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3-09 16:0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 张定平 点击次数:
摘 要 通过教学案例阐述如何灵活选用教学媒体,对教学媒体的辅助手段进行介绍,认为应该从学生出发,按需选择教学媒体,做到适时、适度、适用。
关键词 教学媒体;化学;班班通;校校通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3-0026-02
1 引言
笔者任教于农村初中,“农远工程”“校校通”“班班通”工程的实施让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用教室内的电脑播放PPT课件上课,已成为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让分子、原子等微观知识“实物化”;将化学理论、化学反应原理等抽象内容“具体化”;将空气、水等静态事物“动态化”;将自来水的生产、制造纯碱等复杂工艺“简洁化”;将零乱的化学知识内容“网络化”。
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称为教学媒体,它是指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中,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载体和工具在[1]。课本、黑板、粉笔、教具、挂图、化学实验仪器药品、计算机、网络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手持技术……如何选用这些教学媒体,是每位化学教师每天要面对的问题。
2 选用教学媒体的不足
选用“班班通”设备的不足
1)不用。除了上公开课,部分教师基本不用班班通设备。可能原因:觉得麻烦,对新的班班通设备不熟悉,课件制作水平低。上公开课必须要用班班通设备时,找别人的课件或网上下一个课件临时应付一下,反映出教师本人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兴趣,对信息化不了解。
2)滥用。教师下载多个课件,通过复制粘贴拼凑在一起,PPT课件有40页以上,学生还没完全明白,下一页又来了。整节课教科书基本不用,也基本无板书。学生做的工作是:将课本中问题的标准答案从课件上记录到课本上。这是典型的灌输,从“人灌”改由效率更高的“机灌”。这反映出教师课程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没有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教学。
忽视传统教学技术手段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后,一些化学教师做实验、采用教具的次数明显减少,连板书也大幅减少。长期使用PPT课件上课,有以下弊端:课件临时修改难,课堂缺乏生成性;教学媒体选择单一,学生易疲劳;信息发送节奏快,反应慢的学生跟不上;人机对话变多,师生交流变少;学生被动接受变多,思维过程减少。整个化学教学过程完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每种教学媒体在学校教学活动中都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2]。板书具有灵活性、生成性,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有利于学生思维由形象向抽象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各种教学媒体,发挥各自优势,让课堂丰富多彩。
用视频替代演示实验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的最佳方法。但上课时,教师经常用视频替代课堂演示实验。原因可能有:图安全省事(不用实际操作,所有的实验隐患都不用考虑,不用找实验教师,不用考虑实验可能会失败)、图省时省力(不用花时间装备实验器材,不用课前事先模拟实验,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不用拿送实验器材)、认为节约环保(不用化学药品,没有反应污染物产生)。
现在学校已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教学仪器设备配置齐全,反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少了。“黑板上做实验”“多媒体上做实验”弱化了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弱化了仪器的感官作用,不利于化学现象的生成和过程的展示,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利于教学契机的产生[3]。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