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权力批判的转向

时间:2016-04-05 10:4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郭名华 点击次数:

  摘要:宁肯小说在以往的反腐败官场小说的基础上,在权力批判方面有新的突破,实现了权力批判的转向。宁肯小说破解了权力系统运作的内幕和权力形态,敏锐发现和深刻揭露了权力系统运转所产生的“黑洞”的本质;完美地再现了权力的罪恶,展现了权力者追求权力、滥用权力和被权力毁灭的全过程;通过描绘权力是如何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剖析了人人自身都有的权力欲望,把权力批判的矛头从仅仅指向权力贪腐者而转向现实生活中的权力欲望者自身。权力批判的转向是宁肯小说艺术探索的必然性结果,宁肯小说的权力批判达到了当代文学的新高度,如果我们不能从权力批判的角度考察宁肯小说,就无法真正揭示其独特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权力欲望;权力系统;权力批判;文化批判 

  一、权力批判是否还留有罅隙? 

  宁肯可以说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作为“50后”,他迟至本世纪初,才以网络小说《蒙面之城》在当代文坛产生影响,后来他创作的《天·藏》等几部小说迎来更多声誉。宁肯的小说似乎有一种后发优势,能在别人写过的题材上继续开掘,取得突破和超越。在反腐呈高压态势的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三个三重奏》①,宁肯同样没有让我们失望。 

  当代小说写反腐败、写官场的已经不少。周梅森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老百姓理想的官员形象,他的“政治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无愧时代的政治家、改革家或人民公仆形象,如《人间正道》中吴明雄等,他们是新时代的楷模,也寄托了周梅森对政治生活与政治改革的理想。”[1]不过,复杂的权力场毕竟还有更丰富的现实需要作家们去探索。有人梳理过,“细致描摹官场生态的小说中,代表作有刘震云的《单位》、《官场》、《官人》,王跃文的《国画》、《梅次故事》、《苍黄》,阎真的《沧浪之水》,李唯的《中华民谣》、《腐败分子潘江水》和小桥老树的《官场笔记》,黄晓阳的《二号首长》等。”[2]还有作家陆天明的反腐系列作品,自1995年《苍天在上》开始,还创作了《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等。上述作品对于官员的复杂心理进行了真切而细腻的刻画。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反映权力腐败的作品中,有王跃文的《国画》、《苍黄》等,王跃文叙写了权力场中人的为官心经。“官场早就是个大江湖”,[3]39王跃文说:“我在小说里剖析的只是一种‘官场亚文化’。”[4]这些小说暴露了权力场的勾心斗角和官场厚黑学以及腐败官员的阴暗心理。这“官场亚文化”,正是人们所关注和分析的官本位和权谋文化。[2]当然,对于权力的批判不会止步于此。“他(王跃文)并不刻意批判官场,也不沉溺于权、利、性三位一体的庸俗展示,而是着迷于对官场这个特殊场域中的世态人情作一种原生态的写实。”[5]这就道出了王跃文凭借这一类题材对人的探索深度。 

  毋庸讳言,这一题材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不小的艺术成就,不过,这些小说还存在若干待解问题。比如小说讨论的主要是权力运作学,而“没有涉及权力发生学。”[6]“官商勾结的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从权钱关系入手反腐败。”[7]这类小说虽具有社会批判性,却让读者不满足。某些小说只是反映了现象,而没有触及本质,显得浮泛。虽说“没有权力失范就没有贪官,没有权力失范的书写就没有反腐倡廉的官场小说。”然而,某些小说“权力作用和权力失范的书写过于放大,分寸有些失当。”[7]这同深刻认识权力场,进行权力批判的主旨,是背道而驰的。有的小说通过对权力场生态的描写,来表现小说人物受到“权力欲望的诱惑与自我的沉沦”和“对官场“专制”与文人性官员的“奴性”的反思”,[8]这些思考是颇有价值的,然而这些小说把小说人物置于“他者”来批判,权力批判的指向是对外的,因此,这类小说往往是在“权力叙事”中充满了“道德拷问”。[9]这导致作者和读者都以一种自我高洁的姿态进行权力批判,而忽视了权力欲望是人类的弱点,也无视权力崇拜与权力迷信在中国有相应的文化土壤。 

  这类小说看上去对官场腐败的批判锋芒非常尖锐,却失之于空洞的理念批判。如果只是出于义愤的权力场想象,小说很难揭示更为深层的社会和人性内涵,有时因为分寸感缺乏,官场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显得夸张化、漫画化,人物没有生活实感。也就是说,这一类小说对官场生态的描绘其实和现实是有一纸隔膜的。宁肯的《三个三重奏》试图改变以往的官场小说权力批判的指向,而把权力批判从向外指向“他者”,转为指向人们自身的权力欲望。 

  二、破解权力“系统”的“黑洞” 

  如果不能认识到权力“系统”运转产生的“黑洞”之本质,权力批判就会放空。宁肯的小说是“对“权力形态”的破解”。[10]远窥权力是不能达到对权力的有效批判。宁肯破解“权力形态”,不是从外部来观察权力腐败,而是从系统内部出发的。宁肯小说的叙事者同曾经的权力者(死囚)交谈,让他们来现身说法,权力系统的内部因而给清楚地揭示出来,因此,宁肯小说权力批判的锋芒指向更为精准。小说讲,因为朋友的关系,“这一次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叙事者”直接进入监狱,接触囚犯,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这些囚犯,就是几十年来在“系统”内叱咤风云的人物。这些人,比如居延泽,“他自知是无命于世”,于是“把所知道的一切都和盘托出”。有了这难得的机缘,叙事者获得了最真切的事实,而不是“先见”。 “我们曾经被各种各样的东西所桎梏”,要有新的发现,就必须首先摒除“先见”,比如,“先见”往往使得我们对权力系统内部的探查存有死角。的确,作家就应该做一个“事实与事实的缝隙的发现者”。[P111] 

  宁肯小说给我们揭开了“系统”的神秘面纱。小说讲,“系统”早已存在,只有进入“系统”的人,成为“内部”,才会获得信任。一旦进入系统内部,就可以实现很多东西,“系统”可以满足你的一切欲望,包括权力,地位,物质,女人等等,只要你拥有“绝对权力”[P97]。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权力”能赋予其拥有者以“实现某种结果的能力”,既能使人崇高亦能令人腐败。对于政治家而言,“权力本能”属于他的正常品质”,“他的工作,离不开追求权力这个不可缺少的手段”。[9]然而,对于贪腐者来说,往往是用权力来谋取私利。人人都渴望进入“系统”内部,好去享受系统带来的外人难以想象的好处。有人为此铤而走险,在所不惜,前赴后继。 

  系统“内部”有一套运作“规则”。只要进入系统内部,就一定会按照内部规则行事。这套规则和法律是并行的,只要系统内部需要,就可以自行其是。这么庞大的系统运转着,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生成了巨大无垠的“黑洞”。黑洞具有无比强大的吸附力,它给你带来无穷的欲望满足。系统运转起来,黑洞席卷一切,包括权力、金钱、物质、女人……“黑洞给了你巨大好处,若不查出来你就是亿万身家。[P116]”出于利益考虑,系统内部的人必然维护这个黑洞的存在,也必然参与黑洞的运转。黑洞似乎就是“系统”的本质。 

  “系统”的机制是通过权力来实现的。在系统外看上去多么难办的事情,在系统内部,会变得轻而易举。系统内部的人,看上去都非常强有力。个人已不成其为个人,这些“个人”的背后,有着整个“系统”撑腰。这些系统内部的人看待事物有不同外人的眼光。居延泽被双规接受审讯,他对待审讯却是一种高姿态。“一个临行刑之人还在为自己狡辩,到底什么东西在支撑着他?[P115]”“居延泽就像特殊材料制成的,脑子依然敏捷,不用视觉仅凭声音也能抓住要害。这倒不是他天生的嗅觉,而是他太了解某些东西,比如政治。一个人太了解某些东西,看问题就会和一般人不一样,对他使用一般的办法也会失效。[P106]”居延泽在系统内,曾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系统内部的情况他了解多了,因此,虽是临死之人,他还是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他不屑于同审讯人员说话,持不合作态度,认为他们只不过是“系统”权力的棍子和打手。居延泽认为自己是因为斗法失败而非触犯法律,才来到审讯室的。他固执地认为,“不是他居延泽出了问题,而是老板和更上面出了问题。这不是居延泽左右得了的,如果不是这个问题撰敢动他一根毫毛?[P108]”然而,斗法的一方却“必须过居延泽这一关,只有过了居延泽才能拿下下一个目标。[P109]”由居延泽在审讯室的表现,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的教父杜远方在审讯室里起初一定更为嚣张。出于对“系统”的依赖惯性,出于对系统中他的保护人的希冀和幻想,杜远方一定显得底气十足,如果系统在他心中还没有幻灭,任何人也不可能撬开他的嘴。 

  “系统”运转产生“黑洞”。黑暗远不止人们所见。人们不禁会问,那些人已经很有钱了,他们干嘛不停下来,适可而止,为何还在继续贪婪霸占?他们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然而,他们能够停下来吗?“为什么不能急流勇退,比如在他最安全最辉煌的时候?[P116]”小说中有人是这样回答的:“退?没有退路!……一退下来马上就会有人告你,与其退下被人搞不如在台上被人搞,可以随时有力地反击。我反击过许多次,没人能在台上打倒我。[P116]” 

  宁肯小说还揭示了在这个“系统”中,个人再也和整个系统不可分割了。小说中,杜远方的内心是这样想,“现在我和他们再也分不开,我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我,他们搞我就是搞他们,在这个意义上我期待着他们搞,我真的不怕,黑洞越来越大,越大装的人就越多。[P116]”于是,“黑洞”就这样一直存在,不断地吞噬着。只会有更多的人被卷进去。这让“系统”中人不由更存在幻想:“没有到底,也许还有五十年,一百年。于是,系统就可以视而不见,或者是知道得病了,知道末日,但是,却有一种病理上的干脆放开来的心理。[P115]”既然置身系统内部,就必然每时每刻都和“黑洞”相伴,以至于依赖“黑洞”,不可分离。 

  对于黑洞的揭示,让宁肯小说的权力批判显得无比深刻。“系统”中人踏上了不归路,“你必须跳进黑洞,与黑洞握手,与它拥抱,那时我觉得自己就是烈士。”“我越来越相信黑洞,习惯黑洞,成为黑洞的一部分。我甚至于希望有一天出事,因为那样就可以斗一斗了,看看我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如果我输了,那绝不是我一个人输,那就大家一块儿玩完。”然而他们仍然存在侥幸心理:“他当然也知道这终归是一条不归路,但大家都这么走,而且尽头似乎还很远,甚至远到没有尽头,远到五十年一百年,所以“不归”也就等于不存在。[P116]” 

  也就是说,“黑洞”是系统能够获得巨大不正当利益的根源,同时也给权力者带来了危险。系统内部不惜代价维护这个“黑洞”,“所有人都得维护那个黑洞,谅解那个黑洞,早就达成谅解——它不属于个人,它非人力所控,它先天存在。[P115]”然而,因为利益之争,内部各种力量之间的斗法,却会打破“内部矛盾内部消化”、“内部的问题都得用内部的办法解决”的规则,使得危险高高悬在头上。虽说体制永远向你敞开,但你也可能被体制所抛弃,斗法失败的一方,就成为被“黑洞”吞噬的牺牲品。 

  三、再现权力的“完美的罪恶” 

  虽说宁肯小说对权力系统的破解,出色地完成了权力批判的第一步,然而,如果没有有力的艺术形象塑造,还不能算作成功的小说。在小说家看来,惩罚罪恶,莫过于艺术地再现“完美的罪恶”。《三个三重奏》中有三段故事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杜远方东窗事发之后,在逃亡中和中年妇女敏芬同居;省政府大秘居延泽在审讯中的种种表现;黄子夫这个权力追求者如何攫取权力,强暴美女教师。其实,杜远方、居延泽和黄子夫这三个人,都同权力脱不了干系,可以合成一个典型的权力人物形象。黄子夫在权力的台阶上爬升,做了小学校长,最后当上了教育局副局长,重点写权力追求的过程;杜远方在任上擅用权力,疯狂谋私利、霸占女人,重点写整个权力生涯;居延泽在审讯室的不合作态度和“斗智斗勇”,重点写人在被权力毁灭的垂死挣扎过程。这三个人物形象合在一起,就囊括了一个权力者的全部人生。一个权力腐败分子的前史、后史都有了,贯穿了这个典型的“权力人物”的整个人生。 

  杜远方和黄子夫爬升权力的过程是同构的。黄子夫为追求权力不惜代价,最后进入权力系统。杜远方也有着进入系统内部的奋斗史,他曾经和情人李离一起,以厂为家,把全部精力扑在厂里。杜远方曾向美女李离下跪过,因为请求她去同贵宾拼酒。杜远方最终进入到权力系统高层,掌握了绝对权力。李离本来是酒厂装瓶车间的一个普通女工,她的漂亮被杜远方一眼看中,立刻她被调离车间。杜远方安排她去学习,培养、扶持她做了财务处长。这里写的是杜远方占有女人,又安插情人到最要害的部门替自己掌管钱财。为了能更好发挥系统的作用,杜远方精心安排曾经的大学生、研究生居延泽到“上层建筑”中去,动用他的人脉关系,让居延泽进入省政策研究室。居延泽后来成了省领导的秘书。这一布局,让杜远方在系统内总能抢占先机。两人之间的利益联系,让他们成了“朋友”。仅居延泽倒手外汇额度一项,就足足赚了4000万元。其它的更多利益由此可见一斑。两人的这种结合,让系统势能发挥到了极致。正如小说中人物所讲,“我在官场,你在商场,今后就是要这么相互配合好。你要把人民币越赚越多,我要把官越做越大。我要钱找你,你在官场有什么事我来办。[P105]”杜远方给女孩云云的三个红包,加起来高达70000元。他许诺给敏芬这个女人100万元。小说中还说,1000万元对杜远方来说都是小数目。他的钱从哪里来?权力贪腐得来。

  黄子夫和杜远方都有着对权力的变态追求和对女人的无耻占有。黄子夫通过几十年的攀爬,从一个普通教师爬到校长的位子,后来做了教育局副局长,成为系统中人,成为绝对权力者。此后,再也没人告发他了。黄子夫无法无天,染指漂亮的女下属,奸淫了他垂涎已久的漂亮女教师。此前,敏芬担惊受怕地说,“我的顶头上司一直在打我的主意[P101]”听了这话,杜远方“毫不惊讶”,反而说,“这很正常。”“对权力而言,所有人都是它的猎物。[P101]”——很显然,杜远方是深谙系统内部规则的。在这一权力逻辑下,“系统”权力不受约束和监督,可以任意支配物质和女人。女教师敏芬20余年来一直都很讨厌黄子夫,认为他像大猩猩。然而,黄子夫做校长时,把小学教师敏芬从低年级的教学岗位调动到毕业班的教学岗位,敏芬得到了数倍于从前的薪水。这之后黄子夫就敢堂而皇之地在自己的小车内蹂躏她。在许诺给敏芬提升职称之时,这个黄副局长又在办公室下迷药强暴她。杜远方有着过之而无不及的贪欲,他不但长期占有情人李离,而且还拥有成群美女。他的兰陵王酒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美女如云,像皇帝的后宫一样,“有类似宫女但又完全是现代笔挺裙装的office人员”[P115]。小说讲,他占有的女人多得数不清,所有年龄段都有,其中包括和云云一样的年轻女大学生。 

  这个“杜远方”,是一个典型权力人物,为了进入权力系统不惜代价,进入系统之后,利用内部规则捞取物质利益,个人的欲望无限膨胀。系统“黑洞”使他无所不能,同时又让他走向毁灭,成为时代祭品。相对于“美国往事”而言,小说《三个三重奏》这一“中国往事”,写的就是酒厂的杜远方一路凯歌,直到终于被权力系统的黑洞所吞没。他的一生,大体上能反映近三十年的中国故事。小说讲,体制必然向人敞开,抛开他是偶然的。其实,最终毁灭他也是必然的,因为系统有“黑洞”存在。 

  小说是通过权力者的穷途末路,表达了对权力的批判。逃亡中的杜远方似乎沉醉在三口之家的幸福之中。他给上班的敏芬做饭,两人一起吃饭,显得很温馨。他们休闲时看场电影,过年过节到外面度假,泡泡温泉。陪云云玩嘉年华,为小孩排队,任劳任怨。逃亡中的杜远方,是一个多好的模范丈夫,多么称职的父亲啊!“尽管这一段美好生活有点“回光返照”的意味,是一个在逃罪犯最后的浪漫生活。”[11]然而,这一切看上去是多么地虚幻,恍若一个梦。这是普通妇女敏芬的梦,也是缺少父爱的云云的梦,然而,更是杜远方的人生残梦!这些在系统内部享尽了荣华富贵的人,斗法失败,蓦然回首,才想到普通人家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穷途末路的杜远方对此的发现为时已晚!只有陷入牢狱之人,才会有强烈过普通生活的愿望。还有,这临时组合的三口之家所拥有的幸福、甜蜜与温馨,是以杜远方贪腐得来的钱财作为底子的,这让逃亡生活的浪漫更显得是一场虚幻。因此,在权力系统的“黑洞”要毁灭他时,再想过普通家庭生活,不过是黄粱美梦罢了。 

  四、“权力是每个人的内心问题” 

  “我对具体怎么贪污腐败侵吞公款买官卖官诸如此类的现象并不感兴趣,它们并不复杂,甚至千篇一律。我感兴趣的是其中具体的人,每时每刻的人,我感兴趣的是他们为什么在最后的时刻成为我的朋友。[P105]”作家这一写作姿态,表明了权力批判的转向。“宁肯真正感兴趣的是权力演进的历史、权力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对两性的影响、对人的异化。”权力批判不仅仅只是指向权力贪腐者,宁肯认为“权力是每个人的内心问题”②,权力批判必然转向,从“他者”转向“自身”,最终要落到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小说中,敏芬是一个普通的小学女教师。她有着爱慕虚荣贪图物质享受的弱点。她经常和闺蜜到“海悦城”吃西餐吃“西堤牛排”[P130]。物质是70岁的杜远方和中年妇女敏芬同居的基础。作为失去权力的逃亡者,杜远方仍然还在享受权力的残余和延伸,拥有物质优越感。人还没到,杜远方就事先给房东敏芬汇了一笔对她来说的巨款,立刻把她镇住了。而杜远方的有型有款的名牌西服,保养身体的男士化妆品,密码箱里装着的现金和金卡,以及奥迪新款豪华轿车……这些足以对付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的物质欲望了。 

  敏芬为杜远方的仪表所征服:70岁的杜远方“高大笔挺[P89]”,像个“壮硕笔挺的中年人[P89]”,根本不像个老年人。“老头风度翩翩,穿背带裤,名牌衬衫,……用的是香奈儿最新“蔚蓝男士香水”[P95]。“杜远方的伟岸风度,风度所蕴含的不言自明的身份。[P113]”让敏芬心动。“这个人气场很大[P113]”。敏芬的闺蜜蓝丽丽只是见过杜远方一面,她在短信中说。杜远方外表的迷人和物质生活上的豪爽,以至于让“(敏芬认为)管他可能是什么人,反正不是坏人。[P129]”为他倾倒,对杜远方的身体充满了膜拜:“她(敏芬)已触到那物(生殖器),非常惊人,与他的身材相称。[P113]”豪奢享受,都是金钱堆出来的。“奥迪A61,新款。全景天窗,BOSE音响,声音低沉、细腻,分辨率犹如天空最清澈时,精致的环境。带按摩的真皮靠椅,后背有电流隐隐地稳定地通过,中央操控台繁复如宇宙飞船的操控室,MMI?手写输屏……[P112]”小说写敏芬看到这辆豪车,“当时有点晕了。[P112]”而这让她“晕”的豪车,是通过权力攫取来的。 

  “对权力而言,所有人都是猎物。[P116]”小说清晰地呈现了权力是如何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杜远方给敏芬买了项链;给云云买了紫色珍珠项链、笔记本电脑、手镯,给云云送了红包。他吃喝的是红酒、香槟和海鲜。他把敏芬的厨房彻底改造了一番,整体橱柜,电冰箱,微波炉等一应齐全,都是名牌。名车,别墅……权力资本积累的金钱,在这个普通家庭看上去,是个天文数字。权力腐败对于社会的腐化就是如此潜移默化,它刺激着普通民众的权力欲望。 

  权力欲望如何控制普通人,可以通过小说中黄子夫和敏芬的关系来考察。黄子夫掌握了绝对权力之后,敏芬的薪水因为职位的调动而猛涨了好几倍。这时的敏芬高兴得“几乎要流泪,还有什么比钱更能击中人的软处呢?[P109]”这之后,她在嘴上已然答应黄子夫(“潜规则”她)。小说写道,敏芬面对黄子夫的纠缠,说“我答应你还不行吗?[P110]”又说,“我答应你,行吗?[P110]” 小说写敏芬一而再地“答应”黄子夫这一细节,实际上是讲权力已经俘获了敏芬,在她的下意识中,已然放松了对黄子夫的警惕。黄子夫垂涎她的美色多年,一直都未得逞,在拥有权力之后,可以支配她的工作岗位、增加她的薪水、提升她的职称时,就轻而易举让敏芬就范。敏芬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被权力猎获的过程。她只是嫌恶这张牙齿不齐的嘴和煤渣一样的脸面。“黄子夫看起来更不像人类[P128]”,像大猩猩。试想,如果不是因为黄子夫的确是一口烂牙,恐怕只需他是个相貌平常的人,他就会因为权力而变得格外迷人,敏芬就会由此心动。 

  我们必须深思的是,其实敏芬和她的闺蜜更多地代表了普通人的权力欲望。敏芬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我们都是敏芬。普通人对于权力充满着崇拜,由于权力欲望的驱使,总想攀附权力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这就是宁肯所批判的“人人都有的权力欲望”。这种针对每一个人自身权力欲望的批判,是宁肯小说权力探索最为深刻之处。只有权力批判的矛头不仅仅指向他者,不仅仅单向度批判权力腐败,而是指向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自身,权力批判才落到了实处。宁肯小说把权力批判的矛头对准了我们自身的欲望根源。 

  小说结尾写了敏芬对于权力的反抗。杜远方嗜好从后面强奸敏芬,其实这是隐喻权力对民众的强奸。人们终究是不能忍受痛苦的强奸,于是,敏芬虽然有着对于杜远方种种迷恋,最终还是举报了他。这一幕,也许更能表示人们对于权力压迫的反抗。敏芬其实就是被动地为权力所支配,最后忍无可忍,愤然反抗。 

  五、权力批判转向的文化根源 

  宁肯的小说往往“从个体的人身上,投射出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取向的整体思考。它和我们的内心、和我们的时代、和整个人类的精神,构成了一种繁复的对话关系。”[12]创作《三个三重奏》,宁肯提出“文学应从人性的角度看权力,从权力角度看人性。”③权力批判仅仅痛恨权力者不行,还应深入到人们自身的权力欲望。“人人都是权力的猎物”,明白这一点,让人颇感悲凉。权力让一切都成为猎物,所有人都是权力的猎物。漂亮女工成了杜远方的猎物;知识分子居延泽成了杜远方的猎物;普通妇女敏芬成了杜远方的猎物,也成了黄子夫的猎物;最终,杜远方何尝又不是权力系统“黑洞”的猎物?!也许人们对于官场小说的热衷,恰恰是因为它们满足了我们的权力欲望想象? 

  在中国,权力的体现者是官员,因此有“官本位”这一说法。“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致使这种思想意识深入中国社会的层层面面,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据百度百科)在这种文化土壤中,人们往往被权力所奴役,下意识中膜拜权力。权力崇拜深入社会肌体的每一个毛孔。因此,人们对于权力的痛恨只是一种仇官文化而已。有网友指出,“‘仇官恨富’的声音自古及今不绝于耳,很多民众虽然对某某贪官恨得咬牙切齿,但言语之间又免不了些许艳羡和佩服。”④人们“痛恨的不是权力,而是那种不属于我的权力资源,不能为我所用的权力。”[13] 

  权力欲望在某种程度上是“两千余年中国封建专制文化制度造成的严重后果”。原因在于,“第一、公权无限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乃是其经典的注脚。第二、权力拜物教,即对权力的极度崇拜。”[14]权力崇拜在“国民意识的核心层面,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国民的“集体无意识”。”“权力运作的任意性与高度的私密性”[15]也让权力腐败有了可乘之机,这种示范作用,更让许多人对权力充满了幻想。权力欲望甚至也在文人身上作祟,“现实生活中的文人,既痛恨权力,批判官僚政治,但在潜意识层面,又依赖官僚,迎合权力。这种权力焦虑症候,体现了中国人深层意识上的权力崇拜和迷恋——尽管这种权力崇拜是以一种优雅潇洒的文艺方式所呈现。”[13]这样,的确对于我们如何进行权力批判,提出了极为严峻的问题。 

  宁肯说:权力本身就是一种欲望。……我们理解权力时,往往把他人的犯罪理解为他者。⑤宁肯小说指出,权力欲望是潜藏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自身。有论者指出,“人的最原始、最极致动物本能欲望所体现的是对权力的追逐永不满足,即对人的生杀予夺、对美色的贪婪攫取、对所欲之物的肆意占用永不满足。”[15]权力批判的矛头仅仅对付他者,是不够的,因为人人都是权力的怂恿者,人人都是权力文化的土壤。宁肯小说把权力批判指向了我们自身的权力欲望:李离为何拜倒在杜远方权力之下和丈夫离婚?因为权力可以让她不再做一名普通女工,而成为财务处长;居延泽为何会听命于杜远方的安排?因为他进入权力系统,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为何敏芬接纳了杜远方?因为杜远方给她带来了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全方面改善和提升,满足了她在闺蜜面前的虚荣心。这些,都是权力欲望在普通人身上作祟。“不同境遇中的人,不同经历的人,大都面对权力的诱惑,慢慢失去了本心。中国在传统上就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对权力的崇拜和追逐,拥有权力者肆无忌惮的滥用,形成了最基本的历史图谱。”[10] 

  因此,权力批判的深化,就必定指向人人自身都有的权力欲望本身。道德批判的高姿态在权力批判中作用不大,批判不及自身,批判者全然物外,权力批判就会泛泛而谈。在这个意义上,小说中“我老了,我同往事和解了。”这句话是有着其深刻含义的。“在一切成为往事的基础上和解了。没有个人的胜利,也不存在个人的失败,我们都被某种东西桎梏着,无论多么不同我们都是同时代人。[P88]”最后,小说叙事者和临死的权力者达到了“和解”。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小说中谭一爻所说:“和你一样是个失败者。”……“我们没有胜利可言。[P126]”从人们都被自身的权力欲望支配这一层面来说的,是有其道理的。 

  人人都被笼罩在权力系统之中,虽说有的是既得利益者,有的是受压迫者被凌辱被损害者。但是,如果不对人人都有的权力欲望自身进行批判,就无法真正摧毁腐败权力的社会温床和文化土壤,就无法真正实现对权力的批判。从这一点来说,宁肯小说的确是抵达了小说权力批判的最幽深之处。只有认知权力欲望,找到权力崇拜的文化根源,并进行抵抗,才有可能迎来一个新的时代。改造权力欲望的文化土壤,权力才有可能真正得到约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臣服于权力,对权力盲目崇拜迷信,害怕权势者,对权力者唯唯诺诺,趋炎附势,抬轿子,行贿受贿等等,都助长了权力腐败的蔓延。这种文化只会让权力者更加肆无忌惮胆大妄为,骑在人们头上作威作福。 

  自《蒙面之城》以来,宁肯一直保持着对于主流思想叛逆的独立思考。在《三个三重奏》中,权力批判实现了转向,由对权力腐败的批判,转向对于人们自身的权力欲望批判。宁肯小说剑指人人心中的权力欲望魔鬼。这一思考有着异乎寻常的深刻。如果我们离开权力批判的视角来估价这部小说,就不能够真正揭示出宁肯小说的独特价值。 

  注释: 

  ①宁肯:《三个三重奏》,《收获》,2014年第2期。本文所引该小说原文,只在文 

  中标明页码,不再另作注释。 

  ②宁肯谈新作《三个三重奏》:权力是每个人的内心问题. 

  http://news.banbijiang.com/renwu/zhuanfang/2014/1105/171221.html. 

  ③⑤重庆青年报:专访作家宁肯.http://www.cqqnb.net/ebook/201443/13976.html? 

  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④郑楠:“官本位”思想的本土文化成因浅析及现象杂谈,共识网: http://www. 

  21ccom.net/articles/gsbh/article_2013043082410.html. 

  参考文献: 

  [1]吴道毅.周梅森政治小说创作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5). 

  [2]胡疆锋.当代官场小说的权力伦理[J].文艺研究,2012(4). 

  [3]王跃文.苍黄[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王跃文.〈梅次故事〉及其他[J].领导科学,2002(1). 

  [5]谢有顺.权力镜像中的人心——谈王跃文的小说[J].理论与创作,2011(2). 

  [6]汤晨光.<沧浪之水>与权力文化学[J].创作与评论,2013(7). 

  [7]龙长吟.权力运作的追寻与拷问——中国当代官场小说论[J].创作与评论, 

  2014(8). 

  [8]于树军.双面人与自我的分裂——官场小说中文人型官员人格畸变的阐析[J].文 

  艺评论,2012(3). 

  [9]唐欣.精神高地的现实关切与诗性表达——论陆天明的新政治小说[J].文艺争鸣, 

  2014(9). 

  [10]盖光,张艳梅等.长篇小说艺术探索的新收获——关于宁肯长篇小说《三个三重 

  奏》的讨论[J].百家评论,2015(2). 

  [11]马明高.就差库切般的彻心彻骨的痛苦与忧伤——宁肯《三个三重奏》与库切 

  《凶年纪事》比较谈[J].当代作家评论,2014(5). 

  [12]王德领.身体叙事与精神高地——以宁肯的《天·藏》为话题[J].小说评论, 

  2011(1). 

  [13]张延国.体制内边缘人的权力批判及其限度——论贾平凹小说《带灯》中的“带 

  灯”形象塑造[J].小说评论,2013(4). 

  [14]杨楹,王福民.对中国“官文化”的理性批判[J].科学社会主义,2014(1). 

  [15]李瑞珍.关于中国“官本位”文化制度的思考[J].才智,2014(3).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