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凡》的互文性研究
时间:2014-02-07 11:5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思丹 点击次数:
摘要:孟京辉导演对明代无名氏剧本《思凡·双下山》和薄伽丘《十日谈》的两个故事进行改编,创作出《思凡》。他以青春的激情和创造的活力大胆采用互文性手法对传统题材进行改写,使得传统戏剧在古老的舞台上散发出现代的气息。
关键词:《思凡》互文性戏拟拼贴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先锋剧的领头人物孟京辉,鲜明的前卫意识是他所排演的剧目的主要特征。本文拟以互文性为切入点对改编剧目《思凡》进行研究。
“互文性作为后现代、后结构主义的标识性术语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指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或者某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正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①由孟京辉改编的《思凡》可以看成是在互文性理论基础上对内容和形式的一种颠覆,使得传统剧作染上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
一、互文倾向
《思凡》并未考虑到要为后现代作出注解,它显示出一种纯朴的风格,使得传统戏剧在舞台上散发出现代的气息。
《思凡》的两个蓝本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看来都有其进步意义,它们的人物和主题都是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本能欲望,否定当时鼓吹的禁欲主义的思想倾向。《思凡》并没有改变这两个蓝本中值得肯定的精神内涵,而是通过让剧中人物化身为欲望的代表,让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得到宣泄使追求幸福的决心更加坚定,并且让剧中的语言和动作都更加直接、激烈地去强化原作中的对欲望的肯定。
这种强化已到达夸张变形的程度,《思凡·双下山》和《十日谈》中人物所具有的矜持的特性几乎被消灭殆尽,换之而出现的是尖锐的个性解放和宗教压抑之间的冲突。例如《思凡》中小和尚说的那些“和尚爹爹”的话语,树起了“人”的旗帜,大胆地表达了他内心的迫切愿望,更是表达了剧中人物和孟京辉本人的离经叛道和推翻各种文化及特权阶级对人们的压迫的愿望。《思凡》是在继承《思凡·双下山》的基础上,巧妙糅合进当代青年特有的冲动和放肆的行为特征,将当代人的清醒和自觉通过剧中人物和剧作的主题的肆意妄为和理想追求得以表现。
《思凡》除了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改编源头之外,还糅合了《十日谈》这部意大利小说中的两个故事。它们以浑然天成的方式融入《思凡》中,孟京辉并没有改变原作的精神内涵,却巧妙地让原作的精神内涵在玩世不恭的表现方式中得以凸显。例如马夫铤而走险,冒充成为国王,只为能同自己爱慕的女人共度良宵;同样的皮奴乔不惜使用诡计,也只为与心爱尼可罗莎共度一宿。这些人物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并躲避了惩罚。他们的行为可以算得上狡诈,可是却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观众们反而为他们的命运着急,为他们躲过惩罚而感到欣慰。因为这讲述的是人性和欲望的解放,所以《思凡》带给观众的是一种解放的舒畅和欣慰的快乐。
从对《思凡》的改编排演可以看出孟京辉对传统资源无法割舍之情和喜欢变相继承经典剧作的创作手法。而在变相继承过程中既能看出他坚定不移地继承经典作品优良传统的信念,又能看出他因为了解当下泛滥的理想主义,也了解当代人文环境,所以对于二者在交融碰撞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矛盾保持着深深担忧的心态。正因为他的这种复杂的创作姿态,使得他善于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剧进行反拨并形成冲击。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