生更为高效进行攀爬,最终穿越“最近发展区”,完成知识的构建,使学习者从原有的水平达到更高层次的水平。
二、研究的现状
孔燕平[1]根据商务英语的特点阐述了商务英语支架式教学课堂的具体步骤。周芹芹[2]对商务交际英语网络课程进行了搭建脚手架、创建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五大要素的设计。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利用支架式理论进行教学探讨的学科比较广泛,有英语、物理、化学、数学、体育、音乐等,而通过文献查阅也发现,将支架式教学运用于商务英语系列课程的研究相对比较少。
在听力研究方面,蒋娴萍[3]、徐丽华[4]、吴峰[5]分别选取《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Unit3“EveryJackhashisJill”、《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1》Unit2“FunwithLanguage”和《SeniorEnglishforChinaStudents'Book3》Unit3“TheLanddownunder”作为支架式听力教学的素材,探讨支架式听力教学的新思路。口语研究方面,彭霞[6]以《综合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口语话题“Lifeinthecityandinthecountry”作为范例阐述了支架口语教学的过程。这些研究虽然是听力和口语支架教学运用的典范,但只是针对一个小章节内容进行设计,提供了一种教学设计思路,缺少整门课程的整体运用和长期实践效果(一个学期或者更长时间)的定量研究。鉴于此,笔者将支架式教学运用于整个学期的“商务英语听说”课程,通过定量分析验证其效果。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尝试将支架式教学运用于“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中,拟探究以下问题:支架式教学和传统教学在商务英语听说(听力和口语)教学效果上的差异;学生对支架式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反馈和评价的差异。
2.实验对象
在钦州学院商学院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实验的对象,其中一个班设定为实验A组(34人),另一班设定为实验B组(35人),实验A组和实验B组分别进行支架式教学和传统教学。
3.研究思路
首先,将随机抽取的实验A组和实验B组的学生进行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以确认两个班的学生在实验前听力和口语不存在明显的水平差异,这将成为实验能否继续进行的前提条件。如果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需要打乱随机重新分班再进行相关的测试,直至出现测试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为止。其次,将实验A组和实验B组分别进行16周的支架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最后,将两个实验组的听力成绩、口语成绩和教学评价反馈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教学的优劣。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