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04 11:5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刘悦 点击次数:
四、敢于直言敢于质疑
在《论语》中,子路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人,共四十七次。而且子路也是多次与老师顶撞的弟子。“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19]以此可见,师徒两人对如何在卫国为政这个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当孔子表明他要先“正名”时,子路觉得老师迂腐,不仅仅心里觉得,而且还面对面地表示了对这个举措的不赞同。孔子以“野哉,由也”,并告诉子路“正名”的目的。在《论语》中师生这样的对话是仅仅存在于孔子与子路之间的。这其中可能是因为子路的性格、子路与孔子相差九岁,交流沟通起来比较随意的原因。更是他们师生之间关系亲密的原因之所在。子路不但敢于直言也敢于质疑。“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20]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21]在面对公山弗扰与佛肸的邀请时,孔子欲往之,子路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将自己敢于直言敢于质疑的性格白描化地表现出来。于是就有了以上的对话。
子路给人们的印象一般是直率、鲁莽。但仔细发掘,我们会发现子路不愧为孔门十哲之一。他善于政事,先后在季氏手下和卫国担当职位。他对政事也很敏感,可以准确地做出判断。他果敢豪气、重诺,可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22]“子路无宿诺”[23]。最宝贵的是他身上的本色,不掩饰、直爽,一直备受推崇。认为老师有错就指出,敢于直言不讳,只要是老师解释了便不再追究,而且一心一意地追随者孔子,只要老师提倡的并且他已经懂得的道理,子路都会去实践,并且终身实践。子路不是最聪明的学生,不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可是他身上许多质朴真诚的品质是值得后世学习的。
注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乡党篇分为27节,按27章计算。
[2][3][4][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1][22][23]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9页,第135页,第64页,第48页,第129页,第214页,第19页,第1页,第86页,第52页,第134页,第150页,第205页,第207页,第58页,第144页。
[5]董楚平:《论语钩沉》,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51页。
[12]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85页。
参考文献:
[1]李零.丧家狗 我读《论语》[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3]董楚平.论语钩沉[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李启谦.子路(仲由)研究[J].齐鲁学社,1985,(6):113-119.
[5]管正平.子路成长的分期考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41(6): 121-124.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