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儿》研究述评与其文学观念的转折(2)
时间:2013-09-26 13:4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岳江 点击次数:
“月牙儿”意象本身的含义不仅仅作为景物的存在、丰富的象征性与题目遥相呼应,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早期研究中,周关东从现实主义原则出发,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力排《月牙儿》中月牙儿的象征意义。而进入新时期以来月牙儿的象征意义已成不证自明的真理。王再新标举《月牙儿》使用了月牙、黑暗、饥饿,老蝙蝠等象征形象,并构成了一个粗疏体系。更多研究者反从外部论述关于月牙儿的象征,仅仅是老舍先生现实主义创作丰富多样性的再现。
逐步从思想内容发展到艺术形式、叙事手法等层面。开拓了象征主义、主观抒情、诗化语言等内容,更重要的是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文本解读。《月牙儿》的书写在老舍写作历程中有独特的地位与价值。可以从题材、审美风格、及女性形象的毁灭等角度深化对《月牙儿》的认识。
将《月牙儿》这种不证自明的转折方式加以系统化论述,对构成老舍文艺思想的各种要素在文本中加以清整,力图超越文本表层结构寻找叙事的动力。对被压抑的个人主义,批判国民性与民族主义情绪进行开掘,并在与老舍的前后期创作中加以定位,明确其重要地位。
题材上《月牙儿》题材的下转扩展了小说的表现范围,视角上构成了对上流社会的“俯视”,从肉食者鄙的心态上作出对社会的批判,《二马》中民族主义情绪流向于民粹,民本思想的心态。老舍本人也是从鲁迅的赵树理创作转变中的一个结点。因此《月牙儿》彻底完成了底层贫民步入文本中心的过程,知识分子形象从中心走向边缘。
审美风格上从讽刺暴露到浓郁悲愤:按“30年代前期老舍创作从对灰色的市民社会的幽默书写转向下层社会苦难生活的悲剧命运的人道主义关注创作,如《月牙儿》《柳家大院》等中篇小说”[10],这一转变受到当时左翼主义学界的好评。那么我认为《月牙儿》不仅在题材上完成转向,更从审美风格上发生了转向,即从以前幽默、讽刺转向浓郁与悲愤。诚如王德威所言,从晚清到五四,现代作家从多元的现代性选择(如狎邪科幻,谴责)到一元(现实主义)的选择。老舍亦放弃自己夸张,油滑的一面而面向写实主义。但我个人认为老舍的这次转向并非是一种断裂式革命转变,其他的一些文学观念只是暂时地被压抑,例如关于个人主义的奋斗,老舍的创作中至始至终也未放弃过个人主义。不同的只是不同阶段对个人主义的评价。
女性形象上由不独立走向独立。由不自主走向自主。马太太在《离婚》中是不独立的婚姻,到《月牙儿》主人公则是无奈的走向深渊,虎妞则敢于大胆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由个人主义不行动悲剧到个人主义行动悲剧;因此《月牙儿》在老舍文学创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分反映出老舍文学创作上的转折。
参考文献:
[1]巴金,《怀念老舍同志》—《老舍评述七十年》
[2]范亦豪,《文学评论》1986年第一期
[3]郭文员,《女性漫神话颠覆与衍异》,广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5月第2期
[4]何元贵,《对性际关系的深沉思考与隐喻表现》,《天府新论》,2007年2期
[5]罗惜春,《从老舍小说中女性形象》,吉首大学学报,2009年3月
[6]琚静斋,《情感与美感共筑的人生悲歌》,《名作欣赏》,2008年第1期
[7]习丽英,《命运的轮回生命隐痛》,盐城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一期
[8]何云贵,《论老舍的浪漫抒情体小说》,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9月第5期
[9]莫岸洪,《诗意的凄美意境》,《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
[10]石兴泽,《老舍研究的历史与回顾》,《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