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中都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例如,理论分析社会资本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时,本文只是考察了社会资本对创新的影响。本文理论模型部分包括三个生产部门,事实上,社会资本不仅对知识生产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最终产品生产和中间产品的生产也有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将上述两种作用机制也模型化。本文理论模型表明社会资本偏好差异是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和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数据可得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实证分析考察社会资本差异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贡献度。此外,本文主要是从信息共享和相互沟通的角度来衡量社会资本的,而社会资本是一个很宽广的概念,还包括很多其它内容。本文关注的信息共享和相互沟通只是社会资本的一个方面。因此,在数据可得的前提下,如何选取更为合理的指标来衡量我国的社会资本水平,进而更全面地考察社会资本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2000:《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绩效》,《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2.边燕杰,2004:《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3.耿新、张体勤,2010:《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管理世界》第6期。
4.黄瑞芹、杨彦云,200S《中国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经济回报;》《世界经济文汇》第6期。
5.卢燕平,2007:《社会资本与我国经济和谐发展》《统计研究》第10期。
6.潘越、戴亦_、吴超鹏、刘建亮,2009:《社会资本、政治关系与公司投资决策》《经济研究》第11期。
7.杨宇、沈坤荣,2010:《社会资本、制度与经济增长》,《制度经济学研究》第2期。
8.叶静怡、周晔馨,2010:《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民工收入》《管理世界》第10期。
9.余慧、黄荣贵、桂勇,200S《社会资本对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一项多层线性分析》,《世界经济文汇》第6期。
10.张爽、陆铭、章元,2007:《社会资本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
11.张玉利、杨俊、任兵,200S《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管理世界》第7期。
12.张维迎、柯荣住,002《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经济研究》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