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19 10:2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景艳 点击次数:
“充分授权是对群体的最佳激励。”[4]经理人必须抓住这个基础,对个人工作有利,对下属成长才也有利,同时整个团队才能同心协力,事业才有充分的保障。员工有权力来做事的时候,心情是非常愉快的。人都有自我做主张的这种愿望,这符合人性的管理,所以授权就是激励。
(八)期望过高式的激励
事实上人人能承受的压力是不一样的。要真正了解员工承受压力的程度,找到最佳的压力承受点,以产生最佳的激励期望值。期望值过大,压力过大,事与愿违,业绩会一下子下落。对员工激励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激励的最佳压力点。
三、有效激励企业员工的几点建议
(一)运用“三位一体”的思维方法
激励员工的时候必须用以人为本的三位一体的思维方法。这“三位”就是指的是换位、定位和到位。“一体”,就是指要统筹地把三种思维方法综合考虑。
换位是指经理人要真正地设身处地的考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他为了工作付出的辛苦;从他的角度来考虑他付出的劳动和应该得到的报酬的问题。定位是指经理人站在员工的角度,更加了解员工的需求,准确掌握员工的激励点。通过该员工的朋友、同事等去了解这位员工的真正状况和需求。到位就是在定位的基础上,对员工的最终奖惩的兑现。对一位员工的定位定得很好,但最后没有落实到奖惩上,激励是起不到最终效果的。所以如果激励没有到位,就不是成功的激励措施,之前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二)制定有效激励政策
对员工的所有需求做认真而细致的调查,并制定一份详细的清单。根据需求的成本不同,把清单上的需求进行等级划分。并制定员工实现这些需求必须达到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把员工的需求和公司要求的目标联系起来,经理人要过一段时间就调整一次,因为员工的需求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所以激励政策本身要不断地完善,使所有具体政策能真正满足当时当地的员工要求,以实现有效的激励。
(三)合理分析企业中三类员工
1.年龄较大,收入较高。这类员工一般是公司里的老资格员工,多是基层的小主管,生活相对比较舒适,需求是追求工作上的安全性、成就感和被下属尊重。相应的激励因素就是分配挑战性的工作,让其指导比这类人水平低的员工,或者参与更高一级经理的工作目标的设计,甚至参加一些很高层的决策会议。
2.追求机会者。这类人收入比较低,属于外来打工者,主要追求机会。首要需求是提高收入,因而最主要的激励因素就是满足第一需求,提高薪金待遇,鼓励努力工作。第二需求就要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类员工需要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沟通是对他们是一个好的激励。
3.追求发展者。这类员工一般年纪较轻,受过良好的教育,收入能够维持在一定的水准。这类人最主要的需求是个人的发展。因此对这类员工的激励因素最主要的就是良好的培训。通过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对这类人进行最大的激励。当然,除了良好培训以外,也同样需要使用提高薪金待遇等方法。
(四)确保激励的公正性
取得同等成绩的员工一定要获得同等的奖励。同理,犯了同等错误的员工也应当受到同等层次上的处罚。管理者就是宁可不奖励、宁可不处罚,也不要一碗水端不平。企业往往会奖励错误的行为,忽视一些正确的行为。奖励不合理的工作行为,比不奖励的危害还大。相当于变相地鼓励了那些不合理的行为,反而使合理的行为被抑制了。
(五)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正负激励相结合
员工首先需要的是物质利益,如果经理人擅长使用精神激励,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员工表现好要奖励,员工表现不好要坚持惩罚。聪明的经理人要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使员工从自我上升到具有超我的价值观,变成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四、小结
激励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于每个企业来说,激励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问题,关系到生产效率高低的问题,所以每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应该重视激励工作,尽可能避免上述所提到的误区,不断完善激励制度,提高管理激励的水平,真正把企业的激励工作搞好,真正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当然,仅仅建立起一套激励制度是远远不够的。“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不是孤立的,应当与企业的一系列相关体制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其中评估体系就是激励的基础。”[5]有了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才能更有效。评估标准应该对职位的职责、义务、奖惩做出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于责任的划分和界定应该进行细致的说明并根据具体的环境变化,对这套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使标准尽可能合理;同时,评估工作应该公开进行,评估结果接受大家监督,与奖惩、升迁、培训等相挂钩,对真正该奖励的人进行奖励,对真正该处罚的人进行处罚,这样对于每一个员工才真正做到了激励的公平合理。
参考文献:
[1]王祖成.世界上最有效的管理——激励[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李宝元.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M].北京.经济科出版社,2002.
[3]闫培金,王成.企业人力内控精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吴照云.管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5]吴国存,李建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