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探究前置教材后移

时间:2014-02-13 09:0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于忠荣 点击次数:

  摘要:回避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以“探究前置,教材后移”方式“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达到提升探究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探究;空气;氧气;体积分数;教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编排的教学内容是“空气[1]”,一般第1课时内安排“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实施本部分内容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会选择“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解析史料实验→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教师解析演示实验”等流程组织教学。即,首先学生课前(或课首)阅读教材;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解析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现象和结论;再次教师演示实验2-1,解释实验现象(如产生大量白烟、分析水倒吸入瓶中等于或小于1/5的可能原因等),抛出空气组成,讲授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以及区分方法,提供练习题;其间学生学习活动则是听课、记录、做练习等。这种学生事先知晓学习内容的课堂,由于没有浓郁的“探究味”,从而鲜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有效的讨论与争辩,学生思维“钝化”、学习效果低下,课堂缺乏生命活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效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探究的兴趣,我们则是回避教材的干扰或暗示作用,将探索性教学活动置于学生阅读教材之前;探究学习结束(或课后),再来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温故学习内容,促进他们进行认知完善与内化。这样的“探究前置,教材后移”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突出“学生总是学习的主体”,可以促成学生从“盲从”走向“探索”,从而利于他们更为持久地保持知识、经验,更有利于他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发展观察、分析、推理等探究能力。笔者现将“空气(第1课时)”教学实践的具体过程呈现如下。

  一、教学过程

  1.课堂引入

  [教师投影](如图1)。

  [教师提问]什么物质“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设计意图:借诗句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对空气的关注。

  2.初识空气

  [教师提问]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空气真实存在?空气是单一物质组成的吗?(请举例说明)生活中,你尝试了哪些“捕获”空气的方法?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技能。

  3.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现象和结论

  [教学过渡]谁让我们知道了“空气不是由单一物质组成的”?

  [教师投影]200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试验的方法测定了空气成分。他把少量汞(Hg,俗称水银的一种金属)放在密闭容器中(如图2所示)加热12天,发现部分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空气体积减少了1/5左右。通过对剩余气体的研究,他发现这部分气体不能供给呼吸,也不助燃,他误认为这全部是氮气。后来,拉瓦锡又把加热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中再加强热,得到汞(Hg)和氧气(O2),且氧气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中减少的空气体积。他把得到的氧气导入前一个容器,发现所得气体与空气的性质完全相同。由此,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且氧气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19世纪前,人们认为空气中仅有氮气与氧气。再后来,人们又陆续发现空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如,氦、氖、氩、氪、氙等)。目前,人们已能精确测量空气成分,若按体积计算,大约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教师提问]请从定量角度说出空气的具体组成。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并加以认知。

  [教师讲述]以空气、氧气为例分别讲述混合物、纯净物概念。

  [教师投影]拉瓦锡给汞加热12天后的实验现象(如图3所示)。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