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现状分析(2)
时间:2013-08-19 09:1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李晓云 点击次数:
第一,政府行为管理性强过服务性。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拥有过多的资源、要素配置权力,同时,提供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又尚不完善,职能“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混杂存在,并形成了思维定式,导致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和对发展的制约,某些方面已形成累积性矛盾,造成了经济结构的种种不协调。
第二,行政审批制度行为失范。政府审批行为存有缺憾具体表现为:(1)审批权仍过多过滥。(2)审批环节繁多。(3)审批的随意性大。(4)审批者自由栽量权过大。(5)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6)审批的职能扭曲。
第三,政府行为的缺乏透明度,随意性较大。政府信息不但对外实行严格封锁,而且部门之间的信息传播渠道也不畅通。行政决策方面不按科学的决策程序办事,不遵守科学的决策原则,不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而是拍脑袋决策,导致决策失误频频,损失巨大。政府轻诺寡信、不讲信用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第四,行政不作为现象比较突出。当前,各级政府机关还存在许多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许多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不“抓落实”(抓落实,就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把上级制定的方针、作出的决策、制定的政策,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搞形式主义。少数官员服务态度差,官僚习气、衙门作风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平时在机关架子很大,下基层也是官气十足,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引发出一系列干群间利益之争,使得社会矛盾问题层出不穷。
(三)人生观扭曲,道德观错位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间,许多过时、落后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如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平均主义、血缘宗法观念、等级制观念等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极大地阻止了人们的主体意识、理性契约精神和科学精神等现代性价值观的历史生成。同时,由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诱发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见利忘义等思想的滋长,部分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扭曲、错位,导致了影响社会和谐的多种社会矛盾。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局部性变迁改革、引起某些人心理失衡甚至人格扭曲。各类矛盾凸现和激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加剧了不良的社会心理矛盾,导致社会控制的失序乃至无效,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安定因素。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2一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文选(l一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
[4l王伟光.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大出版社,1998.
[6]刘上洋.和谐创业[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7]王煌.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3).
[8]宋凌龙.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司法机制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9]胡荣.社会资本与地方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