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头这本新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是2000年4月出版的。它是“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而制订的。这个大纲中为英语专业学生所安排的课程共分三大类:第一是专业技能课,第二是专业知识课,第三是相关专业知识课。在这里我们看到,它既没有规定“文学理论”或“文艺理论”的课程,也没有规定“文学批评”的课程。带有“理论”字样的课程倒是有一门,是“语言学习理论”。在这样一个“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意义”的册子中,文学理论的“缺席”或是“缺失”是令人深思的。
文学理论和高校文学教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在西方,就20世纪来说,文学理论尤其是批评理论的兴衰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巍巍壮观。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读者反应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一个个新的文学理论的兴起,把传统的教授学生如何阅读“经典”的教学内容及其模式颠覆了。文学阅读和文学教学的前提是,它首先给出了文学的定义,并说出了文学应该怎么去读。但文学理论则要研究从阐释作品的意义到意义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可谓无所不包。理论最终还发展成了通向经典的一种主要途径,并且使其本身也成了研究的对象。新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兴盛,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研究的内容,也改变了文学教学的内容。比如,读者反应批评的出现,把过去传统的文学研究的对象从作家、作品、作家作品与世界的关系转向了读者,开拓了人们文学意识中的新领域。再如,女权主义理论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男性话语的霸权地位,重新挖掘并认识了文学史上许多被遮蔽的女性作家。
但文学理论的兴盛,并没有提高文学研究和文学教学在大众心目中和在学科中的地位。阅读文学作品在文化中所占的重要性日渐削弱了。这一点中外皆然。正如J.希利斯?米勒所说的那样,“读小说、诗歌、剧本或是看戏成了越来越造作、次要、过时的活动”。那么,什么变得重要了呢?在西方,“聪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以教授写作为职业,他们接受修辞学、语言学、教育心理学的培训,而不局限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正如米勒所说,“这一切当然不错,但是很显然的是,这进一步削弱了传统的文学研究活动。
在中国,受削弱的不仅是文学研究,文学教学更是以非同寻常的速度在发生着巨变。简言之,文学教学已经彻底滑人到语言教学的范围中去了,也就是说,文学教学仅只成了语言教学和学生学习语言的一部分。这种变化既来自社会,也来自学科内部。
众所周知,中国大陆目前英语学习可以说是蔚然成风,大有全民学英语的势头。单从体制上看,学习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此为少数;二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目前的现状是,在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和爱好者对英语的痴迷当中,不仅淹没了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而且也使英语专业的教学丧失了特点,甚至沦为与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并无二致的地步,并且伴随着外部与内部的变化,一切都被体制化了。比如,在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那里,把英语学习与英美文学的教学分离开来了,即学习英语不用学习英美文学。而在英语专业中,文学教学则似乎成了学习英语的一道可有可无的程序。常言道:什么是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现在在中国大陆的情形是:只要语言,抛弃了文学,或者说是阉割了文学。就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很少接触到英美文学的作品,或者只是一些“节本”--甚至是“节段”;而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号召学生去读原著,但我们的高级英语的课本或是综合英语的课程或是阅读的课程,包括英美文学的选读本,选的都是一些“节段”。学生们似乎也更喜欢“简写本”的英美文学名著,甚或以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来代替阅读名著。这样,“文学”一词本身所具有的“阅读实践”的意义消失了。而学科本身也同样存在着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比如,在我们现有英美文学的教材和选读本中,编著者最喜欢说的似乎是作家不幸的身世或是其奇特的经历。结果,作家在学生眼里成了生活的另类,学生们似乎更了解艾伦?坡是个酒鬼、疯子,海明威娶了几任妻子等等,但却忽略了他们的真知灼见对社会和人类智慧的贡献。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