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月亮意象差异比较

时间:2015-07-14 09:1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lunwenbuluo 点击次数:

    摘要:月亮在许多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以其丰富的感情色彩和多重意义为作品倾注了一种诗意的美好和神秘意境,且早已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情感色彩的文化载体,一个蕴涵丰富的艺术符号。中国文学中月亮是美丽而浪漫的,体现了一种宁静、思念、神秘、孤独,而西方文学中的月亮则被赋予了更多的现实感。 

  关键词:月亮意象 中西方文学 差异 

  引言 

  月亮作为一种意象,是许多作者——中西方所青睐的对象,或许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朦胧感,而这种朦胧感是其自身所具备的——月光给人的感觉。这种朦胧感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表现是不同的,在中国更多的是浪漫,而西方更多的是现实。同一个意象截然不同的表达意思。 

  一、中国文学中特有的月亮意象 

  (一)月亮是一种思念故乡与家人的独特意象 

  中国人怀有一种“月亮情结”,是很多诗人在创作时都涉及的传统主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情结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原始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月亮是“家、故乡和祖国”的代名词,每当人们浪迹天涯漂泊在外思念亲人之时,月亮便成为其精神寄托,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成为诗人乡愁最无言的见证。诗人怀念家园、亲人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真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圆月是家人团聚的象征,中秋佳节即使不能相聚也要“千里共婵娟”,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故乡”是由“明月”而“故乡”的联想,是人们共同的心理体验,而无形的思家是一种典型情绪,作客他乡的人,思乡心切,总想望见家乡,于是登高远眺,尽管瞻望不到,但只要距离不是太远,总还是可以给自己的心情一种安慰。但如果相隔千山万水,那纵使是“望尽天涯路”,也依然是“举头望明月”,因为这样倒能使千里外的他乡游子产生一点“望乡之情”。此时此刻的月亮正成为游子与故乡亲人之间的中介,视线都交汇在月亮上,即便看不见彼此,但在心理上缩短了彼此间的地面距离,犹如来自故乡的乡人给游子以特别亲切之感一样,正如王维《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乡人不但带来了故乡的消息,而且还带来了游子所一直思念的家人身上的气息,比如乡音。月夜思乡是美丽的,美到让人难以名状,美到让人潸然泪下,美到让人静默不语,自始至终都透露着一种美,尽管这种美是不同的:壮美、优美、凄美……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优美:“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卢纶《晚次鄂州》——壮美:“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徐桢卿《月》——幽美:“故园今夜月,迢递向人明”。一个大家所熟知的月亮,但经过诗人的一番加工,俨然变成了能表达人们在离愁别恨背后的那种相思之情,而这种情感正是离人心上秋——愁。 

  (二)月亮是一种独特的寂寞、失意的意象 

  在中国,有许多失意文人,在其笔下,月亮又代表着孤独、寂寞、哀愁、失意和迷茫,尽管月亮本身具有安宁与静谧的情韵,但正是这种安静却创造出一种别样的情感,引发文人们围绕着月亮来抒发充塞胸臆的惆怅和忧愁,主要表现在中国古诗中: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寞;苏轼“但愿人久长,千里共婵娟”的期盼;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忧愁……不管何种表达方式,无不衬托着一种寂寞、一种孤独。不仅古代诗歌,就连神话故事也有涉及,嫦娥奔月这一神话原形逐渐成为失意的情感象征,这时的月亮似乎被冠上了温度、赋予了味道:孤月、冷月、寒月。如,杜甫的《月》中有“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的诗句,诗人借写嫦娥,来写自己孤寂悲凉的人生晚景。众所周知,杜甫晚年漂泊在外,有家难归,这和嫦娥的境遇是一模一样,难以名状的凄苦。再如,李商隐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作者借嫦娥偷食仙药想要长命百岁,来比喻自己也曾想在官场上一展宏图、大显身手,但因卷入黑暗的政治斗争终不得脱身,而后悔自己“误入歧途”,此时的诗人置身于月光下,看着凄冷的月光,联想仿佛被打入冷宫的嫦娥,便将自己与嫦娥作对比,是那么的相符,那么的切合,那么的相似,不禁潸然泪下,感叹无奈。不管是身居他乡的游子,还是漂泊在外的旅客,还是科举诗意的文人,还是仕途不顺的孤辰,还是……,月亮这一意象至少在这一刻是他们的精神依托和慰藉。 

  (三)月亮是一种独特的具有温柔、快乐、慈祥的意象 

  前面一直在分析中国诗歌,脑海中突然显现出中国著名的现代散文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语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样的月亮又带有一种快乐的成分在里面,那种快乐是俏皮的、可爱的。再如,朱谷忠的散文《月光铺满的小路》:“在这个世上,我走过了无数的路。然而,就印象而言,我最喜欢的,乃是那些月光铺满的小路,第一次获得这种感受的是在故乡,树杆四周,到处都弥漫着碎银般柔和清澈的月色,月光下的小路袒露着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我、诱惑我,向着那乳汁般氤氲笼罩的前方走去;月亮洒下的光芒蕴含着最伟大的母性,踩着月光,心中灿烂着一簇无法熄灭的火花,脚下的月光,如同羽毛那么轻地撩拨着我,使我全身都涌出难以言喻的舒泰、怡然和飘飘欲飞的快乐。”这样月亮的背后的快乐是慈祥的、温柔的、舒服的。 

  (四)月亮是一种独特的表时空永恒的意象 

  浩瀚的天际,一轮明月挂在上面,它是孤独的,尤其在黑夜,这便唤起了人们时空永恒的意识,这种意识便促使人们去寻求这种永恒背后的规律,或许用思考二字来表达更好一些。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曾写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此时的月亮俨然成了诗人思考的对象,开始联系人生,哲理与奥秘便开始出现:“个人生命”与“人类的存在”这一对辩证关系开始登场,正如诗人所说一个“代代无穷”,一个“年年相似”。人生确实是短暂的,但蕴涵于其中的坎坷、曲折以及循环往复却使得世间万物永恒,既然如此何须担忧,只要有明月相伴何不自由自在、畅想未来。月亮意象背后所体现的是一种不管时间还是空间都是永恒的,人生也是永恒的。

     二、西方文学中特有的月亮意象 

  (一)月亮是一种独特的对人永远占有的意象 

  西方文学中的月亮意象表达一种对人的永远占有,主要表现为希腊文学,在这背后它体现了西方的价值观,“自私”“索取”,而这正好与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意象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文学倡导奉献。也有相同点,如希腊神话里对于月亮的描述与中国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是一样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与希腊月亮女神的神话故事虽然都是表现孤独的主题,但是孤独背后又有不同:希腊月亮女神是向往追求人间的幸福与爱的永恒,而中国嫦娥是向往追求仙人的生活但又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嫦娥的孤独背后充满了思念与爱,而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的孤独背后充满了一种强烈的自私与占有欲。 

  (二)月亮是一种与人分离的意象 

  西方文学中出现的月亮与人的关系与中国文学中的月亮与人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西方多是独立的行动主体,即便与人亲密无间,但又是各自独立的,这充分体现了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法国诗人波特莱尔的《恶之花》:“今晚,月亮做梦有更多的懒意,像美女躺在许多垫子的上面,一只手漫不经心地、轻柔地抚弄乳房的轮廓,在入睡之前有时,她闲适无力,就向着地球,让一串串眼泪悄悄地流呀流,一位虔诚的诗人,睡眠的仇敌,把这苍白的泪水捧在手掌上,好像乳白石的碎片虹光闪亮,放进他那太阳看不见的心里。”这首诗中的月亮不像中国古代诗中的月亮那样,人与自然浑然合为一体,月亮是一个独立的客体,人是人,月亮是月亮,这也正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独立的个性。 

  (三)月亮是一种多变的意象 

  在中国,月亮的阴晴圆缺会影响人的心情,同样的,古罗马人也认为,人的精神受月亮阴晴圆缺的影响。狼人是西方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形象,且受月亮影响昼伏夜出,都是让人产生恐惧的物种。再如西方认为月亮多变,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一段著名的对白: 

  罗密欧:姑娘,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它的银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我发誓—— 

  朱丽叶: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的变化是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通过这句对白可以看出,在西方人眼中,月亮并非永恒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变的、运动的。 

  三、结语 

  综观中西方文学中的月亮意象,都表达了人们将月亮这一意象作为一种情感寄托与慰藉,但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中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存在着各种不同差异。当然这差异背后的因素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的,毕竟这不是一天两天就产生的,或许一开始就存在,又或许是发展几千年之后存在的。但无论是中国的月亮意象,还是西方的月亮意象,都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而言,更是带来一场美学上的盛宴。倘若非得让我们选择一种方式去认识月亮、欣赏月亮,那毕竟是残忍的。正如前文所述,中西方各方面存在不同,所以很难在某一方面达到统一,更何况即便是文化环境相同的地区,其对月亮的认知与欣赏也是会存在差异的。毕竟优秀的文化是无国界的,大家一起共创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世界,不也是一件美事吗?另外,尽管中西方月亮文学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但也有相同的部分,让我们和平地共赏一轮明月,共筑多样的月亮文学。

  参考文献 

  [1]王彩虹.浅析古典诗词中的明月意象[J].语文建设,2012(16). 

  [2]王心洁,王琼.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月亮意象[J].求索,2006(6). 

  [3]莫莉.谈月亮意象在鲁迅小说中的运用[J].语文建设,2014(02).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