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2-22 09:4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李爱民 孙久文 点击次数:
摘要: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角度解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沿用其分析框架,本文构建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2×3×3结构的NEG模型。从边缘区域的角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提升区域效用水平,从而成为促使区域格局由聚集到分散的重要力量。分散均衡使稳定性均衡成为可能,决定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遵循“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的演进机制,并沿着类似“8”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最终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描绘了广阔愿景。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分散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核心—边缘结构;演变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1-0065-007
一、引言
长久以来,随着我国区域实践的不断推进,关于区域发展格局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现阶段关于区域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区域发展的实际。一直以来,学者们都聚焦在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战略,并以此作为划分我国区域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提出我国区域发展进入从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的转折时期[1][2],张可云(2012)针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实际,更是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3]。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区域发展总体脉络,只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描绘出大致轮廓,不能为区域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手段。
自Krugman(1991)初步作出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初步尝试开始,新经济地理学便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经济学研究殿堂。[4]Fujita、Baldwin、Ottaviano、Thisse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构建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对空间结构演化进行描述。[5][6]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和分散的角度,对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对现实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7]但已有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是从核心—边缘结构中核心区域的视角出发,从循环累积的角度探讨聚集的因素,得出CP结构成为稳定均衡的结论。[8]本文反其道而行之,试图以边缘区域为分析主体,着重探讨引发区域分散的因素,为促使空间分散布局建构理论支撑。
基本公共服务是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一直受到重视。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卫生、基本教育、社会救济、就业服务、养老保险和保障性住房[9],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放在了突出位置。陈雯(2008)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公共服务提高有助于增强城市的向心力。[11]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直接提升本区域居民的效用水平和收入水平,从而对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基本公共服务部门加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区域发展分散化布局的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计
1.模型假设
本文构建的模型为2×3×3结构,即两地区、三部门和三种生产要素。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假设两个地区分别为东部(E)和西部(W)(1),东部地区为较发达区域,西部地区变量不采取任何标示,东部地区与之对应的变量采用上标(*)标示。(2)
——两个地区:东部和西部,两个地区在偏好、技术、交易水平、禀赋方面都相同;
——三个部门:农业部门(A)、工业部门(M)和基本公共服务部门(S);
——三种要素:劳动力(或非熟练劳动力)(L)、人力资本或企业家(或熟练劳动力)(K)、政策资源(Z);(3)
劳动力总量为LW,西部拥有份额为专,东部拥有份额为(1-专),假定专<1/2,因此,西部比东部小,且劳动力不可流动;人力资本总额为KW,人力资本可自由流动,假定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的分布相同,因此西部拥有人力资本为专KW,东部拥有人力资本量为(1-专)KW;政策资源总量为ZW,西部拥有份额为,则东部拥有份额为(1-着),政策资源在区域间不可流动;三种要素的资源禀赋情况如表1。
假定西部使用的人力资本份额为,东部使用人力资本份额为(1-),和空间经济学文献一样(参见Baldwinetal.,2003,p.74),我们认为在各个区域,人力资本使用中的?专来自西部,(1-专)部分来自东部。
和Krugman(1991)等一样,本文假定农业部门在规模报酬不变(CRS)的生产技术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生产同质产品,生产1单位农产品需要aA单位劳动力投入,支付wLaA的单位成本;工业部门在规模收益递增技术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生产多样化产品,单位产品需要1单位人力资本作为固定投入以及aM单位劳动力作为可变投入,支付w+wLamx的单位成本(w为人力资本的名义工资,x为产出量)。假设农产品不存在贸易成本,工业品的贸易成本采用萨缪尔森“冰山”成本的形式,假设冰山交易成本为?子>1,则从东部地区运出的工业品只有1/?子单位到达西部地区供消费者消费。
2.消费者偏好与产品需求
假设各个地区的消费者都有两个层面的效用函数,即总效用函数和子效用函数;总效用函数是指消费农产品、多样化工业品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时的效用函数,沿用Pfluger(2004)的设定计巧,采用拟线性效用函数[12];子效用函数是指消费多样化工业品时的效用函数,用不变替代弹性(CES)函数来表示。借鉴安虎森等(2011)加入第三部门的方式,构建效用函数如下[13]:
此时,代表性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变为
pACA+PMCM+PSCS=Y(2)
其中,pA、PM、PS分别表示农产品、工业品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4),CA、CM、CS分别表示农产品、工业品和基本公共服务消费量,Y为收入水平。
式(2)中西部、东部地区收入水平Y、Y*分别为(5):
代表性消费者对农产品、工业品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将(5)代入(1),可以得到消费者的间接效用函数为:
V(pA,PM,PS,Y)=
3.厂商生产与产品供给
(1)农业部门
农业部门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者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因此,pA=aLwL,pA*=aLwL*农产品贸易不存在交易成本,因此pA=pA*,wL=wL*。我们选取农产品作为计价物(pA=1),令aL=1,可以得到wL=wL*=1。且假设两个区域都满足农业非专业化条件。
(2)工业部门
假定代表性厂商i在生产时,单位产品需投入1单位人力资本作为固定投入,aM单位劳动力作为可变投入,因而该厂商生产xi单位产品的成本函数为:
fi(xi)w+wLamxi(7)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